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于和老同志交朋友

时间:2022-10-12 02:29:07

..2011年,我从部队转业,分配到老干局工作。在我的理解中,老干局工作就是把老干部的离退休生活服务好。我来单位报到的第一天,同事让我帮忙分装信件,里面装的是对老干部们的调研材料。信件是事先打印好的,我按花名册写上每一个老干部的名字并分装好。这项工作既简单又单调。我用了一整天时间,分发了上千份信件,才算完成任务。

带着一身疲惫回到家里,我陷入了思考。这么多老干部,如何才能搞好服务?这是我必须面对的课题。有困难,先找书。我从单位的图书室找来了《老干部工作词典》,粗略翻看,让我知道了老干部工作的由来及发展历史。这本书,是由众多服务于老干部的工作人员利用业余时间编撰出来的,对于初学者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同事见我好学,又将近年来各级领导关于做好老干部工作的讲话汇编借给我阅读,这使我在较短时间内逐步熟悉了老干部工作的历史沿革及工作要求,从而让我明白了工作初期的侧重点。

工作一个月后,单位领导为我分配了具体工作,让我担任一个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的联络员,负责上传下达,及时将上级或本单位的工作要求通知到支部所辖的每一位老同志。工作一明确,熟悉每一位老干部的具体情况便成了工作常态。好在先前从事这项工作的同事热情,给了我一本内容详实的花名册,并细致地和我聊起了每一位老干部的性格和个性,安慰我慢慢来。他说,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会胜任这份工作的。

在一次支部党员大会上,与会的老同志都认识了我这个刚从部队下来的联络员,大家热烈地欢迎我,让我更加坚定了服务好这些老同志的信心。这次会后,多数老同志认识了我,而我却没能熟悉全部老同志。多次出现张冠李戴认错人的情况,好在老同志宽宏大量并安慰我,时间久了就会彼此熟悉的。为了避免再次发生认错人这种事,我变被动为主动,坚持利用送书报的机会进行走访,和老同志聊天谈话,由最初的认识到深入了解,逐步取得了老同志理解和支持。

和老同志聊天的最初想法是认识老同志。随着聊天次数的增多,老同志过去工作的经历及对人生的感悟也深深地吸引了我。那些经过岁月的沉淀,在老人们身上所展现的优点,促使我有了为他们写些人物传记的冲动。和战斗英雄耿相起聊天,我写了《烽火战士》,让同事们看,大家都说,想不到在我们的身边,就有这样的英雄。让老人看,老人一直表现的很谦虚,说做得没有写出来得好,不愿意让我送报社发表,说作为资料存档就可以了。我换了个角度,把老人对待生活的态度写了一篇《一位老人的敬畏》,在《中国青年》杂志(2012年第16期)上发表。我觉得,应该让更多的人知道我们的老干部真正是党和人民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经常在老同志身边工作的人,有责任把每一个老同志的过去经历挖掘整理出来。这样,无论是对单位还是对老干部本人,都是一件值得投入精力的好事情。

一次偶然的机会,领导让我主编单位的《工作通讯》。办通讯需要稿源,我向领导建议起草了《工作通讯稿件采编管理规定》并付诸实施。《规定》实施以来,老同志们积极撰稿,编发一期通讯比过去方便多了。通过这件事,我体会到,只有敬重老同志,赞颂老同志的过去,肯定老同志现在的作用,就能得到老同志们的理解和支持。因为我们是服务单位,老同志就是单位建设的主体,是单位的主人,是我们担当使命和完成任务的靠山。工作中只有高度重视老同志,密切联系老同志,自觉把老同志的呼声、期盼当作决策的导向,老同志的满意度才会提高。我们的每一项工作,有了老同志的支持,我们的工作就多了一份自信,同时也让老同志感到每一项工作,也有他们的一分子。

随着工作日久,我逐渐熟悉了支部的每一位老同志。在日常交往中,我主动靠上去和老同志交朋友。老同志既是我们服务的对象,又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老同志阅历丰富,对各种矛盾体察最深刻,他们看待问题更透彻,因此我们要善于听取老同志对工作中提出的意见和批评。老同志既是智慧的源泉,也是力量的源泉,我们要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问需于老同志,问计于老同志,我们的工作才能更好地为老同志服务。

上一篇:三十年一执念 五百期看前程 下一篇:三渡清川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