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市文化大桥合拢段施工

时间:2022-10-12 11:37:10

宿迁市文化大桥合拢段施工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宿迁市环城西路北延(洪泽湖路-女贞路)工程S2合同段起讫桩号为K1+820.9~K4+434.1,全长2613.2m,宽42m,跨径布置为27×35m+2×(30+35+35+30)m+(80+140+80)m+2×(30+35+35+30)m+24×35m。

合龙段施工将严格按照“先边跨后中跨、对称施工”的设计合龙顺序进行。合龙段施工前调整主梁悬臂两端的荷载,边跨合龙后解除临时固结,然后施工中跨合龙段。合龙段模板采用自制吊篮托架和挂篮相结合的施工方法。

二、合龙段施工工艺

主桥双幅共有边跨4个、中跨2个,共计6个合龙段,合龙段长2.0m,高3.2m。合龙段施工将严格按照“先边跨后中跨、对称施工”的设计合龙顺序进行。合龙段采用吊篮法施工,施工前调整主梁悬臂两端的配重。

1、边跨合龙段施工

1.1、施工流程

浇筑完边跨现浇段及19#段后,将挂篮底板拆除。在边跨现浇段支架的贝雷梁前端再接一片3m长的贝雷梁,贝雷梁悬臂端与现浇支架前端采用挂篮的前后下横梁锚固于19#梁顶面。复核梁段标高。在边跨悬臂端和中跨悬臂端设置压重,边跨采用砂袋压重,中跨采用水袋压重。压重重量为边跨合龙段的1/2,42t。绑扎钢筋,并按照图纸设计要求设置防崩钢筋。安装合龙段劲性骨架并锁定,解除过渡墩支座临时约束,浇筑混凝土。浇筑前24小时对悬臂端梁体进行洒水降温,洒水持续至浇筑后3天。浇筑过程中,同步卸载悬臂端压重。待合龙段砼强度达到95%以上后,张拉边跨预应力束,张拉时先长束后短束,并张拉横向顶板钢束。

1.2、吊篮选择

边跨合龙段采用吊篮施工。吊篮侧模为挂篮侧模,利用滑梁将侧模前移就位,接长边跨现浇段支架的贝雷梁,将挂篮底模拆除。利用挂篮底模的前后下横梁将贝雷梁锚固于现浇段和19#块,利用滑梁及侧模吊梁将侧模系统锚固与混凝土顶面。

1.3、模板系统

合龙段模板采用挂篮的模板,利用挂篮侧模滑梁将侧模移动至合龙段处。边跨吊篮底模采用贝雷梁、H300分配梁、80×80mm方木和12mm竹胶板。贝雷梁两端利用挂篮前后下横梁锚固与19#块混凝土面。侧模与内模之间设置精轧螺纹对拉固定。在已浇筑混凝土面与模板之间设置橡胶海绵条,防止漏浆。浇筑前重新对锚固点进行打紧。

1.4、合龙段临时锁定

根据监控单位提供的压重数据,在与主墩对称的两个19#块上设置压重,边跨采用砂袋做配重,以保证加载和卸载时重量容易控制。每个砂袋重量1t,边跨共压44袋,均布于18#块和19#块。中跨19#块压重物采用水袋压重,在悬臂端设置4个水袋,水袋尺寸为3×3×1.5m,边跨合龙时装水42m3,采用加水及放水的方法控制压重重量。卸重时根据水箱的底面积计算出单位高度(以10cm为单位高度)水的重量并做出标记,卸除配重的速度应基本与混凝土浇筑速度同步。

压重注意事项:

主梁压重前必须将桥顶面非必需的物品及杂物清理干净。

合龙前,对主梁标高及轴线进行联测,并连续观测气温变化及梁体相对标高的变化和轴线位移,满足合龙段两侧高差小于2cm,轴线偏位小于1cm后,在选定的合龙温度条件下,在合龙处安装劲性骨架,将合龙口予以临时锁定。锁定前应经过两天观测,选择一天内气温变化相对稳定且温度较低时锁定。先将刚性支架的一端与梁体内预埋件焊接,锁定时另一端与预埋件之间的缝隙用钢板条楔死,再进行焊接。合龙段浇筑完成,60%的预应力束张拉完成,即边跨合龙束张拉完22束后,进行劲性骨架拆除,安排多人同时对焊口进行切割,尽量短时间内完成。

1.5、合龙时机选择

1.5.1、合龙时温度选择

合龙时温度选择在一天内气温相对稳定的时间段,由于合龙段在7-8月份施工,合龙锁定的时间初步定在24:00开始,第二天1:00前锁定完成。合龙段砼的浇注时间定在1:00开盘,锁定及浇注的时间根据天气预报可适当进行调整。

1.5.2、合龙段两端中线偏差及高程偏差调整

两端中线可能的偏差在各节段施工时在监控单位的指导下逐段调整,达到合龙时的设计要求。对于梁体线型,最后若存在少量偏差量,则在监控单位的指导下,采用压重的办法进行微调。

2、中跨合龙段施工

2.1、施工流程

边跨合龙段浇筑完、预应力张拉完毕后,拆除主墩的临时固结和临时支座。中跨19#块施工张拉完成后,将挂篮底模系统下落至侧模下方,先将北岸的挂篮侧模后退,然后将南岸挂篮的侧模前行至合龙段位置,并通过预留孔用吊杆将其锁定。然后在挂篮底模上铺设I12.6工字钢分配梁、100×100mm方木、12mm厚竹胶板作为合龙段底模,并通过方木、木板将底模找平使之符合合龙段的线性,然后通过挂篮吊杆将合龙段底模进行锁定。合龙段底模锁定后,使用槽钢将挂篮的底模的底纵梁进行连接加固(底板处连接五道,分别在三道腹板下及翼缘板外侧位置)。

复核梁段标高,悬臂端水袋压重,压重重量为中跨合龙段的1/2,54t。绑扎钢筋,在满足合龙温度和设计标高时,安装并焊接合龙段劲性骨架,张拉临时合龙束,浇筑中跨合龙段砼,同步卸载两侧压重。浇筑前24小时对悬臂端进行洒水降温,洒水持续至浇筑后3天。待砼达到设计强度95%以上后,张拉中跨合龙段预应力。

2.2、临时固结拆除施工

在边跨预应力张拉、压浆完成后进行临时固结钢管及条形基础的拆除。

条形基础拆除时,在主墩侧面搭设碗扣支架。条形基础混凝土破除采用多部风镐和风钻同时对称进行凿除,24小时连续作业,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解除。

进行临时固结钢管和条形基础拆除时,中跨与边跨钢管需对称拆除。两侧六根钢管同时拆除,尽量缩短钢管拆除的时间差。

2.3、吊篮选择

中跨19#块施工张拉完成后,将挂篮底模系统下落至侧模下方,先将北岸的挂篮侧模后退70cm,然后将南岸挂篮的侧模前行至合龙段位置,并通过预留孔用吊杆将其锚固。然后在挂篮底模上铺设I12.6工字钢、10×10cm方木、12mm竹胶板作为合龙段底模,并通过方木、木板将底模找平使之符合合龙段的线性,然后通过挂篮吊杆将合龙段底模进行锁定。

2.4、模板系统

中跨合龙段模板采用挂篮的模板,利用挂篮侧模滑梁将侧模移动至合龙段处。中跨吊篮采用在挂篮底模上铺设I12.6工字钢、100×100mm方木及12mm厚竹胶板的方式。腹板处方木满铺,空心处方木间距均为30cm。底模利用南北两岸挂篮的前下横梁分别锚固于主梁顶面。侧模与内模之间设置精轧螺纹对拉固定。在已浇筑混凝土面与模板之间设置橡胶海绵条,防止漏浆。浇筑前重新对锚固点进行打紧。

2.5、合龙段临时锁定

根据监控单位提供的压重数据,在两个中跨19#块上设置压重,压重物采用水袋,根据合龙段的重量计算,每个悬臂端压重54t。在悬臂端设置4个水袋,水袋尺寸为3×3×1.5m,中跨合龙时装水54m3,采用加水及放水的方法控制压重重量。卸重时根据水箱的底面积计算出单位高度(以10cm为单位高度)水的重量并做出标记,卸除配重的速度应快于混凝土浇筑的速度。主梁压重前将桥面非必需的物品及杂物清理干净。

合龙前,对主梁标高及轴线进行联测,并连续观测气温变化及梁体相对标高的变化和轴线位移,满足合龙段两侧高差小于2cm,轴线偏位小于1cm后,在选定的合龙温度条件下,在合龙处安装劲性骨架,将合龙口予以临时锁定。

张拉临时合龙束。中跨合龙段选择ZD1和D3各四束,张拉至初应力。

合龙段浇筑完成,60%的预应力束张拉完成,即张拉完30束中跨合龙束后,进行劲性骨架拆除,安排多人同时对焊口进行切割,尽量短时间内完成。

2.6、合龙段两端中线偏差及高程偏差调整

两端中线可能的偏差在各节段施工时在监控单位的指导下逐段调整,达到合龙时的设计要求。对于梁体线型,最后若存在少量偏差量,则在监控单位的指导下,采用压重的办法进行微调。

上一篇:简述预应力管桩静压施工工艺 下一篇:基于项目管理的公路养护改革方案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