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综合评价的相关问题研究

时间:2022-10-12 08:51:26

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综合评价的相关问题研究

摘 要:为了保证高等学校资金的安全,确保高校经济活动的有序性和效益性,高等学校已经逐步建立并运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但是如何监督和评价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运行效率是内部控制中一个重要的问题。鉴于此,从内部会计控制评价的作用入手,研究内部会计控制综合评价的有关问题,以期促进高等学校管理效率和经营效益的稳步提高。

关键词: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运行;评价

中图分类号:F2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2)13—0095—03

内部会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构成了内部控制的主要内容。构建内部会计控制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实施该体系,使内部控制作用机制发生效果,特别是保证高等学校资产的安全和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使大量的资金筹集和使用健康有序地进行,切实发挥好会计的“反映”和“控制”的基本职能,从而促进高等学校的良性发展。那么,内部会计控制的这种作用机制在高等学校建设中是否已经发挥效果,发挥的效果如何衡量,如何去评价内部会计控制的效用等等,都是内部控制理论需要研究的问题,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综合评价也就构成了内部控制体系建设中另一项更为重要的内容。

内部会计控制评价本身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建立相应的监督评价机构;另一方面是制定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和标准。就目前高校的研究和实践情况来看,内部控制评价机构的建立基本上达到要求,也就是高等学校中基本都设立由审计监督机构、纪检监察机构和会计机构的监督岗位等构成的监督体系。从内部控制评价的方法体系来看,目前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大多数高校采用了内部年度之间的纵向比较和与其他高校的平均水平横向比较的方法,得出内部控制效率的评价意见。

本文主要针对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综合评价的另几项重要内容进行讨论:一是内部会计控制评价的作用;二是内部会计控制评价的步骤;三是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评价的原则;四是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综合评价体系的设计思路。

一、内部会计控制评价的作用

随着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内部会计控制评价在企业及事业单位的运用日益广泛。在内部控制研究的理论和方法体系中,内部会计控制评价的作用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

1.有利于组织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管理效率。内部控制系统的建立和实施,必须随着组织内外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也就是说,为了保证内部控制系统的适应性,组织需要经常性地对内部控制本身进行评价,评估其有效性和无效环节,并有针对性地及时进行调整。通过这种评价机制监督内部控制系统运行是否正常有效,从而达到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组织经营管理效率的目的。

2.有利于提高组织外部信息使用者对组织财务会计信息使用的可靠性。组织向外提供的财务会计信息是否真实可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组织经营管理的规范性,而组织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健全有效,将直接影响和控制着组织经营管理的秩序。也就是说,内部会计控制越高效,财务会计信息越可靠。为了增强外部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于组织经营管理的信心,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运行效率进行合理评价十分重要。

3.有利于组织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提高外部监督和内部审计的工作效率。通过长期的外部监督和内部审计工作的实践发现,内部控制系统的有效与否直接影响组织财务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性,影响组织经营的效率。

二、内部会计控制评价的步骤

内部会计控制评价一般分为外部机构对组织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评价和内部机构基于某种管理需要对自身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进行的控制自我评价。最后是综合评价。外部机构对组织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评价的一般步骤如图1所示;内部会计控制的自我评价步骤如图2所示。

综合评价是内部会计控制评价的最后阶段,也是一个总结阶段。综合评价的基础是做好两项工作:

第一,内部会计控制系统总体情况的完整有效性评价。这一阶段要求将内部会计控制基本情况调查、健全性测试与评价、符合性测试(也称有效性测试)与评价中所获取的资料信息与按照内部控制基本情况调查的基本要素进行汇总和整理(这些要素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等),从而判定组织内部控制系统总体情况的是否完整有效。

第二,具体业务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性评价。这一阶段,将对组织每一项业务控制制度的健全性测试、符合性测试中获取的资料信息进行汇总,以判断组织各项业务控制制度的健全有效性。之后,将两个阶段的评价意见相结合,形成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综合评价。

内部会计控制的综合评价主要在三个层面展开:业务层次面、组织整体层面和二者结合之上的综合评价。通过对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综合评价,确定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设计及实施是否合理和有效。

三、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评价的原则

高等学校的内部会计控制评价本质上也是一种作用过程,是针对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对内部会计控制设计的合理性和运行的效率性进行综合评价的过程。实施评价的目的在于测量高校内部会计控制的作用效果和评估内部会计控制的风险,并以评价的结果为依据完善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体系。因此,高等学校内部会计控制的评价原则包含以下几项内容:

1.内部会计控制设计的科学性原则

高校内部会计控制设计是否科学合理,是否与高校实际的发展状况和经济运行情况相适应,直接关系到该内控系统的运行效果。在内部会计控制设计的科学性评价中,笔者选择三个指标:整体性、充分性和经济性。整体性要求内部会计控制系统的设计要考虑到系统运行的整体效果,由于内部会计控制的环节十分复杂,控制措施也非常具体,要求每一个环节的设计都必须从系统整体的角度出发,保证局部目标与整体目标的内在一致性。充分性是从内部会计控制系统设计的控制措施和手段角度进行的评价。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是为了确保组织总体发展目标的实现,充分性要求所有的内控措施和手段必须为发展目标服务。

2.内部会计控制实施的有效性原则

在实际运行中,内部会计控制是否真正发挥了有效作用,是内部会计控制评价中最为重要的内容。内部会计控制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也是一个对内部管理进行适时监控的过程。

上一篇:理工类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新探 下一篇:消费者认知对产品的文化价值影响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