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污动了谁的奶酪?

时间:2022-10-12 10:18:57

北方的采暖季即将到来。一个可以预计的事实是,雾霾天气将更加频繁地出现在京津冀上空。

业界普遍认为,京津冀的环境治理改善,主要靠河北,而河北的空气治理改善,关键在于其产业结构的调整。

北京凭借首都优势,在多年前开始进行产业升级,到目前为止,基本完成了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转移。而作为北京周边省份的河北,无疑是北京产业转移的最大承接者。

这是一把双刃剑,河北省承接了北京的“两高一资”产业,在一段时间内促进了地方GDP的提升,但它同时也成为了环境的牺牲者。

随着经济的发展,北京对环境和空气质量的要求愈发提高,讽刺的是,由于受到地形的影响,完成产业转型的北京并不能独善其身——之前转移到河北省的污染物,又同样飘到了北京的上空。

此次,政府终于开始对河北省的产能结构进行动刀。河北省地方政府、相关产业,不得不经历这场阵痛。但河北省如此庞大的经济体,调整的难度可想而知,光一个钢铁行业,就足以让地方政府望而生畏。

政府一直强调,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并不是矛盾体。但现实的情况是,在我国大多数地方,它们就是矛盾体。在经历多年“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如今,中国整个社会都在为之前付出的环境代价埋单。

一直以来,环保部门都是作为经济部门的辅助工具,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起监督作用。但是,此次环保部门对经济发展有了干预的职能,对此次地方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起关键性作用。

只要改革,就会触动利益,这不可避免。但在采访中,最深的体会是,在这场以“防治大气污染”为名目的改革中,地方企业对政府的决策有着诸多不信任。尤其是,此次以环保政策为先锋,对落后产能进行淘汰,不少利益群体因此质疑其合理性,以及治污的效果。

是什么导致了企业对政府决策的不信任?不少企业认为,政府以往出台政策,存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弊端。

在行业的发展过程中,政策出于引导行业规范、合理发展的目的而去干预市场,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解决一个小问题,而引发了另外的问题,这样的案例屡见不鲜。这是政府部门需要深思的问题。

地方要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触及多方利益群体,改革的阻力巨大。但政府一直需要坚持的方向,应该是整个社会公共福利的发展。社会公众的健康、生存需求,倒逼它对大气污染防治行动的执行。

从另外一个角度看,此次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则是各个地方省份经济转型的机会,不光是河北省,其他以“两高一资”为支柱型产业的城市,都应该看到这次契机。

依靠高耗能、高排放的企业去刺激GDP的增速,在短时间内可以维持,从长远看肯定是难以持续下去的。它是一个死胡同。这次全国大范围的治理措施,应该成为黑色GDP的转型窗口。

当然,地方要淘汰落后产能、高耗能、高污染的资源性产业,随之会出现劳动力转移、地方经济后续发展等一系列问题。

所以这并不是完成一个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就可以的事情。地方政府需要借此次产业结构调整的机会。来定位自己未来该发展何种经济,需要吸引哪类投资。

表面上,治理环境污染,需要淘汰落后产能,高耗能、高污染产业,且需要企业投入大量的资金用于环保设施的改造和维护。但是另一需要认识的问题是,治污,并不是一项单纯投入资金的行为。处理得当,控制污染物同样也能促进企业利润的增加,甚至可以拉动GDP。

为什么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能够成为支柱型产业?就是因为控制污染物、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本身就存在效益。

我国环保产业之所以发展不起来,是因为国家之前没有如此明确的改善空气治理的要求。而此次全国如此大规模的污染防治行动,对环保产业来说是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

如果地方政府能够抓住污染防治中的效益,在淘汰产能的过程中,不仅不会影响GDP,还可能实现GDP的增长。最重要的,它可以是绿色的。

上一篇:杰夫·伊梅尔特:投资中国天然气是当今时代主题... 下一篇:米兰之花 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