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疗法中的效果观察

时间:2022-10-12 08:11:13

护理干预在未足月胎膜早破期待疗法中的效果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措施在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期待疗法中的应用和临床效果。方法:将2011年中的36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设为观察组,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将2010年20例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设为对照组,实施产科常规护理。观察两组孕妇的保胎天数、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情况以及孕妇感染等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的平均保胎天数、平产和剖宫产、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Agpar评分及孕妇感染率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未足月胎膜早破; 期待疗法; 护理干预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25.026

未足月胎膜早破(PPROM)是指妊娠未满37周,胎膜在临产前自然破裂,它的主要危害是胎儿窘迫、脐带脱垂、早产、宫内感染等,临床发生率为2.0%~3.5%[1],本院为1.9%,与文献相近。胎膜早破实施期待治疗,对延长孕周,提高新生儿成活率,减少早产率及新生率及新生儿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施期待治疗过程中,严密的母儿监测及正确及时的治疗,促胎肺成熟,适时终止妊娠,辅以精心的临床护理和心理护理,是改善母儿预后的根本保证[2]。本院产科自2011年起全面实施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对36例行期待疗法的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采取了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观察组为2011年1月-2011年12月本院收治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36例,年龄19~36岁,其中初产妇22例,经产妇14例。孕28~32周6例,孕32+1~34周22例,孕34+1~36周8例,保胎治疗时间1~47 d,新生儿出生体重1300~3100 g。对照组为2010年1月-2010年12月本院收治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20例,年龄21~35岁,其中初产妇12例,经产妇8例。孕28~32周4例,孕32+1~34周10例,孕34+1~36周6例,保胎治疗时间1~26 d,新生儿出生体重1100~3000 g。两组产妇的孕次、身高、体重、职业、文化、健康状况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方法和医疗措施 采用国内妇产科胎膜早破标准诊断方法,入院后常规核对孕周,测量宫高,腹围,并经临床及辅助检查核实[3]。孕妇妊娠28~35周,宫口15×109/L、C反应蛋白定性阳性、阴道分泌物质有异味提示出现了绒毛膜羊膜炎时终止妊娠。

1.3 母儿常规监测 (1)多普勒听胎心,6次/d;(2)孕妇自测胎动早、中、晚各计数1 h;(3)电子胎心监护仪每天1次或隔天1次;(4)根据情况3~7 d行B超检查,及时了解宫内羊水量,胎儿发育情况,胎盘成熟度;(5)3~5 d查1次血常规,每周监测一次C反应蛋白。

1.4 护理干预方法 观察组对孕妇采取指导、基础护理、感染防范、药物监测等护理干预措施,并给予人性化、个性化的心理支持和饮食指导。对照组只予以产科常规护理措施。

1.5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的平均保胎天数、平产率、剖宫产率、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孕妇感染率等情况。

1.6 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5.0软件进行数据计算,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 字2检验,P

2 结果

两组的平均保胎天数、分娩方式、新生儿出生体重、新生儿Apgar评分、孕妇感染发热率等情况比较,见表1、2。

表2 两组孕妇感染指标比较

组别 体温

≥37.5 ℃ C反应

蛋白阳性 胎儿宫

内窘迫

观察组(n=36) 3 4 1

对照组(n=20) 7 9 3

注:两组比较,P

3 护理干预措施

3.1 给予心理支持 PPROM孕妇往往因担心早产、感染、羊水持续减少、新生儿愈后不佳而心理焦虑不安。观察组责任护士加强了与孕妇的沟通交流,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入院时责任护士主动向孕妇及家属讲解未足月胎膜早破疾病及期待疗法的相关知识,让其明确当前治疗方法对提高早产儿成活率和愈后的重要性,消除孕妇疑惑、恐惧心理,使其能安心接受保胎治疗,并积极配合各项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医护人员还向患者和家属介绍以往病例的成功经验,以及新生儿抢救康复设备和医疗资源,增加孕妇安全感,帮助树立治疗信心。

3.2 指导全面 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要绝对床休息,适当抬高臀部,予以平卧位尤其左侧卧位为宜,不但可以减少自发性宫缩,还可以增加胎盘血液灌注量,对胎儿供氧及营养代谢有益[3]。本观察组责任护士向患者和家属详细介绍正确的及防止羊水流出的注意事项,如将床尾抬高,是防止脐带脱垂;不刺激腹部和,是避免诱发宫缩;不剧烈咳嗽咳痰,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结排出困难可适当使用开塞露,改变时注意翻身动作轻柔缓慢,是防止突然增加宫腔压力,避免残余羊水流出和脐带脱垂。本组资料中平均保胎天数,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上一篇:射频热凝靶点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疗效分析 下一篇:545例产妇产后疼痛的原因分析及临床护理干预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