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汝城传统民居和祠堂建筑色彩研究

时间:2022-10-12 12:42:17

郴州汝城传统民居和祠堂建筑色彩研究

摘要:建筑色彩是构成城市形象的重要因素,通过探索汝城县富有地域特色的色彩现象,以期达到传承传统文化,彰显地域特色的目的。本文采用色彩规划设计研究方法,结合郴州汝城地理、气候环境、传统文化的特征,对当地传统民居祠堂建筑进行了定量的色彩分析。

关键词:传统民居;祠堂;建筑色彩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汝城概述

汝城县位于湖南省东南端,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美称。汝城古城始建于东晋穆帝升平二年(358),距今1600多年历史。[1]现有始于宋元、盛于明清的古祠堂710多座,大小不一,总体保存较完整,并依然保留约25.2万m²的古民居。2007年汝城县成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汝城自然要素色彩分析

汝城县属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城内四面环山,丘冈盆地相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

汝城县内土壤大致分为10个土类,其中红壤在各类土壤中分布面积最广,达133.8万亩,占全县总面积的37%。其他按面积大小依次还有山地黄壤、山地暗棕色或黄棕色的草甸土、黑色石灰土、红色石灰土及紫色土,多样的土类,丰富了地表的颜色。汝城县境内共有大小河流696条,密度大且呈辐射状,向东流入赣江,向南注入北江,向西进入湘江。汝城县内森林覆盖率达73.69%,主要植被有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针叶林、灌木林、高山草地等五大类。

碧海蓝天下蓝绿色的大小支流倒影着青山美景,穿流在古城中,这种人心旷神怡的自然美景为人工色彩提供了绝佳的基底。

汝城建筑要素色彩分析

建筑的美,一方面表现在造型,另一方面表现在色彩。中国传统民间建筑色彩朴素、简洁,以灰、白、黑色调为主。汝城古建筑色彩符合中国民间住宅用色特征,下面从建筑的屋顶、屋身、基础细部几个部分对其建筑色彩进行分析。

(一)建筑屋顶色彩

中国传统建筑对屋顶的装饰主要有两点:一是屋顶构架连接的关键部位上装饰脊条、吻兽等立体造型雕饰;二是利用屋瓦对屋顶进行美化,如瓦当、滴水等处的装饰。[2]由于封建社会等级严格,居民住房从色彩到构件都有许多的限制,所以从高处俯瞰保留下来的古村落,屋顶色彩比较统一,民居大量运用材料本色,采用烧制的青瓦、灰瓦或少量琉璃瓦,只露出少量新建房屋没有屋顶的水泥平屋面。从新旧祠堂的对比中可以看出,例如,汝城县土桥镇金山村象形湾组的叶氏家庙,祠堂坐南朝北,始建于明弘治年间(1488年),现今保存原始风貌。经后辈修缮的祠堂屋顶有采用黄色琉璃瓦装饰的,例如,汝城县土桥镇广安所组的八角楼,建于明朝弘治2年(1489年),当初是重檐歇山顶覆小青瓦两楼式的青石基木牌坊,如今采用黄色琉璃瓦搭配绿色的莲花纹瓦当和滴水进行修饰。

俯瞰村庄青灰色屋面和黄色土地、绿色庄稼地在墨绿色群山围绕中构成了这里村落鸟瞰的基本色彩意象(图1)。

(二)建筑屋身色彩

汝城县古村里的建筑屋身大都是由来自当地的原生材料青砖或者黄色的土砖砌成,形成灰暗、古朴的色调。我们可以从褪去的新刷漆层中,依稀见到原有的风貌(图2)。

民宅大都采用木头本色(深褐色)的柱梁与白粉墙或灰砂墙面,再配以枣红或深褐色的窗框,主色调给人以清净凉爽之感。

祠堂是族人供奉和祭祀祖先,办理婚、丧、寿、喜的聚会场所,因此祠堂建筑一般都比民宅规模大,其规模显示着家族的权势和财势,高大的厅堂、精致的雕饰、上等的材料,成为各家族光宗耀祖的一种象征。所以构筑时比民宅讲究,在建筑檐口处通常采用石青、石绿、石蓝色为主色的彩画进行修饰,形成秀丽雅致的格调。

图1 屋顶色彩图2建筑屋身色彩

(三)建筑细部色彩

汝城县城范围内的古民居以清代、民国的居多,单体建筑形式承袭了徽派民居、客家建筑的造型元素,本节主要分析汝城古祠堂的建筑细部。

1、雕塑装饰

汝城古祠堂中,明代的雕刻较为简朴,清代的雕刻较为繁琐。祠堂正门处的“鸿门梁”最能体现其工艺的讲究,一般挑选一根整的材质上乘的硬木,请专门巧匠进行雕刻。以土桥金山村“叶氏家庙”为例,其至今保留着明代的“鸿门梁”,三层镂雕的双龙戏珠曲折蜿蜒,形象生动,线条纤巧,依稀能从褪去的色彩中看到昔日富丽堂皇的色彩,以黄色、红色、绿色为主色。

汝城古祠堂中更讲究的是“架梁(抬梁)”上下双层梁结构,下梁为承接上梁的压力,中间连接部分会以图案进行装饰,图样丰富,如“祥龙吐瑞气”、“花开富贵”、“龙纹卷草”等,色彩以红、绿、黑、白的油彩依形描绘,讲究深浅变化,对比强烈,极富装饰性。[3]在横梁下方配有“雀替”,雀替造型丰富多彩。

2、彩画装饰

《营造法式·总释·彩画》中记载,布彩于梁栋斗拱或素象什物之类者,俗谓之为“装銮”。[4]汝城古祠堂在彩画装饰上常用的有三种形式:油彩画、水墨画、漆画。

“油彩画”在古祠堂中使用比较多,主要应用于架梁、雀替上,色彩以红、绿、黑、白、蓝、黄为主,能使雕刻的折枝花卉、各式锦纹更具有立体感,更富艺术效果。

“漆画”在汝城古祠堂的运用主要是在主厅正门处,宽厚、高大、厚实的木门以黑色大漆(又称国漆)为底,左右两门板上绘制门神,门神分魁梧睿智的文臣、高大威猛的武将,用棉花、石灰拌上桐油捻成细长有力的线条,富有浮雕效果。

四、结语

古村落建筑受当地气候条件、自然环境、生活习惯、历史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呈现出独特的地域特色。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城市发展迅速,体现城市个性特色的色彩规划逐渐得到各地的重视,这可以为城市注入更加强大的竞争力。本文对汝城传统民居和祠堂建筑色彩的分析,是为进一步对汝城的城市色彩进行统一的规划做铺垫,具有一定的实践意义。

参考资料:

[1]汝城县志编纂委员会.汝城县志(1989-2002).北京:方志出版社[M].2008.

[2] 高阳.中国传统建筑装饰.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M].2009.

[3] 朱惠芳.汝城古祠堂.长沙:岳麓书社[M].2012.

[4][宋]李诫.营造法式.北京:人民出版社[M].2011.

作者简介:文彬(1988—),女,湖南,湖南师范大学工程与艺术设计学院2011级艺术设计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环境与艺术设计。

上一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难题与对策研究 下一篇:论电力调度运行安全风险与防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