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地转用生态价值评估体系

时间:2022-10-12 05:50:32

农用地转用生态价值评估体系

摘要:引用中国科学院在青藏高原生态价值评估研究中构建的生态指标作为估算农用地转用生态价值的生态指标,在对农田主要作物进一步细分的基础上引入了平衡城市化进程系数作为控制城市化进程速度和加大政策调控力度的因素,重新构建了农用地转用生态价值评估模型。相对以前的评估模型,此模型考虑的生态影响因素更为全面,且能提高政府生态保护力度,评估结果更加准确,从而操作性更强。

关键词:城市化;农用地转用;生态价值;评估体系

中图分类号:F30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114(2012)14-2979-04

Farmland Based on Balancing the Process of Urbanization

WANG Bing1,SUN Yi-hui2,LI Pei3

(1. Chinese Academy of Land&Resources Economic Research, Beijing 101149,China; 2. Huazh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Wuhan 430070,China; 3.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Wuhan 430074,China)

Abstract: The ecological influence indices were set up based on the CAS’ecological influence indices, which was created by the research on evaluating the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value of Qinghai-Tibet plateau. Based on the further classification of major economic crop and creating balance urbanization process coefficient as a factor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urbanization, a new farmland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value evaluation model was designed. Relative to the previous assessment model, this model considered more comprehensive ecological factors, could enhance government efforts in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uld make assessment accurate and operational.

Key words: urbanization; farmland conversion; ecological value; assessment system

“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加快,资源环境约束也会更加突出。如何在保障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上,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用,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已成为当前发展的重点问题。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发展的根本保障,加强城市化进程中农用地的保护,重视农用地转用的生态价值损失已经愈发凸显出其重要意义。

吕萍等[1]关于农用地转用价值的研究停留在两个层面的指标体系,即经济价值指标和社会保障价值指标,国土资源部的《农用地估价规程》(TD/T 1006—2003)[2]也未将生态价值纳入补偿范围。然而,农用地的资源特性使其在利用过程中体现出了明显的外部性,其提供公共物品,如气候调节、水源涵养、休闲娱乐、生物多样性维持等具有正外部性的产品和服务在市场上难以体现[2]。因此,将农用地转用的生态价值评估纳入农用地转用价值评估体系中是非常合理且必要的。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农用地转用的生态价值日益受到关注,如何将农用地转用的生态价值量化,亦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朱晓刚等[3]、胡蓉等[4]、陈涛[5]在原有农用地转用价值评价体系的基础上加入了景观生态价值指标,建立了不同的生态价值估算模型,但大都缺乏严格的理论依据,从而使得生态价值估算结果的实际操作指导性不强。

中国科学院在青藏高原生态价值评估研究中得到了“中国陆地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生态服务价值当量表”[6]。该文在此基础上构建指标体系,引用了其对生态价值评估的生态指标,进而计算农用地转用损失的“绝对生态价值”,同时,为了降低城市化进程对于生态环境的影响程度,还引入了平衡城市化进程的相应指标。通过对转用地主要农作物的细分,汇总不同作物的“绝对生态价值”与平衡城市化进程系数乘积即得到最终的生态价值。这种计算方式的优点一方面是科学地选取了更为全面的生态指标,另一方面是通过平衡城市化进程系数的作用,能够体现不同时期生态资源的稀缺性以及提高城市管理者进行生态保护的主观决策力度。

1 农用地转用生态价值研究现状

目前对于农用地转用生态价值的评估方法主要有替代价值法、意愿评估法[4]、碳税率核算法[7]等。以碳税率对生态价值进行核算,虽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但这种核算方法仅考虑了农用地资源的部分生态价值,测算结果必然低于实际价值[3]。替代价值法仅考虑当前缺失面积利用草坪替代的草坪价值,仅参照单一作物的市场价值,而未从生态本质上进行评估,农用地转用为非农用地往往造成生态的永久缺失,利用当前单一作物的市场价值进行估算缺乏科学性。意愿评估法通过调查用户愿意为生态环境的破坏支付的心理价位作为对生态价值的评估,一是评估的结果依赖于问卷的质量,二是主观评估的结果很难具有实际的操作性。因此,尽管目前众多文献对农用地生态价值的评估方法进行了广泛的探索,但却未形成有效且操作性强的评估体系。

上一篇:抚仙湖生态环境脆弱性分析研究 下一篇:10%乙草胺·苄嘧磺隆WP防除水稻抛秧田杂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