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地铁与地域文化结合策略分析

时间:2022-10-12 07:32:06

西安地铁与地域文化结合策略分析

摘要:通过对西安地铁二号线的实例分析,探究了西安地铁与地域文化结合的策略。

关键词: 西安地铁地铁文化 地域文化

中图分类号:E2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西安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人口迅速扩张,交通拥堵严重,环境日趋恶化,城市空间拥挤,城市绿地减少等众多问题日趋严重,严重制约着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修建地铁直接缓解了城市的交通压力,为西安的城市规模扩大撑开了在骨架。作为现代城市公共交通工具的西安地铁如何与作为十三朝历史文化古都的西安在文化建设上很好的结合成为了一个值得探究的问题。

由于西安地铁建设是在具有3000年历史文物遗存的土层中进行,主要在地下10-20m的空间中建设,而这一地层中埋藏着十三朝的大部分文物。除此之外,西安地铁还必将穿越明朝城墙和钟楼等重要的古建筑。现代化地铁的建设与保护古城风貌的特殊矛盾不可避免,这也要求了西安地铁的建设必须在保护古城风貌与文化特色的条件下建设。

以地铁二号线为例,其贯穿城市南北中轴线,共涉及古遗址13处,并且经过了北大街、小寨等商业中心,重要的交通枢纽北客站以及会展中心,衔接起沿线临近的各个景点和重要文化商业场所。地铁沿线各区域的文化特色各不相同,怎么样使西安的地域传统文化与现代元素和谐相融是一个值得深究的问题。以下就以几方面实例来分析具体的策略。

文化墙

西安地铁二号线在设计和装修时,每个地铁站点都设计有一面文化墙。文化墙以“人文西安”、“科技西安”、“生态西安”、“活力西安”、“和谐西安”为主题,综合了站点位置所在的自然地理因素和历史文化遗迹,形成了一块块内容丰富、具有视觉冲击力并能鲜明体现西安这座城市人文地域特征的墙壁艺术品。

1.钟楼站:《大秦腔》

如果从互动角度来说,钟楼站内的文化墙一定是最有趣的。画面中的6组秦腔戏曲人物栩栩如生。以《捉鹌鹑》、《五典坡》、《二进宫》、《三滴血》、《周仁回府》、《斩黄袍》等陕西地方戏曲秦腔的经典曲目为设计元素。该文化墙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为四幅石刻秦腔脸谱,第二层为鲁迅当年为西安易俗社题写的“古调独弹”四个大字,第三层则由秦腔著名唱段的人物造型组成。整面墙造型大方、色彩艳丽,是地铁2号线上最具秦风秦韵的一面文化墙。

2.永宁门:《迎宾图》

永宁门作为古代迎接宾客的地方,因此文化墙以《迎宾图》命名。画面长14米、高2.65米,将天然的花岗岩材质高浮雕的塑造技术与金属锻造的质感相结合,以“喜”迎宾客为主题,用大明宫及源自唐代绘画丰满仕女等唐代元素,大角度的全景构图,高度真实地再现了在一片花团簇锦、彩灯高挑的情境下,古人喜迎外国使者的盛世场景。

3.体育场站:《盛世》

二号线体育场站以“马球”和“蹴鞠”创作了文化墙《盛世》,,让人们在感受古代体育运动气息的同时,更能感受到大唐太平盛世的景况。

除此之外,小寨站的《古韵新尚》、行政中心站的《和谐满园》、市图书馆站用石刻书法表现的《文化之光》等都极具文化韵味。

二、构件装饰

1、北客站:汉风遗韵

地铁北客站是西安地铁二号线首末站,与西安北客站相接,作为外来游客换乘的第一站,承担着展示西安古城文化的重任。

吊顶提炼古建“藻井”的构架形式,结合石材饰面的方正柱体雕饰传统纹样进行设计,提升车站空间高度,使车站宽敞明亮、大气宏伟。局部结合穿孔铝板“万字纹”拼装装饰,增加了空间的层次感。设计以汉唐文化为表现切入点,整体风格地域古典和现代相结合,方正有序、庄重典雅的传统文化符号得以展现。

2、行政中心站:政通人和

行政中心站装修突出“通”与“和”。站台至站厅跃层中空,通过站厅层中空玻璃穹顶自然采光,表达行政中心“通透、通达”的思想;设计吸收“汉唐建筑”庄严大气、严整质朴的特点,结合“天圆地方”的形式来表达 “和谐、平和”的概念。

3、北大街站:古城窗口

北大街站所处古城墙内,周边多为繁华商业区,提炼出北大街站“古城窗口”的概念,借鉴中国传统“窗格”的图示语言应用到室内设计中,中部吊顶采用金属吊顶系统,通过对 “窗格”的延伸变化,融汇古今文化,构造出精致、古朴、富有内涵的车站空间。

站厅中大面积吊顶采用铝合金方通吊顶,排列整齐有序,局部结合穿孔铝板“万字纹”拼装装饰,整体又不失变化,与其他站站厅和谐统一。

三、导向标识系统

西安地铁二号线与城市南北中轴线完全重合,沿途通过多处著名的历史文化遗址,是西安交通秩序的主要路径以及城市景观的衔接轴心,在西安城市布局中起着龙脉的作用。

1、站名图形

二号线全线长约26.6公里,共有21个站点,其中5座车站分别与其他轨道交通线换乘。全线按照地理位置及区域特性由北向南可划分为北向发展区、经济开发区、古文化核心区、商业文化区和科技教育区五个主题区,五个区域结合西安地铁二号线的线路特征以及城市规划的结构布局,选取地上标志性建筑物为主体,辅以各站点本身的历史文化特征、站名字面含义以及站点所处位置周边环境等要素特征做出综合分析,运用基本的形式构成元素抽象,加工,处理,外化为图形符号,形成一种可感图形,人们通过视觉经验很容易理解站名图形的意义,提高导向辨识度。

2、标识立柱

西安地铁二号线标识立柱高3.8米,宽0.41米,通体灵巧不失稳重。柱体上的灰蓝色是由唐代绘画艺术中常用的矿物颜色归纳而来,稳重大气,给人一种安定祥和的感觉。标识立柱将中国传统纹样中的太极图案与回纹相结合,“S”形的造型,展现着中国传统地域文化与现代化产品的和谐共生。

3、导向牌

西安地铁二号线导向牌的基本造型,取自人们熟知的基本建筑构件“瓦”,将瓦的原型进行艺术的加工处理、简化、升华,设计尽量减少方形的棱角,采用圆滑过渡,形成西安地铁二号线导向牌的侧面造型“U”。瓦即为意,意即形的灵魂,语意蕴含了形态升华与凝练的情感,意与形之间如“影”随“形”。

结语:

对于一个有着十三朝古都丰富历史文化积淀的西安来说,发展地铁是满足西安人民生活需要的必然产物。运用合理的手法将地域文化资源与城市地铁空间相结合,使人们置身于现代化的地下空间时,也能感受到古都文化的魅力特色。通过地域化风格的导向标识,文化装饰构件,艺术创作作品等,使得西安地铁不但信息导向明确,在满足现代化交通的基本功能需求的同时,也对西安城市的地域特色起到良好的传播效应。

参考文献:

[1] 凯文.林奇 著:《城市意象》[M],华夏出版社,2001。

[2] 汤雅莉,马珂:西安历史街区地铁车站的站名图形设计[J],装饰,2011年09月。

[3] 孙浩章,王丰,王芳媛:历史文化与西安地铁公共艺术的关系研究[J],艺术理论,2008,01。

[4] 李蓁怡,韩 超:公共艺术该如何走进西安地铁[J],艺术与设计,2011年04期。

上一篇:水利工程供水水价在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探讨 下一篇:从招投标角度浅谈水运工程的施工造价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