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

时间:2022-10-12 08:34:30

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探讨

【摘 要】在中职企业财务会计课程中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应建设能体现企业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的综合实训基地,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开发校本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拓展知识和进一步提高技能。

【关键词】中职 企业财务会计课程 理实一体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7B-0068-02

近年来,中职学校生源质量有所下降,一些学生存在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思维惰性大、学习意志差等问题。如果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仍采取“填鸭式”、“一言堂”的教学方法,坚持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地位,学生会表现出厌听甚至厌学。中职企业财务会计教学应结合教学现状,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注重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在正确理解会计理论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毕业后与企业零距离对接夯实基础。

一、建设能体现企业会计业务处理流程的综合实训基地是有效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基础条件

建设具有公司氛围及符合财务处理流程的综合实训基地是有效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前提条件。广西纺织工业学校根据本校实际情况,依托学校服装专业开展生产性实训的有利条件,突破各专业间实训基地功能设计单一性的思路,把服装开展生产性实训的基地按照小型的服装生产企业的要求布设机构,从接受订单、组织生产、成品出库到货款的收回等实行流程化和规范化,并根据企业财务核算和管理要求设置财务岗位,业务活动流程涉及的原始凭证采用教师编制的仿真单证实现。同时在日常的教学中,把课堂设在综合实训基地里的财务部门,教师在基地里讲解财务流程,学生体验财务业务活动,了解账务处理流程,掌握账务处理知识。综合实训基地的建设,为师生提供了仿真的教学环境,有利于教师引导学生做中学、学中做,学生学习技能和知识更直观且易于接受。

二、培养“双师型”教师和开发校本教材是有效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必要条件

理实一体化教学对于教师来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一定的会计理论知识,而且要有相应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专业教师在开展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过程中,因专业教师不同的阅历和会计实务处理能力,他们对会计业务的处理技巧和习惯会有差异,中职学生面对不同的教师讲授,如稍有差异就会感到无所适从,难以理解。因此要根据理实一体化新教学模式的需求,建立师资培训长效机制,有计划地派送教师去培训及实践,特别是到与学校长期共建的企业财务部门和会计师事务所进行会计实务实践。这样不仅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会计实务处理能力,还能使教师业务的处理习惯和技巧趋于一致。此外,为了使教师的理论水平和技能融通增长,应组织教师团队编写与教学相适应的理实一体化教材。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地学习会计政策和理论知识,分析学生的现状,探索学生易于接受的授课方式,讨论编写教材的结构和内容等。在教材的编写过程中,教师的理念得到了更新,业务能力也得到了提升,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会更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学生所具有的技能也更贴近会计岗位工作的实际需求。

三、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是有效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催化剂

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不应只是会计技能演练的场所,而应更具仿真性,成为会计综合能力和会计职业道德培养的重要方式和场所。理实一体化教学开展要围绕会计的职责和作用这个中心,在真实或仿真的环境下,除要求学生进行单项技能的会计模拟训练掌握基本的会计实践技能外,还需要进入实战提高阶段。在实战提高阶段,教师模拟企业的情况准备好一个月的会计资料,并将授课班级的学生分小组,根据模拟企业设定的财务岗位安排学生,要求学生按照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完成各自的岗位工作。班级每个小组的学生要对其他小组展开会计检查。在会计检查的过程中,查出会计核算出错的、违反会计政策或者处理方法,被检查组会受到处罚,相反核算正确、会计政策和处理方法运用得当的小组,则会受到表彰。此外,在会计检查过程中表现最优秀的小组也能获得“审计能手”称号。在仿真的环境中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自主进行账务处理的能力,还使学生感受到了正确核算和遵守会计政策及灵活运用会计处理方法的重要性,把学生培养成既有会计专业技能,又具备会计职业道德的满足社会需要的合格财务人员。

四、提高教师的课堂控制能力是有效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保证

理实一体化教学是将理论和实践融于一体的教学,主要是突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学生在课堂上是动起来的,活动空间和自由度比较大,在课堂上教师又要根据学生的操作情况不断地进行相应的理论的讲解。中职学生的自控力和学习的主动性又不强,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的控制力不强,学生很容易在课堂上做一些与学习无关的活动,达不到预想的课堂效果。但是理实一体化教学课堂的控制,不是制止学生做什么,而是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吸引学生做什么。

(一)注重分层教学,由浅入深地设计任务,重视学生成功感的获得。在教学过程中重视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设计安排课堂内和第二课堂两个层次的学习任务。在课堂内,主要满足大部分学生学会企业财务会计最基本的知识和掌握最基本的技能。而第二课堂主要是拓展优秀学生的能力。可利用学生课后的时间,以学校服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营运的实际情况出发,教师凭借会计主管的身份整理加工好当月的原始凭证,公开向学生招聘财务部成员,每个财务部的招聘的岗位为税务会计、总账会计、成本会计、出纳四个角色。为了保持小组间的竞争性,共招聘3个财务部的全部成员,聘用期为3个月,并签订好聘用合同。会计主管要求每个财务部按照提供的原始凭证和记账资料,完成服装基地账务的处理,并完成当月的财务报表并上交给会计主管审核。在第二课堂里,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感兴趣的事物能使他们尝到学习的乐趣。

(二)重视营造快乐的课堂氛围。在整个课程教学中,怎样去把握和激发学生的兴趣点,是教师成功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重要因素之一。在企业财务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过程中,笔者会把平时收集与会计相关的各种趣闻趣事如巧妙记忆法在消费税中的运用、与个人所得税有关的老板发工资故事、与资产减值有关的王八的故事等穿插在其中,形成课堂上快乐的3分钟,在学生的笑声中引导学生思考,在学生的回答中完成理论的学习及巩固,也在快乐中让学生领悟到做好会计需要养成严谨、细致、认真的工作作风。

(三)充分运用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手段。中职学生大多不擅长抽象思维,而更擅长于形象思维,因此,在企业财务会计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笔者会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图片演示、视频播放等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直观化,对于企业财务会计中所涉及的有关原始凭证产生的原因和式样、原始凭证的审核要素、记账凭证的填制要点、账簿的登记方法、会计报表编制的注意事项等会计业务知识及处理流程,通过拍摄视频、图片整合和实物来展示,使教学更形象化和直观化,同时方便学生的查询和重复观看,更易于知识的理解与接受。

(四)善用小组学习法。经过基础会计的学习,学生对会计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他们的知识是零碎的,不具备系统性,对于很简单的业务问题往往也感到无从下手。小组学习,可以树立他们的自信心。同时,通过小组学习,可以帮助到还没入门的学生。在小组的共同训练中,慢慢地引导他们进入状态,既能避免他们因跟不上而产生的怠学、厌学,又能在工作中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在学习小组的组建过程中,笔者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人意向、表现力和责任心,并根据学习能力的强弱进行搭配。小组的成员数一般是3人,个别组因为特殊原因会考虑4人。在分组前,笔者非常重视跟班主任和其他任课教师的沟通,全面了解班上学生的情况,然后做出组队的初步方案;在真正分组前开展活动,在活动中观察各个小组活动的完成情况,对于组合不理想的小组进行适当的调整,最后才确定每个小组的成员。学习小组的分组过程是一个选择调整的过程,通过上述的分组步骤,尽量避免因简单分组造成组合不当,整个小组学习欠缺主动性,甚至小组的共同学习流于形式的情况发生。

(五)重视教师心态的转变。中职学生正处在叛逆期,大多数学生都不喜欢不苟言笑的老师,在他们眼里老师最好是平易近人、思想现代、多才多艺,同时又能做朋友的,这样才能带给他们更强的自主学习动力。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尽量以同事、朋友的身份,用实践的口吻,从技术的的角度、娴熟的技能去“教”或 者“讲”,引导和鼓励学生“讲以致用”“练以致用”,主动积极完成学习任务。

五、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拓展知识和进一步提高技能是有效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的保鲜剂

课余生活既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又是一种重要的实践活动,在中职学生的生活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实现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对形成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培养职业道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它与课堂教学共同构成完整的职业教育。同时,丰富多彩的课外的专业活动可以弥补课堂教学时间的不足和课堂教学内容的缺陷,有利于优化教育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例如,按照授课计划,企业财务会计是安排在第三个学期进行的,中职二年级的学生,平板、手机基本普及,为此可以建立一个学习的QQ群,在QQ群空间里设置有专业的新闻、趣事、业务处理擂台、学生的问题答疑,等等,通过奖励、积分、表扬等各种方式,引导学生热情快乐地参与。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还可以养成互助互爱的精神和关注社会、关注热点的良好习惯,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实践证明,在会计专业推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成效显著。学生一到工作岗位很快就能进入角色,深受用人单位的青睐。教师也摆脱了以往理论授课中课堂上学生厌听的窘境,自身专业的建设水平也得到了快速提升。

【作者简介】甘 玲(1971- ),女,广西贵港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管理工程系主任;陈双双(1989- ),女,广东湛江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管理工程系专业教师;李昭文(1969- ),男,广西贵港人,广西纺织工业学校管理工程系专业教师。

(责编 刘 影)

上一篇:高三生物课堂“同课异构”的三点启示 下一篇:中职汽车营销专业有效实施角色扮演法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