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工作匹配理论探析高职毕业生本岗位域优势

时间:2022-10-12 02:07:08

【前言】基于工作匹配理论探析高职毕业生本岗位域优势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1.技能优势。高职教育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和职业岗位(群)能力,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基本达到一比一,强调理论教学为实践应用服务的理念,使得他们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应用型、技能类高端人才。通过师带徒和顶岗实习,可...

基于工作匹配理论探析高职毕业生本岗位域优势

摘要:文章从工作匹配理论分析高职生就业岗位域现状,对高职院校如何提高质量、发挥办学特色和优势、提高毕业生岗位域优势提出对策。

关键词:工作匹配;岗位域;高职生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5-0207-02

哈尔特格(Hartog)和塞丁戈尔(Sattinger)建立的工作匹配理论认为:个人的能力和岗位的特征共同决定了一个人在某个工作岗位上的劳动生产率。如果劳动力市场具有良好的机能,那么它应该能够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使得人们能够在具有比较优势的岗位上工作。哈耶克与科伊斯莱格将荷兰劳动力市场的岗位分为大学毕业生岗位域和高职毕业生岗位域,通过实证分析论证了各类毕业生在各自的岗位域中的比较优势,指出大学生和高职生的培养目标是不同的,因此这两类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差异,是由教育类型的差异而不是教育层次的差异带来的。从职业教育体制的特点可以看出,职业教育的专业化程度愈高,对就业成果的影响就愈积极。按照我国对高等职业教育概念的论述和界定,高职教育属于类型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或技术应用型人才,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既满足了社会需求,又满足了个性需求,它是以培养适应生产经营与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适应国际竞争需要的,适应终身发展中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和高技能人才。那么,高职毕业生应该在本岗位域上占据优势。

一、高职生在本岗位域上的比较优势

1.技能优势。高职教育注重实践,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和职业岗位(群)能力,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基本达到一比一,强调理论教学为实践应用服务的理念,使得他们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良好的职业道德,是应用型、技能类高端人才。通过师带徒和顶岗实习,可以实现学校和工厂的无障碍对接。

2.市场优势。因为高职院校的就业目的性更明确、更具体,所以,高等职业教育消费的提供者与消费者之间更带有市场性和功利性。在专业设置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同时,强调为地方经济服务是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目标,所以,高职毕业生与市场的需求更为贴近,更容易被市场所认可所接纳。

3.心理优势。高职生除了一些接受专业调剂而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以外,基本是从自主招生、三校直升生组成,所以,专业与自己兴趣吻合情况越好的高职生学习成绩越好,毕业后也越可能有能力和意愿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所以,这些高职生他们对今后从事的工作有了预期和准备,相对会有较好的工作满意度,另外,在薪金上也有比较现实的考量。由此,也使得用人单位感到踏实不会因为不热爱岗位跳槽而滋生困惑。

二、高职生教育和岗位匹配之现状

目前,高等教育系统中就业形势最严重的群体是来自高职、高专以及民办高校的毕业生。其中高职、高专的毕业生在专科岗位域并没有显现出比较优势,高职毕业生就业状况仍然不很理想。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

1.人力资源配置不合理。尽管高职教育是类型教育,高职生的优势是拥有一定的岗位专业水平,而且,一些专科水平的、专业性技术性安全性很强的一线工作岗位需求仍然很大,但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多样性缺乏认识和了解,人们的思想观念上始终摆脱不了“一刀切”、否定社会分工的阴影。在我国用人单位在挑选人力资源过程中仍然会按照层次来划分,所以更倾向选择人力资本质和量相对更好的普通本科生甚至研究生,从而导致高职生处于竞争劣势而降低工作找寻的匹配性要求。这样,造成了高学历的人到低岗位却不胜任,而能够胜任的高职生却不能被录取。相对低层次教育毕业生的就业岗位被受过更高教育程度毕业生的挤占。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教育的过度和教育资源浪费。

2.高职教育与劳动力市场不接轨。一方面,由于高校招生规模的扩大,人们获得高等教育的机会大大增加,高等教育快速扩张必然直接导致劳动力市场中工作岗位的拥堵,加剧了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作为劳动力市场需求方的用人单位,他们没有足够的岗位储备来满足供方的需求,同时,这些单位没有足够的实力来开发新岗位或者说开发岗位的速度和能力远远赶不上毕业生的需求。另一方面,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的需求不适应;高职教育的办学理念与社会家庭的理想追求不适应;高职教育的优势特色和质量等方面与社会的不适应。反映出来的毕业生实践动手能力差、专业设置的滞后与实用性低、市场需求与院校培养方向有错位等等。

3.劳动力岗位供需信息不对称。就业市场中广泛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一方面行业、企业一些急需的岗位由于不清楚求职者的能力或者没有能胜任的求职者;另外一方面求职者对行业、企业的岗位具体要求不清楚或者渠道不畅通。由于信息不对称或者供过于求等问题,毕业生比较容易获得并接受一份低于其实际受教育水平的工作。所以,信息不对称也是造成高职生教育与岗位域不匹配的一个主要方面。

三、提高高职毕业生本岗位域优势对策

1.以人为本,提高兴趣是发挥高职生岗位域优势的前提条件。高职院校要加强对高职生职业规划教育,“以认识自己”为导向来提高自身对专业、职业的认知,培养专业学习兴趣、提高学业质量,达到专业与未来职业的最佳匹配度。同时,要改善教学质量,提高教学吸引力,在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激发学生专业的学习兴趣和活力。灵活高职院校招生制度,更广泛地开展自主招生、特长招生等办法扩大生源渠道。提高高职生专业学习兴趣,加强专业积累,强化职业素养。高职院校要为大学生提供更多更灵活的专业选择机会.为提高大学生兴趣与专业的匹配度提供各种可能的方便。建立灵活的大学生专业选择机制,给予大学生更高的专业选择自由度,为高职生专业与工作匹配度打下良好的基础。

2.注重质量,建立特色是提高高职生工作匹配度的重要措施。要建立与社会、市场互动良好的开放、弹性、灵活、科学、系统的高职教育教学体系和行之有效的高职教育调节机制,在专业设置、课程教学等方面更好地体现为市场经济为地方经济服务。办出专科教育特色,使得其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具有更强的竞争性,显现出高职教育的本质和魅力。

3.优化配置,提高效率是建立高职生岗位域优势的关键支撑。提高高职生岗位域优势,一方面需要用人单位从行业和产业的宏观角度,积极推动技术产业的升级换代,在高新技术产业内开发工作岗位,缓解劳动力市场供求矛盾。同时,不唯层次论,建立和完善健康有序的人力资源机能,使得人力资源与岗位域实现最佳匹配,提高教育和岗位的生产效率。同时,要多渠道多角度多方位地开放岗位的供需信息,并促进毕业生的自我选择以及劳动力市场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丁小浩.我国专科与本科毕业生在劳动力市场上的相对位置和比较优势分析[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4,2(2).

[2]于洪霞,丁小浩.高校毕业生就业专业结构匹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探析[J].教育学术学刊,2011,(8).

[3]刘扬.教育与工作匹配性研究:本专科毕业生就业差异[J].复旦教育论坛,2011,(2).

[4]张翔.论高职教育的社会适应性[J].机械职业教育,2013,(5).

[5]张翔.强化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内涵建设的途径[J].机械职业教育,2012,(09).

[6]张翔.高职专业改革对企业适应性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1,(10).

作者简介:张翔(1961-),男,浙江杭州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职业教育和模具教学工作。

上一篇:小议“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中的应用”教学 下一篇:大学生信息素养教育现状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