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 松无凡骨

时间:2022-10-12 12:05:25

“松涛涨壑干岩响”,“连云松海拍天浪”,这是古今诗人赞美千山奇松的诗句。千山植被覆盖率百分之九十五点六,松树占百分之四十,目之所及,沟沟壑壑、山山岭岭古松参天、遮云蔽日,柏翠松绿浩浩荡荡。

都说子山有千峰之秀奇,又有古松之傲。

“松涛涨壑千岩响”,“连云松海拍天浪”,这是古今诗人赞美千山奇松的诗句。千山植被覆盖率百分之九十五点六,松树占百分之四十,目之所及,沟沟壑壑、山山岭岭古松参天、遮云蔽日,柏翠松绿浩浩荡荡。

据说在干山,百年以上的古松有上万株,它们或昂首挺立,直上苍穹;或老枝纵横,盘根错节:或小巧纤细,匍匐山岩,漫山遍谷郁郁葱葱,充满诗情画意。

而在这不计其数的苍松翠柏中,被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古树的却只有一株,那就是“蟠龙松”。

蟠龙松位于千山上的香岩寺内,高约十二米,主干树围为三米,传说已有千年树龄,团而被誉为千山松树之祖。《辽阳县志》则记载了其名称的由来;“寺院内古松一株,老干拿空,苍皮皴若龙鳞,盘屈结盖,荫遮满院,盖三四百年前物也,文人名之蟠龙,题咏甚多。”

冬日的一天,当我们拜访这株蟠龙松时,果见它与众不同,它确如《辽阳县志》中所记载的那样,“皮似龙鳞,干枝奇特,犹如巨龙飞升”。最为神奇的是,几株巨大的枝干上还生出了几株绿意盎然的小树。

在距离这株蟠龙松不远的绝壁上,我们还被傲立着的一棵小松树吸引住了。看上去它不过一米高,长得也不粗壮,山风吹来摇摇欲坠,却始终没有倒下。在如此坚硬的岩石上,它靠什么维系营养?无数风吹雨淋,它的根能否深扎?那一刻,我们忽然为小松树的生命而担忧,于是禁不住向一位护林人打听“小松树长了几年啦?”山人微笑着让我猜,我们说两年,山人摇了摇头,我们说十年,山人朗声大笑,我们不禁迷惑了。最终,山人终于说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数字――400年。

山人告诉我们,小松树名叫“积翠松”。相传很久很久以前,一位美丽的积翠仙子,决心用不尽的春光点染人间,于是整日用五彩缤纷的云锦绣织莲花。当绣到第999朵的时候,被天帝发现了,说她偷走了天上的祥云,便派天兵天将来抓她。积翠仙子在挣扎中把手中绣好的莲花洒向大地,化作座座青山,后人就把座座青山叫做积翠山,又称千朵莲花山。天帝为了惩罚积翠仙子,便把她变成一棵丑陋的小松树,放置悬崖绝壁之上,让她遭受苦难,永远长不大。后人为了纪念积翠仙子,就把这棵小松树叫做积翠松。

“积翠松”之外,让我们动容的还有“槐抱松”。松槐相拥是那样的真情,那样的诗意,那样的生动,那样的含蓄,给人无限遐想和深思。

都说千山“松无凡骨”。根部在外的古松树,都有着难以言喻的顽强生命力。更何况,还有扫帚松、嵌松崖、瓶峰古松、正直松、石龛松、抱石松……松松有典、木木有故,千姿百态,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

链接:千山名松

扫帚松:慈祥观前之南山坡上有一奇松,四季苍翠,枝丫纵M,叶密无隙,因该树无主干,而枝干繁多,形如巨大的扫帚,故曰:“扫帚松”。此松乃稀有品种,在千山极为少见,据查全千山此品种松树仅有七八株,此株为最茂盛者。嵌松崖:在慈祥观的北方,有一巨大圆形石崖,其石有一罅,罅缝中生出一株约一米高的奇松,犹如神仙妙手把它镶嵌在石缝中一样,故曰:“嵌松崖”。探风松:在悬崖之上有一枝干横生的古松,每当微风乍起,其枝叶即刻摇曳,沙沙作响,每当大风袭来,有如涛声大作,其树声之大小,随风势强弱而变,恰如大自然在这古老的山林中安置的一支测风仪!游人把它称作:“探风松”。丹凤朝阳松:离海螺石不远,有六块由半圆形的岩石交叉摞叠的石堆,从石缝中长出一株奇松,枝干M生,向四方张开,形如凤凰展翅,凤首冲东朝阳,故名曰:丹凤朝阳松。

TIPS 读转松树诗文

合集介绍

《白香山诗集》:白居易的诗歌合集,作为唐代第一爱松人,收录了包括栽松二首、涧底松、松树、庭松在内的诸多名篇。

《板桥先生三绝》:郑板桥号称诗书画三绝,他画的竹子,清新淡雅、傲气凌云,还有“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样的名句传世。

《松树的风格》:老一辈革命家陶铸的力作,与杨朔《荔枝蜜》和茅盾《白杨礼赞》并称为语文课本中的三大咏物经典,以物托志,赞颂了松树的傲骨与品格。

部分吟松诗词摘录

孔子《论语・子罕》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庄子《让王》

“大寒既至,霜雪既降,吾是以知松柏之茂也。”

庄子《德充符》

受命于地,唯松柏独也正,在冬夏青青;

受命于天,唯尧舜独也正,在万物之首,

荀子《大略》

“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汉・刘桢《赠从弟(三首选一)》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三国魏・嵇康《游仙诗》

遥望山上松,隆谷郁青葱。

自遇一何高,独自迥无双。

晋・左思《咏史》

郁郁涧底松,离离山上苗。

以彼径寸茎,荫此百尺条。

南朝乐府民歌《冬歌》

渊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复何似。

果树结金兰,但看松柏林,经霜不坠地,岁寒无异心。

南朝梁・沈约《寒松》

梢耸振寒声,青葱标暮色。

疏叶望岭齐,乔干临云直。

唐・李白《赠韦恃御黄裳》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唐・骆浚《庭中柏树》

干耸一条青玉直,叶浦千叠绿云低。

争如燕雀偏巢此,却是鸳鸯不得栖。

唐・岑参《感遇》

君不见,

拂云百丈青松柯,纠使秋风无奈可。

四时常作青黛色,可怜杜花不相识。

唐・杜荀鹤《小松》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

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宋・苏轼《七绝一首》

凛然相对敢相欺,直于凌云未要奇。

根到九泉无曲处,世间惟有蜇龙知。

宋・石延年《古松》

直气森森耻屈盘,铁衣主涩紫鳞干。

影摇千尺龙蛇动,声撼半天冈雨寒。

苍藓静缘离石上,丝萝高附人云端。

报言帝室抡材者,便作明堂一柱看。

宋・辛弃疾《西江月・遭兴》

醉里贪欢笑,要愁那得功夫!近来始觉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日“去!”

宋・仲皎《静林寺古松》

古松占松生古道,枝不生叶皮生草,

行人不见树栽时,树贝行人几回老。

宋・王安石《古松》

森森直干百余寻,高人青冥不附林。

万壑冈生成夜响,千山月照挂秋阴。

岂因粪壤栽培力,自得乾坤造化心。

廊庙乏材应见取,世无良匠勿相侵。

明・朱元璋《山松》

松!有风你也嗡,无风你也嗡,

砍掉松梢不发嫩,落地松籽满山松。

清・吴嘉纪《六朝松》

压尽千里雪,还留最老柯。

鬼神声下集,日月影中多。

懒逐春林茂,闲凭野叟过。

幸生秦以后,不辱此岩阿。

当代・《冬夜杂咏》

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

上一篇:洞天福地 道教名山 下一篇:普陀 梅花万树满前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