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魂在血浓于水的情怀中传扬

时间:2022-10-12 08:29:33

鲁甸“8・03”地震发生后,巧家县广大教职员工立即取消休假时间,赶赴灾区,尽最大努力提供人力、物力支援,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哪里需要服务,哪里就有教师忙碌的身影……师魂,在血浓于水的情怀中传扬。

敞开胸怀:尽最大努力安置受灾群众

“要是没有学校,我们根本不可能睡个安稳觉。”这是青山村灾民在地震发生后说的一句话。地震发生后,巧家县要求,所有学校要敞开胸怀,尽最大努力安置好受灾群众;所有教师要发挥教书育人的优势,扎实做好学生和灾民的心理疏导工作。于是,学校,成为灾民最理想的临时避难场所;教师,成为灾区群众最信任的倾诉对象。截至8月5日,重灾区包谷垴、新店、老店、小河四乡镇60所学校共让出教室200余间,组织教师搭建帐篷94顶,临时疏散转移安置灾民1 200余人,开展心理疏导2 000余人次。其中,仅包谷垴乡红石岩小学就搭建帐篷21顶,转移安置灾民达225人。

打开大门:做抢险救灾部队的大后方

忙碌的身影,响彻云霄的号子!用他们不屈的身躯,争分夺秒,与死神做殊死搏斗。如果说“8・03”地震带给灾区人民的是绝望与悲伤,那便是他们心中的一盏明灯。为确保这盏明灯照亮灾区的每一个角落,巧家县要求重灾区所有学校打开大门,帮助救灾官兵解决好办公、宿营、车辆停放等问题,做好抢险救灾部队的大后方。

自救灾官兵进驻后,包谷垴中心学校及时成立了抗震救灾工作组,工作组下设校舍调配、物资采买、做饭、洗菜、洗碗、搬运、卫生防疫等9个工作小组,为救灾官兵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自8月4日以来,该校已空出学生宿舍40间供官兵居住,组织后勤服务团队160余人,搞好后勤服务,有效解决了700余名官兵和1 000余名救援队伍的宿营和吃住难题。

截至8月13日,重灾区包谷垴、新店、老店、小河四乡镇60所学校共为救灾部队提供办公场所50余间,解决食宿3 200人次,开辟临时停车场30余个,为救灾部队一线抢险救灾解决了后顾之忧。

众志成城:近4 000教师参与抗震救灾

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教师的身影。在巧家县抗震救灾第一线,数千名教师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岗位或疏散群众,或搬运物资,或搭建帐篷,为灾区竭尽所能。

“老师,累了一整天了,你歇歇吧!”

“咱们多搬运一车东西,受灾群众就少受一分苦难。我不累!”

这一问一答,发生在搬运救灾物资的工地上。答话的是老家在曲靖市的谢红乔老师。接到返校的通知后,8月4日晚,谢老师立刻赶回包谷垴中心学校,参加到学校组织的搬运救灾物资队伍中。在包谷垴中心学校,从外地赶回的教师达26人,占外地教师总数的80%以上。

陈中贤是巧家县幼儿园的一名教师。地震发生后,她与3名教师一起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队,以心理辅导员的身份进入巧家受灾最严重的红石岩村,对灾民进行心理辅导。自进入灾区以来,这支志愿者服务队已开展心理疏导500余人次,让乡亲们走出痛苦的阴影,树立起重建家园的信心。

老店镇是“8・03”地震的受灾乡镇之一,也是救灾物资的主要存放转运点,为确保救灾物资及时运往重灾区包谷垴乡,老店中学及时成立了抗震救灾物资搬运组,将56名男教师编为三个组,分早、中、晚搬运救灾物资。从8月5日至8月9日,该校救灾物资搬运组共搬运救灾物资80余车,占存放总数的30%。

至8月中旬,全县共有3 800余名教师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抗震救灾,占教职工总数的80%以上。

郑重承诺:尽全力保证9月1日如期开学

8月6日,巧家县教育局及时组织4个工作组,分赴16个乡镇,对学校受灾情况进行核查。据初步统计,“8・03”地震共造成全县140所学校的校舍、附属工程、设施设备受到不同程度损坏。其中,教师宿舍倒塌517平方米,校舍被山体滑坡掩埋1 881平方米,严重受损5.6万平方米,轻微受损3万平方米,挡墙受损9.5万立方米,玻璃受损5 000平方米,围墙受损3.1万米,运动场受损面积1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损坏53套,课桌椅受损6 300套,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余元。

8月10日,巧家县教育局召开查灾核灾情况反馈暨恢复重建启动会。会上,该县教育局局长陆鸿魁郑重承诺:用15天时间做好校舍受损修复和简易活动板房的建设工作,确保全县所有学校9月1日如期开学。

上一篇:高阻隔性包装薄膜需求旺盛全球销售量达176万吨 下一篇:宝贝,不是谁都喜欢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