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践育人的心理动力学内涵

时间:2022-10-12 06:17:03

实践育人的心理动力学内涵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8-0008-02

摘要:本文作者运用心理动力学的客体关系理论,通过对大学生群体的深度心理分析,剖析了目前高校学生社会化过程遇到的心理阻力,也指出了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中存在的育人困境。

本文从心理动力学视角指出了社会实践确实能够促进大学生的社会化,是大学生心理发展必不可少的育人方式,同时,也从心理动力学的视角,剖析了目前高校学生工作中起到想到教育影响力的“师生关系”。

从心理动力学的视角来理解实践育人,有助于深刻地洞察高校系统在面对改变时的强大无意识阻抗,指出培养合格的大学生需要系统的努力,需要我们的高校全体教师的真知灼见、勇气和行动力。

关键词:心理动力 集体无意识 客体关系 阻抗

教育,绝不是旨在培养没有灵魂的卓越。教育的本质在于创造一个空间,使得学生可以在其中发现真理并且付诸行动。而高等教育,其本质首先在于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培养成为一个二十几岁的年轻人,使得他们自我了解,人格全面成长,善良并愿意用自己的学识将社会变得更美好。

如果高校中专业教师越来越多地倾向于对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传授,那么,高校辅导员对学生的自我了解与全面发展就更加举足轻重。因为,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就像一面镜子,可以帮助学生从中更加清楚地了解自己,缺乏镜子或者只有模糊的镜子,学生就难以从中了解真的自己。

在高校的思政工作中,社会实践的含义很广,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不仅包括各种社团活动,还包括各种平时及寒暑假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不仅帮助学生增加了自己新的社会角色,而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过渡性角色,是帮助学生从学生身份转换为社会人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对于学生的社会化有着极其重要的心理学意义。

一、心理动力学的客体关系理论

客体关系理论是心理动力取向的人格发展理论,主张人类行为的动力源自寻求客体。客体关系理论是在精神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探讨人际关系,更强调环境的影响。认为真正影响一个人精神发展过程的是在出生早期婴儿与父母的关系。此理论探讨的是婴儿与母亲的关系如何影响个体的精神结构以及个体如何成长起来,将人格发展的重心从俄底普斯情结转移到从出生到3岁的俄底普斯前期的冲突之上。

客体关系理论的重要假定是,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型态一旦建立,就会影响其日后的人际关系。进而言之,人们会去寻找符合过去已建立过关系型态的关系。例如:过于依赖与过于孤僻的人,有可能是在重复着刚学走路时与母亲所建立起来的关系型态。

在客体关系理论里,投射性认同是一个诱导他人以一种限定的方式来作出反应的人及行为模式。它源于一个人的内部关系模式(即当事人早年与重要抚养人之间的互动模式,这种模式的内化成为自体的一部分),并将之置于现实的人际关系的领域中。

作为当代精神分析之一的客体关系理论,特别强调一个人早年和他的主要养育者之间的关系,认为这种核心的客体关系对一个人的影响非常深远,很容易在以后的生活中迁移到这个人的各种关系之中。其最为核心的理论构架是:早期孩童的经验会影响成人时期的功能;潜意识被视为引发动机的力量;强迫性重复现象,即人们无法克服地重复一些行为或人际的形态,以降低潜意识冲突所造成的焦虑;广泛出现在每个人身上的移情现象。

二、从心理动力学视角看目前的大学生社会化

从客体关系的理论来看:当一个大学生进入高校后,他对学校会有一种潜意识的反应或回应,这种反应是他的强迫性重复经验,学生会自发地复制以前的经验。大学生会不可避免地以过去回应主要照顾者的方式来回应大学老师或辅导员,而如果大学老师或辅导员没有足够的觉察,就很容易对他们产生反移情,用他们过去所熟悉的方式来回应他们。

如果辅导员在学生们的投射下无意识当中有了“我需要照顾好这个孩子的认同”,辅导员就会将自己在无意识当中定位成了学生的“家长”,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辅导员象学生的保姆而不是老师。可见,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从心理上很容易重复大学生和家长的关系,也就是说,这种情况在无意识层面只是回应了大学生们的主要客体关系,这种重复的模式除了会强化学生原有的人际模式,继续原有的人格结构,难以对大学生人格发展起到积极帮助!

对于大学生客体关系在高校生活中的延续,我们还可以进一步发现,被大学生投射认同了的不仅有辅导员,其实还有整个高校系统。其结果是:教师越来越不能胜任学生心理上的父亲,无法将大学生与辅导员(心理上的母亲)分开,学生和辅导员的紧密就如同他们在家中与母亲的紧密。从精神分析的视角:“父亲”是将孩子从母亲身边分开,是孩子能够离开母亲通往社会的桥梁;大学中的核心是教师,毫无疑问大学对学生的心理功能应当更加像父亲。大学更多的应当承担父亲的角色,是学生能够离开家庭通往社会的桥梁;所以,学生应当更少辅导员关爱的琐碎更多对教师的认同才是高校教育的目标。

遗憾的是:辅导员对学生的过度紧密,高校教师对学生疏离恰恰是我们整个高校系统与学生无意识形成的共谋,重复了学生在原生家庭中的模式,这样的状况会使得大学生难以在心理上真正独立和成熟。

三、实践育人对大学生心理发展不可或缺

最困难的就是对系统危机的预见!目前的高校学生工作,存在着不少潜伏的危险。如果整个系统忽略对学生的实践引导,忽略我们心理上和学生的无意识关联,不能有意识地用对待成人的方式对待大学生,即便短期便于高校的管理工作,学生也在督促中完成学业,但是,我们培养的大学生如果始终未摆脱心理上的依赖,完成心理上的独立和担当,他们即使走上工作岗位,也未必具有足够的社会化能力和心理成熟度。

如果大学生只在校园中学习生活,从心理上必然会希望凡事由辅导员代劳最方便,当全系统都在无意识中回避困难,过于追求表面工作的效率时,辅导员工作重事务少谈心的不平衡,其本质是高校系统的方便法门。学生工作系统对此越是能够觉察,就越能清楚地知道目前高校系统本身对培养学生社会化的局限。

因为失去独立锻炼机会与无法在实践中成熟的大学生是不会真正具有长远竞争力的!高校系统对学生的过于保护,会极大地遏制学生对“缺失”的感受,无法在大学期间做好充分的独立应对生活的准备。

人类的本性都有趋乐避苦,人类精神的发展似乎又是与本能相悖的,我们是否真的理解了:高校系统目前的安逸,是集体无意识的本能驱动,对于学生社会化的发展是相背离的。所以,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是在是不可或缺的自我锻炼与成长机会!只有在社会实践中,尤其是各种各样的志愿活动当中,学生的社会角色,实际的操作能力,团队合作等等都会得到全面的发展。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来讲相当于一块心理上的独立空间,需要他们创造性地自我开垦,在团队合作中,在与现实的无缝对接中,在没有辅导员过多干预中独立完成,这是他们心理独立和成熟必不可少的,尤其对于他们的角色身份认同尤为重要,他们将拓展自己的学生身份,更多认同于自我的社会价值,社会实践对提升大学生应对显示焦虑的能力,提升大学生的心理成熟度有着不可或缺的价值。

四、实践育人对高校学生工作的启发

从客体关系的角度来讲,只有当大学生的内心被真正地关注与理解,他们的人格被真正地尊重,他们得到了平等的关系,能够独立承担属于自己的责任,而不是仍然被当作小孩子过度保护时,大学生曾经被深深压抑的主动性才会被重新激活。

高校的学生工作绝对不能仅仅停留在学生的行为层面,而应当深入学生的内心,引导学生觉察他们原有的客体关系模式,有意识地发现并去除被动依赖的客体关系模式,建立新的相互平等与尊重的成人对成人的客体关系。

被投射性认同的不仅有辅导员,还有整个高校系统!当然,高校教师和辅导员越是能够清晰和有意识,就越不会被陷入其中,不会过多地保护学生与替学生承担责任。但与此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如果高校系统仍然对现状不引起足够警觉,就会在无意识中束缚学生心理上的独立。

真正需要理解与即刻付诸行动的是:学生工作部门与辅导员建立平等尊重的关系,才能够将此关系无意识中向学生传递。只有辅导员被不当作“保姆”而当作老师,他们有行为的边界,有对教育理念的内在理解和认同,他们才会把学生真正地当作成人,给予学生更多的关爱与尊重。当大学中所有的师生关系都越来越是成人间的合作关系,而不是辅导员联合家长管理学生,学生才会真正开始独立思考与行动,并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才可能真正清晰自己的人生的目标和生涯规划,才可能更具学习的主动性和真正的市场竞争力。

总之,高校系统需要更清楚区分学生事务工作和学生引导工作。在完成对学生适当服务的情况下,给辅导员足够空间和尊重,如同辅导员给学生足够空间和尊重,这样互相平等尊重的关系才是高校学生工作的立足点!

大学生对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的适应其实也是学生社会实践的一部分,也是大学生社会化的一部分。我们需要在心理上帮助大学生更好地从当下出发与所有的老师辅导员都更有合作能力,从进入高校开始,大学生就不能简单服从老师,而需要更多的理解力与合作能力,这才更有利于他们将此种新的人际关系运用到其他各种社会实践,运用到实习和工作岗位。

参考文献:

[1]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范钧杰.论弗洛伊德的移情-爱的观察[M].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93

上一篇:浅析我国露天煤矿数字矿山的发展趋势 下一篇:高校教学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