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

时间:2022-10-12 05:21:28

如何激发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

摘 要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诸多的弊端,随着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深入,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又会遇到新的问题。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解决激发高中生学习思想政治课兴趣的问题呢?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了个人的看法。

关键词 思想政治教学 兴趣 情境 特色 讨论 研究性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2 文献标识码:A

1利用创设情境

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情境教学注意激发学生无意识的心理活动的参与,并与有意识的心理活动相统一,能减轻和消除学生的心理压力,发挥学生的内在潜能,进入学习最佳心理状态。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常识“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的教学内容时,首先播放一首《春天的故事》的歌曲录音,随后给出问题。受歌曲的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得到了激发,他们纷纷举手发言,并进行着热烈的讨论,教师适时地进行一些穿针引线的引导,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我国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理解,在情感上更加热爱社会主义祖国,而且为顺利完成课堂教学任务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可见,通过创设学生乐学的情境,把学生带入“引人入胜”的境地,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通过放音乐、做实验、看录像等方式,创设生动形象的学习情境,把学生带入探求新知的乐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利用学科特色

兴趣是指一个人力求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并经常参与该种活动的心理倾向。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真正有价值的东西,并非仅仅从责任感产生,而是从对客观事物的爱与热忱产生。”学生只有对思想政治课有浓厚的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和富有创造性地去完成学习任务。注重时事教学。以时事新闻、生动事例提高学生的兴趣。青少年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对国家大事非常关心,而时事事例丰富生动,往往和政治课教材有―定联系。如:在高二政治常识有关“国家政权”与“外交政策”内容的教学中,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相关部署、四部委扩大中等职业学校免学费政策覆盖、同志在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中发表的重要讲话等时事新闻中可见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性质与国家职能;从中国在处理朝核问题中的态度及发挥的作用来分析我国的外交政策等等,引导学生在关注、分析时事过程中获得知识,避免了照本宣科。可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适当地结合时事讲政治能很好地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3利用组织讨论

讨论教学方法已被广泛使用,它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合作精神,养成探究学习习惯,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如果能适当组织学生对一些现实问题进行讨论,将会收到很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高二哲学《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一课时,笔者有意识地组织了一次关于价值取向的讨论。先让同学们在课前对社会上流行的一些价值取向进行分析,形成观点,然后拿到课堂上进行讨论。上课了,再让同学们自由交流,分组讨论,很快,持相同或相近观点的同学集聚在了一起,几个讨论小组自然而然的形成了,他们在小组内通过讨论把各自的思想迅速进行了整合,形成了本小组的鲜明观点。有趣的是大家讨论的焦点并不是拜金主义或享乐主义价值取向,而是一个小组提出的“利他而无回报的活动是无意义的”这样一个观点。为什么这个观点会引起大家如此高的讨论热情?或许,正是因为这个观点就来自于学生的学习、生活之中,并且在社会上也有一定的代表性,它反映了一些社会现象给学生在价值取向上带来的困惑,因此必然会引起大家的思考。讨论是思想的碰撞,在碰撞中去学会想问题、办事情,这样的讨论对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果教师不让学生去思考和讨论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或者仅仅把讨论当作是一种形式的话,书本上的知识就会变成死的教条,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就纯粹是应试的需要,那么政治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就无从谈起。

4利用研究性学习

新课程理念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因此,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应该能够和研究性学习课进行有效的整合。笔者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多次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了研究性学习,并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高一经济常识《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课的时候,笔者发现许多学生对我国的农业发展现状并不了解,所以他们对巩固农业基础地位的重要性和如何走现代农业之路等知识不可能有深刻的理解。因此笔者决定组织同学们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按自愿原则分成几个课题小组,让他们围绕家乡农业发展的问题确立研究课题,制定研究计划。有的小组以《家乡农村教育与农业发展的关系》为课题,有的小组以《家乡农业资源利用状况研究及对策》为课题,也有的小组利用有同学家长开面粉厂的有利条件,确立了《小麦的生产、加工与市场》这样的课题。因为当时正值入冬,加上这些课题在短期内不可能研究出象样的成果来,所以就让他们利用放假的时间进行调查研究,详细记录研究过程,在第二年国庆节期间完成研究课题,然后在课堂上展示成果,并进行讨论和评价。结果在第二年讲授高二哲学常识《要从整体上把握事物之间的联系》一课时,笔者要求各课题小组展示成果。以《小麦的生产、加工与市场》为研究课题的小组展示了他们的成果:从小麦生长的各个阶段到对小麦进行加工的各个环节,一直到小麦、面粉市场行情变化及其对小麦生产、加工的影响都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并且还对农村小面粉厂的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这使笔者备感兴奋,因为学生们能在这么长的时间里坚持完成课题研究学习任务并取得良好结果,说明学生一旦真正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体,他们就会迸发出强烈的探索求知的欲望和极高的创造热情。

上一篇:中职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及对策 下一篇:探究德育教学中的课堂活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