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误区 回归本真

时间:2022-10-12 05:21:03

随着新课改的全面推进,语文课堂教学发生着可喜的变化,焕发着勃勃生机,但是还有一些语文课堂,打着新课改的旗帜,却让语文教学陷入误区,走向了极端。

误区一,把自主、合作、探究简单理解为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学习,只要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就行了

语文课堂中的热热闹闹代替了琅琅书声,自主、合作、探究性的学习只是装样子、走过场。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以“公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为基本特点的课程,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基本策略的课程,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打基础的课程,这就是语文课的特征,不能变,也不该变。当前,某些研究课对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进行了大胆探索,有的是可行的,也是有效的,但也有一些所谓的“主体作用”,只不过追求表面的热闹浮华而已。当然,我们不能否认这种轻松愉快的气氛给学生带来前所未有的欢乐,也不能抹杀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给传统的语文教学带来生机和活力。但任何形式表现出来的主体作用,都应有利于学生学习和掌握语文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的“主体作用”。

自主、合作和探究是新课程提倡的学习方式。近年来几乎每节课都贯穿着这个环节。这说明教师的观念有好的转变,但还存在着不足之处。新课程课堂上,老师组织合作学习,抛出一个问题,学生分组围坐,教室顿时一片嗡嗡声,一两分钟后教师叫停,小组代表发言。不难看出,教师给学生合作学习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在兴趣十足地讨论时,教师担心时间来不及,在旁边一直催促,要学生快点,大部分学生还没有完成任务,教师急了,就草草收场,说下课后再完成,继续上课。这种学生没读几分钟就开始讨论,没讨论两分钟就滔滔不绝,各抒己见的新课改,课堂中屡见不鲜。在教师和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后,让学生小组合作探究,学生还没讨论充分,就让解决问题,对于好生或许理解了,但对于基础差的学生就一知半解了。这种合作学习就有点儿走过场,摆花架子的嫌疑,没有实际意义,充其量只不过是形式上的赶时髦。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若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学习,进行自主探究,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同时也存在着很大的盲目性。因此,在用课改理念进行课堂教学时,学生应在教师的科学指导下,有目的、有针对性的进行,教师应该考虑的是怎样“教”才能促进“学”,“教”是为“学”服务的;教师既要关注学生富有个性的学习,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选择学习方法,又要进行恰当的指导,真正做到指导者、组织者、合作者。只有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其道德、情感、态度、能力与价值观才能向科学的方向发展。事实证明,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能够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不能热热闹闹搞形式,轰轰烈烈赶时髦,应少一些盲目顺从,多一些理性思考,走出误区,防止走向另一个极端。

误区二,把课改与考试升学完全对立起来

实施课改,并不意味着就不用考试,并不意味着就取消了“考试”这种人才选拔机制,也并不意味着课本中的一些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就可以不要学生去掌握,更不意味着教师的担子就减轻了。相反,本次课改,主要是为了淡化考分观念,考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发展,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考试的内容要以新课标的培养目标为依据,体现新的人才观,既关注知识技能掌握,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关注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

实施课改理念,是为了进一步打破过去单一的以“考试分数”一统天下的局面,建立全方位、多角度、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多元化的教学评价体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本次课改与考试升学完全对立起来,防止绝对化走极端。

误区三,电脑课件充斥课堂、喧宾夺主

随着现代信息教育技术的普及,课堂上使用电脑已经成为现代课堂教学的显著特征之一,其优点也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如何解决好学科教学与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整合问题,实在是当今很值得研讨的课题。上公开课时很多教师在制作课件上花费了不少精力,把教学环节都设计在课件上。上课时,就根据事先设计的环节一环一环地进行。如果学生的提问与回答与课件相吻合,教师就大加赞赏;如果学生的发言与课件不一致,教师就千方百计的“引导”学生,最终落入预先设计的框框。电脑是教师教学的辅助工具,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学习,而不能将它变为教师主宰课堂的中介物,更不能以课件制作为好坏来评价课堂质量的优劣。

因此,教师一定要理解到位,坚决克服电脑课件满天飞,充斥课堂,喧宾夺主的现象。

误区四,教学中轻视语文知识

新课程“淡化语文知识”决不等于“忽略语文知识”,也不是绝对地排斥语文知识。恰恰相反,新教材十分重视字词的识记和运用能力的培养,每课都安排了“读一读,写一写”的训练内容。这正是学生积累词汇,丰富语言的过程。“淡化语文知识”其实就是克服旧教材把知识奉为至尊,使鲜活的语文变得僵死的现象,并不是轻视语文知识教学,只讲理解把握,而不讲知识依据,使本来有章可循的语文变得太过浮泛、虚渺,造成语文学习的误区。

误区五,把课改作为一种短期内即能见效的灵丹妙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艰巨而又漫长的任务,不可能是一朝一夕,一蹴而就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有顽强的意志与持之以恒的精神,常抓不懈。在平时教学中即要关注学生学习成绩,还要善于发现和发展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并及时给予鼓励与培养;既要了解学生在发展中的需要与困惑,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心,还要重视学生在道德、身体和心理素质、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以及审美情趣等多方面基本素质的培养,以逐步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所有这一切,都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及时的反思,在新课程中,与学生一起成长,切不可急于求成。

面对语文教学现状,如何走出误区,有效落实课改精神,我想,只要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实践新课标,还语文教学以本真,使语文课上出文化品位,把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语文教学引导到正确轨道上来。

上一篇:英语专业研究生英语课堂学生沉默现象研究 下一篇: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学生的就业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