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画板与新教材

时间:2022-10-12 07:00:56

几何画板与新教材

前苏联著名数学家A・H・柯尔莫戈洛夫所指出的:“只要有可能,数学家总是尽力把他们正在研究的问题从几何上视觉化。”因此,随着计算机多媒体的出现和飞速发展,在网络技术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的同时,也给学校教育带来了一场深刻的变革――用计算机辅助教学,改善人们的认知环境――越来越受到重视。《几何画板》以其学习入门容易和操作简单的优点及其强大的图形和图象功能、方便的动画功能被国内许多数学教师看好,并已成为制作中学数学教学课件的主要创作平台之一,它进一步的推动了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本文就苏教版数学(必修1)谈谈如何用好《几何画板》。

一、在引入新课时,让学生参与发现过程

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数学认知结构的基础上的建构活动,目的是要建构数学知识及其过程的表征,而不是对数学知识的直接翻版。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中,不能脱离学生的经验体系,只重结果而偏废过程。把结论机械地灌输给学生。这样获取的知识是不牢靠的,而我们却时常抱怨学生:怎么讲了几遍,还记不住。应遵循让学生观察理解,探索研究,发现问题的规律,给学生一个建构的过程,一个思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参与包括发现、探索在内的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例如在“指数函数”一节的教学中,需要对函数y=ax(a>0且a≠1)中的a取不同的值时的性质进行讨论,描点作出不同的图象。费时费力,若在课件中设计出输入不同的值,计算机自动生成相应的图象,就可直接显示出当a>1与0<a<1时函数的不同性态,从而轻松地掌握指数函数的性质。再如“幂函数”这一节中也可以用《几何画板》根据函数的解析式快速作出函数的图象,并可以在同一个坐标系中作出多个函数的图象,如在同一个直角坐标系中作出函数y=x2,y=x3,y=x 的图象,比较各图象的形状和位置,归纳幂函数的性质,就可快速、准确地解决问题。总之,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过程,使学生能够象数学家一样去研究数学,从数学现象中去发现、归纳数学规律,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这对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十分有益。

二、利用《几何画板》的数学实验功能

《几何画板》,顾名思义是“画板”,能画各种欧几里德几何图形;能画出解析几何中的所有二次曲线;也能画出任意一个初等函数的图象(给出表达式)。不仅如此,还能够对所有画出的图形、图象进行各种“变换”,如平移、旋转、缩放、反射等。《几何画板》还提供了“测量”、“计算”等功能,能够对所作出的对象进行度量,如线段的长度、弧长、角度、面积等等,并把结果动态地显示在屏幕上。例如在讲函数的图像变换时,先用《几何画板》作出f(x)=x2-2x的图像,再作出f(-x)=(-x)2-2(-x),-f(x)=-(x2-2x),-f(-x)=-[(-x)2-2(-x)],|f(x)=|x2-2x||,f(|x|)=|x2|-2|x|的图像,让学生总结归纳。再把f(x)换成2x-1,让学生观察是否还有以上规律,这样经过几次实验后,接下来由教师证明一般规律。这样通过具体感性的认识,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使学生不是把数学作为纯粹的知识去理解它,而是有实感地去把握它。这样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三、利用《几何画板》促进知识迁移

例1:某种放射性物质不断变化为其他物质,每经过1年剩留的这种物质是原来的84%,画出这种物质的剩留量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并从图象上求出经过多少年,剩留量是原来的一半(结果保留一个有效数字)。

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由于实际意义的限制,实际问题的函数图象是指数函数图象的一部分。通过几何画板图象逼真演示,拖动点D可以看到点E坐标的变化,轻松得到所要的结论。清楚展示了实际问题数学化和数学问题理想化的区别,这种人机的交互作用促进书本知识和实践知识的迁移。

变式1:函数f(x)=3-x-1的定义域,值域是( )

A.定义域是R,值域是R

B.定义域是R,值域是(0,+∞)

C.定义域是R,值域是(-1,+∞)

D.定义域是(-∞,0),值域是(-1,+∞)

有了例2为铺垫学生已可顺利解决这个问题,但我并未足于此,而是利用几何画板强大的作画功能,作出函数f(x)=3-x-1的图象,可以看到函数的图象位于网格线y=-1的上方,并无限向y=-1靠近,向左上、右两个方向无限延伸,这一切说明正确答案为C。到此,老师还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函数f(x)=3-x-1的图象与函数f(x)=3x的图象有何关系?”供学生课后思考与研究。本来很难的问题,通过几何画板作图辅助,很容易得到了解决,引进计算机,妙用“数形结合”这种直观的方法,实现了人机交互,再现了信息技术的后续力量,促进了技能迁移。

使用几何画板进行数学试验教学,巧妙地将传统的基础知识教学与几何画板教学软件的特色有机结合,使几何画板教学软件成为学生自主使用的认知、探究手段和解决问题的工具,构建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性学习、创造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环境,提高了学生自主获取信息,加工处理及应用信息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整合中使我们的教师、学生,学习伙伴能进行多元化的信息交互,从而达成互动教学,转变传统的教与学的方式。

上一篇:高考名师同题作文 下一篇:热带风暴汹涌来袭 美国各州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