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化视野下幼儿教师自我教育内容

时间:2022-10-12 02:34:23

专业化视野下幼儿教师自我教育内容

(河南师范大学 新联学院教育学院 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幼儿教师专业化是现代教育发展的要求和必然趋势,提高幼儿教师专业化是世界各国的共同目标。而自我教育是幼儿教师提升整体素质,实现专业化发展的必经道路,也是获取教育幸福感的手段。本文正是以教师专业化为导向,其内容是遵循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容来执行的。通过参考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一书,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幼儿教师自我教育内容。

关键词:专业化;幼儿教师;自我教育

专业化视野下的幼儿教师自我教育,是幼儿教师以自身的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教师自我的内在需求和价值准则为动力,在内外环境因素的协同作用下,积极主动进行自主学习、自我监督,并及时总结、反思不断实现自我专业化提升的发展过程。其内容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专业情意三个方面。

一、拓展自身的专业知识

在国际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发达国家对幼儿教师的专业性的认识已经毋庸置疑,将幼儿教师工作作为一种专门职业,专门职业具有完善的专业理论和成熟的专业技能,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是一种职业能够被认可为专业的理论依据和技能保障。专业化是指一个职业经过一段时间后不断成熟,逐渐获得鲜明的专业标准,并获得相应的专业地位的过程。幼儿教师的专业知识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充实普通文化知识

教师就是知识的同义语,人们经常说教师要给学生一碗水,必须有一桶水,也就是说教师必须有丰富的文化科学知识。幼儿教师作为启蒙教师,教育对象是3-6岁的儿童,正是身心l展的关键阶段,更需要教师掌握广泛的文化知识一个理想的幼儿教师,他不仅是教育专家,他还应该是一个杂家,教师应充实普通文化知识。另外,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由于其工作具有“人文性”的影响和特点,幼儿教师要“饱学有识”并内化为个体的人文素质,从而成为一个具有崇高的精神境界、健全的人格特质的工程师。

(二)更新本体性知识

所谓本体性知识也是学科专业知识,是指与教师任教学科相对应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是教学活动的基础,在一定的限度内,学生学习的质量与教师所掌握的本体性知识呈递进关系。幼儿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就是指五大领域的专业知识,具有丰富的学科专业知识是个体成为好教师的必要条件。“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幼儿教师首先应该成为一个学者,即所教学科的专家,只有自身参透了教材内容,才能在教学中游刃有余,才能对孩子解答疑惑,更知如何启发孩子思考,做到最好,成为专家型教师。因此,幼儿教师要不断更新已有的本体性知识,使之能更好地促进孩子的发展。

(三)完善条件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也称为支持性知识,是在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基础上提出来的,一般指教育科学的科学理论知识,诸如教育学、心理学和生理学之类。幼儿教师职业是一门培养人的专业工作,要成为幼儿心智的研究者,除了需要本体性知识,也需要条件性知识。条件性知识是进入这一专业的入门条件,它涉及到“如何教”的问题,是教师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根本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包括幼儿身心发展的知识、教与学的知识、幼儿评价的知识、幼儿管理的知识以及教育科研的知识。当然这些知识同普通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一样可以经过系统的学习获得,但是有了条件性知识,并不意味着幼儿教师一定具备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因此,最终阐释这一知识还需要由教学实践这具体的、动态的、情境决定,检验其准确性,并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四)积累实践性知识

所谓实践性知识是指在实际的学习、生活、游戏情境中,幼儿教师在实施自己有目的的行为过程中所具有的情境知识和解决突发状况的知识。它受幼儿教师个人经历、实践活动等影响,大部分属于“默会知识”,可以被幼儿教师“做出来”,但不一定能够明确地被语言表达,而且这也说明了它是依附于真实情境中习得的知识,也是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经验积累的结晶之一。实践性知识包括六方面内容和三个特征。它的六方面内容,也被成为“六个筐”,即教师的教育信念、自我知识、人际知识、情境知识、策略性知识和批评反思知识。通过观察其六方面内容,也容易看出,实践性知识具有可反思性、实践感和行动性等特征。

二、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

专业知识是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知识基础,在教师的工作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除了具备专业理论外,幼儿教师要实现专业化的目标还需要具备成熟的专业技能,也唯有此,教师职业才堪称为一门专业化的工作。下面主要就教学技能技巧、教育教学能力和教育科研能力三个方面详细阐述。

(一)完善教学技能技巧

幼儿教师的教学技能技巧是指如何引导幼儿的学习活动,即使之自觉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集中幼儿的注意力。在活动过程中,幼儿教师经常用到的教学技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导入”,即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二是“变化刺激”,即通过变换不同感官的刺激,或者变换师生交流的方式,也可以通过变换讲述语气的语调语气等,使幼儿集中注意力和保持学习兴趣;三是“活动组织”,即创设情境,让幼儿参与活动,“做中学,玩中学”;四是“强化”,即对幼儿正确的行为实时给予奖励。另外,还有沟通与表达、分组活动、发问、教学媒体运用以及结束等技巧。幼儿教师要注意从以上几个方面着手,逐步完善教学技能技巧。

(二)增强教育教学能力

幼儿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就是其教学水平,是其必备的专业素养之一。2000年9月23日实施的《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规定了申请教师资格者的教育教学能力应当符合的基本要求,主要包括承担教育教学工作所必备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普通话水平以及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身体素质等。前者即具备承担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素质和能力具体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其中,教学设计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在具备基本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的基础上,能够运用它们按照《幼儿园指导纲要(试行)》设计单元教学计划等的能力,具体包括准确理解和运用课程标准的能力、解读并运用教材的能力等;教学实施的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机应变的能力,如教学组织的能力、灵活选择并运用教学方法和技巧的能力等;教学评价能力是指幼儿教师通过搜集资料,采用一定的评价方法对幼儿的学习状况以及自己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反馈的信息合理安排补救措施或改进工作的能力,具体合理选择并运用评价方法的能力等。

(三)提高教育科研能力

所谓教育科研能力,就是教育研究者借助教育理论以有价值的教育现象为研究对象,运用相应的科研方法,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的能力。教师的教育科研,应是一种特定意义上的“教学研究”,在教育教学中研究,在研究中进行教育教学,是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因此,教育科学研究不仅仅是教育科研工作者的职责,幼儿教师自己也应该成为研究者,相比他们而言,幼儿教师自我教育的过程包括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反思、研究和改进的能力,能够针对教育情境提出最贴切的改革建h,而外来的研究者往往缺乏对教育现实情境的了解。因此,教师堪称为进行教育研究的最佳人选。教师的教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教学的顺利开展,不断提升教师的自我更新能力,更能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与发展。

三、强化自身的专业情意

若说前面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强调的是会不会、能不能的问题,那么“专业情意”指的就是“愿不愿”的问题。这个词汇最早出现在《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该书中,是指教师在专业教学行为活动中形成的情感和意志力,反映出教师对工作的热情程度,也可以说是职业情绪。它是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迈向专业化的重要条件。

特拉弗斯曾说过,对于一个师范生而言,假若他个性中就充满了敌意,那么他就难以形成教师所应表现出的热情、有支持力的行为模式。幼儿阶段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重要的启蒙时期,除了父母的言传身教,幼儿教师的知识、能力、情意素养将直接影响到幼儿后继的学习和终身发展。幼儿教师自身的专业情意的强化,不仅可以推动幼教事业的发展,还可以满足幼儿教师自身发展的需求,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师范教育司.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

[2]吴金辉.教师专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17.

[3]陈向明.搭建实践与理论之桥-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1:70.

[4]张贵新.教师专业化与教师专业素质发展[M].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88.

[5]傅建明,李勇主.教育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232.

上一篇:浅析家园合作中的问题现状与对策 下一篇: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高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