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学:黔山秀水间演绎多彩音符

时间:2022-10-12 06:10:11

贵州大学:黔山秀水间演绎多彩音符

编居西南一隅 不断前行

提起苏杭,我想大家一定不会陌生。我曾经去过两次,那恢宏阔达的苏州园林,美轮美奂的杭州西湖,每次都让我流连忘返。然而在西南,也有一个让我如痴如醉的地方“林城”——贵阳。

独特的夜郎文化孕育了贵阳这座依山傍水、旖旎无限的魅力之城。追溯历史,贵阳孕育了一大批诸如思想家王阳明、诗人周渔璜、画家宋吟可、物理学家张永立、地质学家丁道衡等杰出人物。也许是深受着这座城市厚重文化的熏染,生长在黔中大地之上、花溪水之畔的贵州大学也颇显几分相似的厚重,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使得如今的校园景致与人文文化相互衬映,人与万物都沐浴在春风化雨之中,地灵人杰。

从1902年建校时至今日,贵州大学始终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界扮演着无比重要的角色。贵大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结合,经济、管理、人文、法律、教育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其中化工、精仪、建筑、管理等学科在国际上都有一定影响,而在精密仪器与光电子技术、工程热物理、建筑学科、材料学科、管理学科等学科上在国内高校中则处于领先水平。

110年的风云变化造就贵州大学“低调而厚实”的校风。作为贵州省唯一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贵州大学在推动贵州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传承优秀文化、弘扬人文精神、推进科技创新、提升城市档次、培育建设人才中肩负着重要职责。虽然学校的起点低,但学校一直不断在修炼着内功,不断努力前行。

贵大风景:青山绿水两相宜

2009年初秋的某一天,我拖着行囊,走出贵阳火车站,怀揣着对大学的无限向往,来到这里学习。忽然记起四十九年前的某个七月黄昏,龙永图也是这般风尘仆仆一路前来,时空交错中便平添了几分亲切与温暖。

龙永图在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这使得我对即将到这所并不著名的学校学习又增了几分向往。

走进贵州大学校园,典型别致的厂场,绿树成荫的主干道,潺潺的流水与弯弯的石桥令人沉醉。提到建筑,不得不提的是蔡家关校区的教师办公楼,整体设计是一本打开永远不会合上的“书”。有人说,那是希望作为贵大人的我们学无止尽,我想这样的建筑在设计的意义上也是匠心独运。

说到办公楼,不得不提的是楼前的龙潭,春有绿草夏有荷,秋有桂花冬有木。围绕在龙潭前朗朗读书的学子们,总是引人入胜呢。水依旧,物是非,但是龙潭却依然承载着每一代贵大人的希望,呈送每一代莘莘学子。

“校园无闲处,处处皆育人”,优美的环境给学生的行为以良好的熏陶,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在校园干净的小路上,留下多少先辈的足迹;在古朴典雅的教学楼,走过多少莘莘学子。谁还记得亲笔提写的校名,承载了中国一代伟人的期望!

在贵大:路上匆匆的旅者

如果有人问我:“你觉得大学里最难忘的事情是什么?”我会倚着校园里的石凳,回想着我已经加入三年的校报记者团,不禁脱口一句话:“那就是我加入了一个有家般温暖的学生社团——校报记者团”。“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三年不长也不短,相知相识,我恋上了她,她给予我太多的感动。那个最温暖的“记忆吧”——记者团,那个在2005年11月刚刚诞生的“婴儿”,如今已是出落有致的“娉婷少女”。

与她一起走过两年的风风雨雨,一起渐渐地成熟与成长。两年来,在《贵州大学报》的陪伴下,我们记者团开展各种形式的新闻采访报道,配合《贵州大学报》的编辑与维持贵大新闻网的运行。

我们用镜头记录同学们五彩缤纷的校园生活,用又字叙写身边每一次真实的故事。在每一个活动现场采访,在每一个讲座中聆听,在食堂的桌子上赶稿,在新闻网上浏览……

带着发自内心的热爱和自信,我将所有的“宏图伟业”织于心间,我想在记者团有所作为,每天在忙忙碌碌中奔波,累着。但每次从梧桐树下穿过时,看阳光安详地穿过树林,想起和团友们一起奋战的日子,顿时便精神抖擞,心里顿生的感动和想要看齐他们的渴望,激励着我,一路向前。

我像个在人生路上匆匆的旅者,一路上看到很多的风景,也经历过很多的事,还有那些无语言说的感动。总是在歇下来的时候,回忆便像播放的老电影,镜头定格在花溪如画如诗的春光里,定格在礼堂前的樱花下,定格在南园郁郁葱葱的古树上,定格在逸夫楼前鲁迅的目光里,定格在龙潭上均匀的荷瓣间,定格在导师们谆谆的教诲时,定格在家一般温暖的怀抱中……

写给贵大:毕业路上的念歌

岁月无痕,在来时的路上,我依偎着您度过了三个春秋。晃眼司,就大三了。我是走在毕业路上的孩子,可是与您的故事,我该如何述说?有人说,转身,只要一瞬,而怀念,需要一生。

往往在谈及您的才情时,无限的感激与兴奋。三年,这三年,您让我从一个乳臭未干的小毛孩变成了如您当年潇洒率性稳重的大人。我该怎样感谢您,对我孜孜不倦的培养。是用一支在社团学到的拉丁舞?我的舞步不够娴熟;是用一支笔,抒写您对我的好?我的笔太拙,语言太笨;还是用我的抱负,来回报您的栽培?我想这一点才是您和我最喜欢的答案。

学校礼堂的周末电影还在放呢,那无数个夜晚给予我的满足现在依然不舍;图书馆那泛黄的书页,再翻翻吧,还有那八角厅,您留给我多少故事。对了,还要常常去南区的食堂,家里的饭菜可香了;也要去北区,偷偷地看一次美女;去蔡家关,邂逅帅帅的男孩……“北区的美女,南区的饭,蔡家关的和尚到处转。”那首打油诗在响,在幽幽的听风路上回荡着。

我不是因为您才来这个世界,却是因为您而更加眷恋这个世界。

贵州大学快资讯

院校溯源:贵州大学的前身最早可追溯到1902年贵州巡抚邓华熙创办的“贵州大学堂”。历经贵州大学堂、省立贵州大学、国立贵州大学等时期。1950年10月定名为贵州大学。1951年,亲笔题写校名。2004年8月,在原贵州大学和原贵州工业大学基础上合并组建新的贵州大学。同年12月,贵州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签署协议共建贵州大学(省部共建)。现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

国家特色专业:哲学、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汉语言文学、电子科学与技术、林学、农林经济管理、材料科学与工程、采矿工程、植物保护等。

学校地址: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

招生电话:0851-8292075

网址:http://

上一篇: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策略研究 下一篇:走进名著,感受典范语言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