改编教材一点点,收获精彩一大片

时间:2022-10-12 08:35:30

改编教材一点点,收获精彩一大片

小学数学教材是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作为教师不但要认真研读教材,领会教材的编写意图,而且应尽可能在充分尊重教材的基础上,大胆灵活地处理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教材内容更利于学生自主探索,从而达到优化教学内容和培养学生能力的目的,只有这样,教材的功能才能发挥到最大。在这个过程中我有一个体会:有时只要对教材进行稍许加工,就能让课堂精彩纷呈。

一、合理利用,让学生想“学数学”

教材是数学知识的重要载体,是教与学的重要工具,现行的各种版本的教材无论是在内容的选择上还是在呈现方式上,都很好地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它不仅结合了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因此,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教材,领会教材意图,在合理利用教材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让学生在学数学的过程中品尝乐趣。

在教学四年级《折线统计图》一课时,为了让学生自主产生学习的欲望,我将教材的例题进行合理改编,由条形统计图引入,然后提问:把直条的最上端线段留着,其余直条部分去掉,现在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吗?(师边说边隐去直条,见图1)后面三年的情况也去掉直条呢?(如图2)

如果将线段缩成一个点还能够看出数量的多少吗?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来将线段缩成一个点?(如图3)现在这些点表示什么?(数量的多少)说说你对现在这幅统计图的感觉?(简洁但不够清楚)有没有办法将统计图变得清楚一些?(用线段连起来)好主意,伸出手指,我们一起来连。这就变成了一种新的统计图――折线统计图。(如图4)(板书课题)

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这一动态的演变过程,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折线统计图也是一种更简单、更形象的统计图形,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能够更好地感受到数量的增减变化,自主产生学数学的欲望。

二、有效加工,引导学生能“悟数学”

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因此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发展水平,对教材进行有效加工,让学习内容变得富有挑战性。在教学五年级上册《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时,我着重思考一个问题:怎样在本节课的结尾部分提升一下,形成最后一个高潮?

例1:“王大叔用18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这题承载的任务是让学生认识一一列举策略,学会有序列举。学生在找到隐含条件“一条长加一条宽等于9米”之后能通过列表或其他形式有序列举出四种围法。

在课的最后,我将例1中的“18根1米长的栅栏”,换成“50根1米长的栅栏”,其他条件和问题不变,即:王大叔用50根1米长的栅栏围成一个长方形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此题一出,学生惊呼,50根!意思是数据太大,怎么算呀?同学们惊呼过后渐渐平静下来。我问,你打算用什么策略解决?学生回答用列举的策略,同时也说出了疑虑,难道要把不同的围法都一一列举出来吗?那也太多了吧。我紧接着说了一句:“是呀,都要列举出来吗?”一段生成智慧的时间过去了,很多学生找到了答案。他们说,从题目中可以知道,一条长加一条宽等于25米,按顺序列举,第一种是长24米、宽1米的长方形;第二种是长23米、宽2米的长方形;接下去找最后一种,是长13米、宽12米。再看宽,是1米到12米,所以共12种不同的围法。

学生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后都有一种强烈的成功感。当我问他们如果不是用50根栅栏,而是用500根栅栏时,你们还感到难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不难!回答很自信!

这道提高题只是对例题的简单加工,却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正如听课老师所说,这道题具有较强的冲击力,它立刻让学生处于欲言不能的愤悱状态,在“悟数学”的过程中,学生对一一列举策略的认识更深了。

三、科学改编,促使学生去“做数学”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学生对活动非常感兴趣。教师要把教材上抽象的、静态的数学知识设计成有趣的、形象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发现、探索、体验、亲历知识的产生、发展及形成过程,使学生在活动中“做数学”。在教学一年级上册《连减》之后,第67页有道练习题。(如下图)

教材的意图是让学生根据图意列出连减算式。因为本节课的前半段已经学了连加和连减,这里学生只要能看懂图意,说出图意,再列出算式就行了。但是得数也能从图中看出,这对于学生来说,挑战性很小。在备课时,我一直在想,是否可以让学生在练习这道题时能有更多的收获?

我给学生讲起了故事:小丽听到河边有小鸭子在叫,为了不惊动小鸭子,小丽悄悄走到一棵大树后面,探头一看,岸边有9只小鸭子在嬉闹。接下来发生了什么事情呢?请注意看大屏幕。(动画演示:先游走2只小鸭子,又游走4只小鸭子,这时岸上已经看不到鸭子了,剩下的3只被大树挡住了)让学生描述刚才发生了什么,我引导学生说岸上有9只鸭子,先游走了2只,又游走了4只。话锋一转,问学生,你认为岸上还有鸭子吗?有同学立刻说没有了。有些孩子的思维就是这样,很直接,看不到就认为没有。但是也有孩子说岸上还有鸭子,还有学生干脆说岸上还有3只鸭子。这时不用我提问,孩子们也在思考岸上到底有没有鸭子,有几只鸭子。一会儿工夫,所有学生达成共识,不再争辩了。我问他们,你为什么认为岸上还有鸭子呢?学生回答,因为原来有9只鸭子,先游走了2只,又游走了4只,共游走了6只,9减6等于3,就是还剩下3只。也有学生说用9-2-4=3。我又问刚才那些认为岸上没有鸭子的同学:“你刚才为什么认为岸上没有鸭子?”他们都不好意思地笑了,看岸上没有鸭子就认为没有了。我又问,那现在为什么认为有了呢?他们回答是算出来的。

我接着说,那到底岸上有没有鸭子呢,小丽伸头一看,(画面随之一变)显示出岸上有3只鸭子。孩子们一阵欢呼。

这个片段荡漾着美丽的涟漪,孩子们的思维被激活了,情绪亢奋了。为什么会这样?是这棵大树的功劳,它给孩子们制造了悬念,激发了孩子们思考的热情,教给孩子们一个道理,不要被看到的表面现象迷惑,只有通过思考,才能得到正确结论。

很多公开课、评比课,教者为了让听课者有耳目一新的感觉,常常会抛弃教材不用,另行创编教学题材。笔者认为其实大可不必如此,一方面,教材是众多专家、特级教师精心编写出来的,有其深刻内涵,我们要领会编者的意图,发挥其应有功效;另一方面,只要我们深入研读教材,准确定位重点、难点,通过恰当改编,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同样能使课堂精彩不断,让学生经历一次次思维的提升,思想的熏陶。

“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公式、注解等请以PDF格式阅读”

上一篇:数学教学,请别忽视让孩子“说话” 下一篇:自主探索 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