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的德国科学家

时间:2022-10-12 07:48:55

二战时期的德国科学家

美国研制原子弹的工程名为“曼哈顿计划”。为了先于纳粹德国制造出原子弹,该工程集中了当时西方国家最优秀的核科学家,动员了10万多人参加这一工程,历时3年,耗资20亿美元,于1945年7月16日成功地进行了世界上第一次核爆炸。

他们,在战争结束前夕依然抱着一丝残存的信念,为法西斯铸造复仇的武器;他们,曾在国家利益与全人类利益之间斟酌思量,在科学与伦理相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他们,是一群既想要胜利,又想兼顾道义与仁慈的自相矛盾者。他们的成就,一点不逊色于美、苏、英三巨头国家中最顶尖的学者,甚至为敌国的科技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们,正是二战中纳粹德国的技术智囊,希特勒的科学家。

1933年,在阿道夫・希特勒还未成为德国总理之前,经过大学改革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德国已然雄踞世界科学中心的地位。作为第一个创立导师制的国家,德国培育了世界上最优秀的科学人才,欧姆、高斯、李比希、爱因斯坦、玻尔、霍夫曼等人在这里叱咤风云,细胞学说、相对论、量子力学等重大科学理论和学说在这里首先创立。

到希特勒政府手中,这些荣耀都开始瓦解了。种族歧视政策与文化清洗运动,使一大批非日耳曼血统的科学家(包括17名诺贝尔奖获得者)遭到驱逐,这里面有著名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众所周知他是犹太人。

然而,尽管优质学者大量流失(多数逃亡美国),德国深厚的科研基底还在,而且有一批爱国科学家坚持留了下来,比如量子力学先驱普朗克,以及晶体物理学家马克思・冯・劳厄。而希特勒更是在自己周围聚集了一支顶尖的武器研发队伍,队伍中的成员都是德国物理界、化学界、生物界的杰出人才,他们将智慧贡献给了元首征服世界的“宏图伟业”。

“阿尔索斯”双星

1945年2月4日,美苏英三巨头聚集在克里米亚半岛的雅尔塔,开始为瓜分世界做准备,同时商讨分区占领德国。在当时的情况下,后者看似更加紧迫。战后的德国在所有盟国眼中都是一块“肥肉”,谁都想最先抢占德国先进的军工设备与技术人才。

苏联在3月就打响了进攻柏林的号角,而差不多与此同时,美国高层正秘密进行一个代号为“阿尔索斯”的计划。“阿尔索斯”是美军于1943年成立的一支谍报队伍,它把绑架和俘获德国原子物理科学家作为自己的头等任务。当战争打到德国本土后,无论如何不让这些科学家中的任何人落入苏联之手,这就是“阿尔索斯”的最高准则。

而搜捕任务越来越紧迫的另一个原因是,美国的原子弹研制还差最后几步,他们必须找到德国正在研制核武器的专家,并摧毁德国的核设施,防止纳粹先于美国研制出原子弹。

“阿尔索斯”急于逮捕的人,即在物理界与爱因斯坦齐名的科学家奥托・哈恩与沃纳・海森堡。1938年,哈恩用中子轰击铀原子核发现了核裂变,而海森堡则提出了核反应堆理论,他们于1941年合作为纳粹研制核反应堆。从当时欧洲的工业条件来看,德国研制出原子弹,只是时间问题。

由于盟军的轰炸,原本聚集在柏林威廉皇家科学院的专家们四散逃亡,不知所踪。搜捕工作变得困难重重。不久,从瑞士传来的情报称,著名核物理学家海森堡博士就住在黑辛根附近,而且在这一地区还藏有其他德国科学家。

但让“阿尔索斯”恼火的是,根据雅尔塔会议精神,黑辛根一带是法国的占领区。1945年4月,法军开始向这一地区挺进,“阿尔索斯”决定抢在法国之前,开始一场隐蔽作战计划。1945年3月,“阿尔索斯”进入海德堡,占据了当地的一些实验室,并俘获了几位重要的科学家。据他们交待,著名的科学家奥托・哈恩已经撤到斯图加特以南的小镇泰耳芬根,而海森堡和劳厄在附近的黑辛根。

“阿尔索斯”在法国大队人马到来之前冒险进入泰耳芬根。他们向街上的一个德国人打听哈恩在什么地方,这个德国人指了一条通往一所古老学校的道路。他们很快包围了这所学校,抓到了哈恩和劳厄。

然而海森堡还未抓到,这是“阿尔索斯”最担心的事。如果他落入苏联之手,那比让法国人抓住他还要糟。“阿尔索斯”随同美军的前锋到达黑辛根时,海森堡已在两周前离开了此地,到他的家乡巴伐利亚乌尔费耳德避难去了。

这时,美军向巴伐利亚的阿尔卑斯山挺进,帕希上校带着“阿尔索斯”和巡逻队于5月2日傍晚进入了乌尔费耳德镇。一小时后,一队德军想通过该镇,与美军发生了一场激烈的战斗,巡逻队撤退了,只剩下帕希的8名队员控制着乌尔费耳德。他们到处寻找海森堡,但日落时,却碰到一名德国将军。将军向帕希行了一个军礼,表示他带的一个师准备投降。帕希内心十分惊恐,灵机一动,不耐烦地说:“我的将军还在后面,大队人马也休息了,今天不想去打扰将军,受降仪式最好在明天举行”。这名德国将军接受了帕希的安排。不久又来了一名德国指挥官,要帕希接受他的800人投降,帕希故伎重演,也把他打发走了。

天快黑了,一个队员发现海森堡的住宅。他们进去一看,他正在屋里。为了保险起见,帕希命令海森堡待在家中不要乱跑,而他带着手下的8个人趁着天黑偷偷溜回了美军防线后面。第二天天刚亮,帕希带着一个步兵营赶了回来,当他走进海森堡的房间时,看到这位大科学家正端坐在办公室里,怀中抱着已经收拾好的皮包,对他说:“上校先生,我正等着您呢。”就这样,他们俘虏了海森堡。

美国人总算松了一口气,抓到哈恩与海森堡在他们看来比击退十个德国师还重要得多。早在1940年,哈恩的发现就已经引起德国军方的注意,也有科学家向最高层建议,铀可以用来制作炸弹。但希特勒醉心闪电战,他没有兴趣等待原子弹问世。由于得不到财政支持,原子弹研制计划停滞。科学家们试图建立原子反应堆,为德国提供能源,但这项工作也只停留在实验阶段。

“请来的”航天英雄

1944年6月13日上午9点,诺曼底登陆后第6天。伦敦的天空中忽然出现几架飞行器,飞行速度之快使其逃过了英国布下的雷达侦察区,而民众并不知道这些“UFO”是什么东西,还以为是自己国家的飞机。数秒钟之后,这些飞行器朝地面飞来,剧烈的爆炸声和熊熊火焰显露了它们的真实面目――飞弹。

这些飞弹从德国领土直接飞越英吉利海峡,准确地打击了伦敦的市镇中心区,造成了巨大伤亡。这是德国自1940年轰炸伦敦以来,新一轮的报复行动。飞弹的名字为V1,即复仇者1号。紧接着9月份,希特勒再次向伦敦发射了更为精准的V2飞弹。V2加入了先进的空气制导系统,是洲际导弹的最初模型。

尽管这些复仇行动,随着德军的节节败退,已经不可能再扭转欧洲战场的局势,但它们却成为希特勒拯救第三帝国的最后希望。V系列武器得到希特勒的大力支持,到盟军攻占柏林为止,德国一共研制了6000多枚V2,10000多枚V1,但实际发射的数量不到总量的1/3。

同样,这些武器也受到了盟军的垂涎。他们想方设法截获V2并进行仿制研究,而他们最希望的是俘获V2的总设计师――著名的火箭专家沃纳・冯・布劳恩。

1930年,年仅18岁的布劳恩进入柏林工业大学,成为火箭先驱赫尔曼・奥伯特的学生。奥伯特撰写过著名的《飞往星际空间的火箭》,这本书曾启迪了无数的航天追梦者,比如中国的钱学森和美国的冯・卡门。1934年7月27日,布劳恩获得柏林洪堡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他的毕业论文便论述了液体推进剂火箭发动机理论和实验。柏林洪堡大学把这篇论文评为最高等级――特优。这虽只是一篇毕业论文,但它对航天事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1937年,布劳恩进入佩内明德大型火箭试验基地,领导火箭的研制。他的理想是飞向宇宙。然而战争来临,迫使一切工业都要向军事倾斜。希特勒对火箭颇为感兴趣,但1939年,当希特勒参观火箭发射台时,布劳恩十分严谨地向这位领导人讲解火箭的构造,看到的却是左耳进右耳出的态度,直到布劳恩提及火箭可能具有的军事用途,希特勒的眼睛才闪闪发光。

在希特勒的要求下,1940年,V式武器开始投入研制,它是在布劳恩研发的A系列火箭的基础上,扩大容积和承载重量,以容纳自控、导航系统和足量炸药。1942年10月3日,V2试验成功,随即投入大量生产,这种长14米的火箭,射程为300公里,装载950公斤的炸药,飞行高度96公里,时速高达5800公里。因此它不容易被雷达探测到,能够出其不意地打击目标。

1943年8月,盟军发现了佩内明德,并动用空军进行轰炸。德国秘密地将V2生产基地转移到了哈尔茨山的防空洞中,即著名的“死亡工厂”。近两万名法国人、比利时人、苏联人和波兰人葬生于此,他们被当作奴隶,像机器的零部件一样每天不间断地工作12小时。直到1945年4月,美军发现了这座秘密工厂。一名军官在报告中写道:“一进去我们就看到尸横遍地,瘦得皮包骨的犯人们饿死在地上。”

1945年春,苏军挺进到离佩内明德约160km的地区,冯・布劳恩开始和手下商议投降事宜,讨论究竟是投降苏联还是美国。由于惧怕苏联在战后虐待战犯,冯・布劳恩和他的手下决定设法投降美军。1945年5月2日,冯・布劳恩的弟弟和另外一位火箭工程师秘密地与美军第44步兵师接上了头,冯・布劳恩的弟弟用极其蹩脚的英语说到:“我是布劳恩,我的哥哥发明了V2火箭,我们要投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冯・布劳恩作为“头脑财富”来到美国,与他一起来的还有100多位纳粹德国火箭专家,他们手中拿的是中情局提供的美国入境签证。中情局利用当时入境管理法规的漏洞,故意隐瞒了这群人的历史,这一行动的代号为“回纹针”。

1958年,布劳恩任美国陆军导弹局处长,他研发出木星-C探空火箭(也称“丘比特”Jupiter-C),该火箭在1958年1月将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探险者1号成功送上空间。20世纪60年代,布劳恩开始管理“阿波罗”工程,他领导设计的土星5号火箭于1969年第一次把人类送上了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踩出人类第一个脚印,而与阿姆斯特朗通话的控制中心官员情不自禁地高呼:“你踩下的脚印也是布劳恩博士的足迹!”

拯救盟军的战犯

二战胜利以来,一个难以解释的疑问困扰着历史学家,那就是德国本可以在诺曼底登陆战时对盟军使用化学武器,展开一场惨烈的毒气战,但最终放弃了这种做法,原因何在?

很多人仍相信希特勒之所以不愿动用化学武器,是源于其在一战期间遭毒气所伤的痛苦经历。1918年10月13日晚上到14日凌晨,在叶普斯附近,当时还是一名年轻下士的希特勒遭遇英军释放的毒气――芥子气,致使他暂时失明。

然而,纽约州布法罗卡尼修斯学院著名生物化学教授弗兰克・迪南却对希特勒未使用化学武器给出了一种令人吃惊的全新解释:希特勒身边的一位科学家有意夸大盟军使用化学武器进行还击的能力,促使希特勒重新考虑了他的作战计划。

这位纳粹科学家名叫奥托・阿曼洛斯,生于1901年。他最初在德国化工公司工作,1938年负责为化学武器部门出谋划策。阿曼洛斯工作勤勉刻苦并且才能出众,受到纳粹的极高赞誉。

让阿曼洛斯投入最多精力研究的化学武器名为“塔崩”。1936年12月23日,第一批塔崩被制造出来,这是一种神经毒剂,可以通过肺部、皮肤甚至眼睛进人体内,极其危险。1毫升的塔崩透过皮肤进入人体就具有致命性。纳粹将塔崩视为一件具有发展前景的新武器,但由于担心盟军同样会制造塔崩,他们甚至将其列为一项机密。截至1943年,德国已经生产了12500吨塔崩,其中大多数被装入炮弹和炸弹等武器。

1943年5月,德军在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溃败后不久,希特勒高层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化学武器的使用。很多纳粹高官一直恳求希特勒使用塔崩对付苏军,但均遭拒绝,原因就在于他担心盟军也能够研制出塔崩,他需要得到一个明确答案。

就在这时,阿曼洛斯说出了被认为可能改变战争进程的一段话。他说:“我有理由相信国外也已经知道塔崩的存在。据我所知,塔崩早在1902年就已经被公开。”

希特勒陷入深深失望之中,最后终止了会议。在随后的交战中,很多人劝说他下令使用塔崩,但希特勒最终也没有改变他的想法。

实际上,塔崩在1937年才获得专利。阿曼洛斯为什么要误导希特勒?他是否有意而为呢?这种可能性极高。阿曼洛斯对化学武器可以说是“了如指掌”,没有人能够比他更清楚发动一场化学战将产生怎样可怕的后果。

1947年8月至1948年7月,阿曼洛斯因反人类罪在纽伦堡接受审判。受审中,他详细讲述了与希特勒的此次谈话。最后,他被判入狱8年。

上一篇:水利万物 8期 下一篇:与癌同行 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