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研究

时间:2022-10-12 05:16:10

高校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研究

摘要:在研究计算机实验室常见布局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计算机实验室的思路,分析了组建计算机实验室的实施步骤,自己动手组建了一个计算机实验室,并总结了自建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经验。

关键词:计算机实验室;布局;建设

中图分类号:TP3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599 (2012) 14—0000—02

一、引言

目前,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已非常普及,甚至二级学院根据本专业性质也建立面向本学科的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中以兄弟院系实验室布局为参考蓝本,重点介绍自建公共计算机实验室的情况,从实验室房屋结构合理化利用、布局设计、信息点布置、安全性、经济效益一整套建设思路展开论述,最终完成自建公共计算机实验室。

二、建设工作思路

(一)明确目的,分析难点

信息工程学院下设两个系5个专业,拥有计算机实验室5个,专职实验人员2人,计算机196台,承担全部专业的公共基础、部分专业课及课程设计实验任务,开设课程任务繁重。为此,计算机实验室急需解决二个问题:第一、尽快将学校新招标到的64台计算机投入实际使用,解决全部课程设计场所问题;第二、在人员、经费紧张的提前下,设法改变实验室紧张的局面。于是,作为专职实验人员,有机会全权负责,自己动手建设计算机实验室,时间为两周。综上分析,认为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的难点应放在精心布局设计和实施上,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把64台计算机布置在一个面积相对狭小的实验室内,使其要满足容纳学生多、实验环境好、人员和设备安全性高的要求。

(二)走访调查,理清思路

为保证实验室的建设工作高质量的完成,精心组织了自建小组:选择4名学生志愿者加入。为此,专门抽出1天时间到兄弟院系去参观走访,以获得更多的经验。经过走访,收获颇多,但也了解到自建计算机实验室未有先例可循,都是承包于网络公司。现在要依靠自己的努力去完成,理清思路,有计划实施是必要的。为此,特制定了实施计划,如图1所示。

(三)测量场地,确定布局

通过院系走访,结合工作积累,对建设计算机实验有了整体思路。接着便是按计划有效实施。完成场地测量后,结合实际面积考虑布局是必要的。

计算机实验室的布局方式取决于电脑桌的摆放位置,电脑桌位置的合理性决定了实验室的整齐性、可容纳学生数量的多少、实验环境的好坏、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系数。目前,一般公共计算机实验室布局方式主要有两种:纵排式和横排式。

1.纵排式布局。纵排式布局方法是公共基础实验室的常见方法,尤其是空间上比较小的实验室,这是一种有效的合理布局。具体表现为:教师用机摆放在实验室的最前面,每排由若干张电脑桌串联组成,如图2所示。

2.横排式布局。横排式布局方法也是公共基础实验室常见的。适合于有较大空间的实验室,这种排列方式的优点是学生都面向教师而坐,授课非常方便。所有的电脑桌摆放都与讲台平行,如图3所示。

综合分析,纵排式和横排式布局在教学辅导、空间利用率、布线难易度、美观度、辐射性、过道设置等方面各有优缺点,但结合具体实际,只有选择纵排式布局方式,才能满足实验室整齐性好、可容纳学生数量多、实验环境好、人员和设备的安全系数高、空调设备安装位置便宜的要求。最终布局效果如图4所示。

(四)精心定制,充分计算

确定了布局方式,就要考虑实验室中重要设施电脑桌的定制。结合实验室房间结构、面积、电脑主机尺寸、电脑桌易发故障及计算机维修的方便性,精心设计了电脑桌。具体表现为:对电脑桌尺寸进行适当缩小,采用一托二1500mm(长)×600mm(宽)×750mm(高)规格;键盘托架采用优质钢珠滑道;实验桌改用桌面预留150mm(宽)×150mm(深)线槽和合适位置开Ф150mm圆孔,每个对应机位加盖板,且采用直接外翻式合页装置,可以不用移动电脑桌翻开盖板进行线缆装、修;鼠标位置进行磨砂处理。

布线中离不开线槽,尤其在汇聚处更是会有多根线缆汇合。考虑美观及线缆被踏坏的可能性,专门定制了两侧带耳朵的150mm(宽)×50mm(高)“n”形不锈钢槽。

电源线、插线板、空气开关动力供应装置是不可或缺的。必须根据计算机工作负荷和布线方式,考虑线缆、空气开关、插线板等的规格及用量,经参阅《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电工技术手册》及向电工房专业人员交流最终选择:线缆采用熊猫牌国标BV4平方单芯铜线50米/卷装,红、蓝、双色各1卷(用于主干线)、BV2.5平方单芯铜线100米/卷装,红、蓝、双色各1卷(用于插线板);插线板采用子弹头牌TS—401(20A)三芯无线五位插孔32个;空气开关采用正泰牌NB1—63(改型后)4P C63 6KA 1个(用于总电源控制)、DZ47 2P 40A5个(用于控制每一排计算机及交换机)。

网线、交换机、机柜是组成局域网络的重要设备。经调研产品性价,最终选择TCL305m/箱网线5箱、H3C S1024R系列24换机3台、普通450mm(长)×600mm(宽)×750mm(高)四层机柜一个。

(五)准备就绪,精心施工

在建设计算机实验室过程中,应根据计算机摆放位置确定信息点的位置,充分考虑电源线、网线布线的合理性、安全性、可靠性,因为线缆的敷设直接关系到计算机实验室建设的质量。

1.电源布线。电源布线采用分组点接法并对其加以改进。实验室电源线路可分为4组,每组由一个空气开关控制16台计算机,在串联的电脑桌线槽中每隔1.5米左右接入一个插线板,连接处用嘴钳将线缆绕实,并用150W外热式烙铁将连接处焊接,之后用绝缘胶布包扎,最后将插线板固定于电脑桌线槽中,这样便可通过实验桌圆孔连接计算机电源线,注意拉向电源总控处要预留一定冗余。

2.网络布线。网络线的布设首先要考虑的是对交换机采用何种方法管理。现在计算机实验室一般都将交换机集中摆放在一个专门机柜内,这样可大大方便管理。布线时网线的两端贴上清晰的标签,标明始端和终端位置以及信息点的编号。另外,网线两端的RJ—45头一定要按照标准制作,便于日后网络维护。考虑到网头易坏的特点,不仅对每个信息接入点多留30cm左右的冗余,而且还要预留备份网络,每组增加2根,以最大距离进行保留,以备万一。

3.线缆测试。在钢槽扣线之前,必须对线缆进行连通性测试。用万用表测试每个插线板连通状况及主干线的连通性,不合格者严格排除;用测线仪测试每个信息点的网线,确保网络畅通,为计算机系统的网络同传打下基础。测试工作完成以后,进行线槽安装固定,考虑钢槽拐角锋利,对线缆采用布条包实,防止划伤线皮。然后安装配线盒、空气开关,并按正确控制排号连接动力线缆。

4.系统调试。电源开通,进一步对电源动力进行检查,用电笔测试每个插线板孔。顺利通过电力测试,随即,将64台新计算机全部安装到位,用事先准备好的母机借助网络同传功能完成计算机系统的安装,最终,64台计算机系统均可正确工作。至此,一个计算机实验室的建设工作已经完成。

三、总结

实践证明,只要重视每个环节,自己动手也可以建设一个合理、高效、可利用的实验室。经过市场调研,自己动手建设计算机实验室不仅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同时也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谭建伟,王若霞.局域网组网技术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60

[2]苏彦君.下一代计算机机房建设与管理模式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5):145—146

[3]刘伟.计算机房的优化管理设计与应用[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3):109—110

[4]周海涛.高校计算机机房建设和管理探讨[J].计算机光盘软件与应用.2010(13):83—84

[5]李琳,李振豪.高校计算机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探讨[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5,21(11):33—35

上一篇:论大学生创新创业品质与能力 下一篇:和谐社会背景下农村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