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氯地平、吲达帕胺、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效果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时间:2022-10-12 09:52:34

氨氯地平、吲达帕胺、贝那普利治疗高血压效果的药物经济学评价

摘要:目的 比较3种药物治疗高血压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方法 90例高血压患者分为三组,用药物经济学的最小成本法,成本-效果分析法进行疗效成本分析。结果 本次实验中三组药物的临床效果均无显著差异,敏感度分析对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至关重要。结论 三组方案的成本-效果分析表明吲达帕胺治疗高血压门诊治疗成本最低,为三组方案中最佳方案。

关键词:氨氯地平;吲达帕胺;贝那普利;高血压药物经济学评价

我国高血压人群中,绝大多数是轻、中度高血压(占90%),轻度高血压占60%以上[1]。依据降压药物应用的基本原则:尽量使用1次/d服用而有持续24 h平稳降压作用的长效制剂,以有效控制全天血压与晨峰血压[2]。笔者回顾性分析了用氨氯地平、贝那普利、吲达帕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三组方案,用药物经济学的方法,进行费用-效果分析,为经济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1资料与方法

1.1入选标准 35~68岁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坐位舒张压90~109 mmHg,男女不限。

1.2排除标准 坐位舒张压≥110 mmHg、继发性高血压、痛风、血管神经性水肿、肝或肾功能严重障碍、电解质紊乱者以及对上述药物治疗无效及不能耐受者。

1.3病例分组 来我院就诊的35~68岁的轻、中度高血压患者,所有患者于安静10 min后取坐位,用固定立式标准血压计测量右臂肱动脉血压,连续测3次,取其均值为治疗前的基础血压值。每隔2 w复诊检查1次,并记录给药前,服药后第2 w、4 w、6 w、8 w的各项检查。90例高血压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A组服用大连辉瑞制药有限公司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7片),B组服用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吲达帕胺片(2.5 mg×30片),C组服用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14片)。各组年龄经检验差异均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1.4方法 治疗前均停药服用安慰剂2 w,同时要求患者在服药同时认真改变生活方式,适度运动,合理饮食。A组晨服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d,B组晨服吲达帕胺片2.5 mg/d,C组晨服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d,服用8 w。所有患者实验前后均进行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脂、血电解质、心电图等项目检查。

1.5 疗效判断 参照卫生部高血压疗效评定标准判断降压效果[3]。显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10 mmHg并恢复正常或下降>20 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

1.6 研究方法 采用最小成本法和成本效果分析法,用以优选比较不同的治疗方案。

2结果

2.1临床疗效 治疗后三组的心率变化无显著性。各组治疗过程中血压变化趋势如下:A组在治疗前2 w血压下降不明显,第4 w后明显下降,并逐渐趋于稳定状态;B组、C组在治疗后第2 w血压即明显下降,随治疗时间延长,血压逐渐趋于稳定状态。

A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谷峰比值(T/P)0.86,0.87;B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谷峰比值(T/P)0.80,0.71;C组收缩压和舒张压谷峰比值(T/P)0.89,0.84。

A、B、C三组中显效、有效、无效例数分别为24、4、2,19、6、5,22、5、3。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83.33%、90%。

2.2不良反应 A组头痛伴面部潮红3例,踝部轻度水肿1例;B组恶心、纳差2例;C组夜间轻咳2例。因患者均能耐受,不影响治疗。

2.3最小成本分析(单纯药品费用比较) 因入选患者基本情况和症状相近,所以分组后检查项目均一致。三组患者均按治疗正常剂量服药,通过疗效和药品单位来估算药品费用,即:每例药品费用(元)=疗程用药量×药品单价(元)。药品单价分别为:苯磺酸氨氯地平(5 mg)4.37元,吲达帕胺片(2.5 mg)0.59元,盐酸贝那普利片(10 mg)3.17元。三组患者每个周期(2 w)药品费用分别为66.26元、8.9元、44.59元,8 w三组患者药品总费用分别为265.04元、35.6元、178.36元,见表2。

3成本效果分析

3.1 成本的确定 所有费用按2013年3月海西州人民医院公布价格计算。门诊挂号费、血尿常规、心电图、肝肾功、血脂、血糖等合计308.8元/人次,患者每个治疗周期(2 w)总成本:A组375.06元、B组317.7元、C组353.39元。

3.2效果分析 效果是指所研究药物治疗方案的临床结果/治疗目标。本次实验中三组药物的临床效果均无显著差异(P>0.05)。

3.3敏感度分析 我们知道药物经济学研究中所有的量变通常较难准确的测量出来,每个治疗方案以及医疗机构的治疗费用和效果可能不同,因此,敏感度分析对药物经济学的研究结果的可信度至关重要,见表2。

4讨论

成本-效果分析与敏感度分析的结果比较相近,药品价格的变动不会影响分析结果,所以分析结果是可信的。

由此分析可知,3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效果无显著差异,固应用最小成本分析方法对三组药物治疗方案进行经济评价,结果显示B组吲达帕胺治疗成本最小,由于三组药物的不良反应均较小,没有显著性差异,因此吲达帕胺是三组方案中治疗高血压的最佳药物。

参考文献:

[1]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修订版)45[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1,3(5)。

[2]《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编撰委员会.中国高血压患者教育指南2013[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

[3]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心血管药物组.心血管药物组临床检验评价方法的建议[J].中华心血管杂志,1998,26:1.

上一篇:不同术式治疗肝内胆管结石67例疗效分析 下一篇:外固定支架结合手法复位治疗桡骨远端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