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水资源能够养活多少人?

时间:2022-10-12 06:29:24

北京水资源能够养活多少人?

由于大量劳动力常常随着产业的走向而流动,实施这种举措以后,北京市中心城区人口的压力就会大幅度减轻,其水资源供应的压力也会相应减轻。实际上,这也是缓解当前我国“城市病”的一个普遍适用举措。

近日,中国社科院、首都经贸大学、北京市发改委等单位专家发表蓝皮书《京津冀发展报告(2013)――承载力测度与对策》(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指出:北京的综合承载力已进入危机状态,北京市的自有水资源供应只能够满足40%的需求。

水资源已成为北京发展的短板

北京市水资源供应一直紧张,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事实。但北京市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还是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报告》指出,按照国际标准,人均水资源低于3000立方米为轻度缺水,低于2000立方米为中度缺水,低于1000立方米为重度缺水。但是目前,北京市甚至比重度缺水标准还要低得多。

参与《报告》撰写的中国科学院虚拟经济与数据科学研究中心副主任石敏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统计显示,2011年北京水资源总量为26.81亿立方米,按照2011年末常住人口2019万人,流动人口约240万人,北京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119立方米,远低于人均1000立方米的国际水紧缺警戒线。

“就是不按照国际标准计算,根据北京市城市正常运行、工农业生产供水需求测算,目前北京水资源人均需求量约为345立方米,多年平均水资源量为23亿立方米,现有水资源只能承载900万人,相当于现有人口规模的40%。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北京发展的短板。”石敏俊表示。

现实是,目前北京市生活着2000多万人口。大家依旧有水喝,依旧有水用,这又怎么解释呢?

石敏俊告诉记者,这主要是因为很多人没有将河北、山东等省份供应给北京市蔬菜、粮食以及其他农副产品、工业产品所需要的虚拟水资源计算在其中,他们的测算显示,这一部分所需要的水资源大概在20亿-30亿立方米,大概可以满足1000万人口的需求。

“如果将供应给北京的虚拟水资源计算在内,所需求的总和水资源可以满足2000万人口的需求。”石敏俊说。

找到有效缓解水资源紧缺的出路

石敏俊说,不考虑北京市从外边引进虚拟水资源,北京市23亿立方米的平均水资源量和35亿立方米左右的用水总量之间有12亿立方米的供应缺口,其主要靠超采地下水和从周边省份调水来弥补。

但是,问题是北京周边的华北地区也长期处于严重缺水的局面,从周边省份调水也是勉为其难。为了保障北京的用水,周边各省做出了最大的“牺牲”,每年也只能保持在2亿-3亿立方米,剩下的9亿-10亿立方米的供水缺口只能通过抽取地下水予以解决。

由于长期超采地下水,造成北京市地下水水位下降,让不少区域都面临着地面沉降的危险,在城区的一些地方,这些年甚至已经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地面沉降。

而未来,北京市所面临的水资源挑战会越来越大。《报告》指出,北京周边的天津和河北也是高度缺水的地区,随着这两个地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口规模的扩大,这一趋势也将变得更加严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学院教授祝尔娟是《报告》的牵头人之一,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事实上,这也是这些年来困扰北京市的核心问题之一。

祝尔娟说,每年他们都会选择一个大的主题进行研究,并对其发展动态和趋势做出分析和判断,以提交给有关部门作为重要参考。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整体性的研究,能够为北京市的良性发展包括水资源危机的有效缓解找到科学的出路。

南水北调能够解决北京之渴?

实际上, 为了解决北京市严重的水危机,这些年,北京实施了从河北调水的举措,南水北调工程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解决北京市的供水问题,另外渤海海水淡化工程也提上了议事日程。

“这些举措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缓解北京市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但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石敏俊认为。

“为了缓解北京市的水资源危机,除了积极开拓水资源新的来源以外,北京需要继续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石敏俊说。

多年来,在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下,北京市一直在实施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举措。实际上,北京市的水资源利用效率一直是全国最高的,水价也处于全国最高的水平。

未来北京通过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方式来缓解水资源紧张局面虽然还有一定的空间,但是空间越来越小,成本也越来越高。

石敏俊说,为了从根本上扭转北京市水资源供应持续紧张的局面,北京必须要彻底进行发展战略和规划思路的调整,和周边地区相衔接,大幅度实施产业功能的外部分流。其中一个层次是向北京市中心以外区域分流,减少中心的向心力作用;另外一个层次是和北京市周边地区协调,在更大范围内实施均衡性开发。

“由于大量劳动力常常随着产业的走向而流动,实施这种举措以后,北京市中心城区人口的压力就会大幅度减轻,其水资源供应的压力也会相应减轻。实际上,这也是缓解当前我国‘城市病’的一个普遍适用举措。”石敏俊表示。

上一篇:渐变玻璃3D电视(荷兰) 下一篇:探秘世界最轻材料诞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