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银行业)工行“补课”虚拟联名卡

时间:2022-10-12 06:11:38

(新银行业)工行“补课”虚拟联名卡

借助腾讯的虚拟平台,工行的联名卡开始网罗网民和IT白领。

7月12日,中国工商银行与腾讯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署电子商务战略合作协议,在国内发行工商银行的第一张虚拟联名卡。虚拟联名卡与真实的工行银行卡相关联,却是独立的支付账户,持卡人可以把银行卡中的钱划到虚拟卡中进行网上消费,花不完的钱还可划回银行卡中。

工行方面称:“客户使用虚拟卡在网上购物支付最大的好处是不必输入真实的银行卡号和密码,这样真实的账户资料就不会外泄,黑客也就没有可乘之机了。”

银行与网站共同发行联名卡在国内已有前例,例如民生-TOM联名卡、招商银行与新浪的“一网通”、“招银贝塔斯曼一卡通”、中信实业银行与新浪的网上购物联名卡等等。

联名发卡正成为银行卡发展的一个趋势。银行之所以对联名卡这个银行卡的附属产品如此感兴趣,主要还是看重合作方拥有的广大高品质客户资源。“互相利用资源”是联名发卡的根本出发点。联名发卡的方式,可以有效利用双方客户源,并从中发掘新的客户,而这些客户可能是银行追求的高端客户。好处是明显的,以中信和新浪的合作而言,新浪网的注册网民数量为6000万,其中近七成拥有大专以上学历,年龄集中在20至29岁之间,近一半网民集中居住在东部发达地区。这个群体对银行的吸引力是不言而喻的。双方除共同发行联名购物卡之外,还共同建设新浪的理财频道。据AC尼尔森最新公布的一项中国网络银行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上网最为频繁的网民中有23%可望成为将来网络银行的用户。AC尼尔森所说的“频繁上网的互联网用户”是指每周上网达3小时以上、年龄在15岁以上的互联网用户。调查发现,在线接触网上银行业务(包括在互联网上浏览银行网站)的人占频繁上网人数的23%,而1999年和2000年的这一数字分别仅为10%和17%。虽然频繁上网的用户中仍有四分之三暂时还没有准备使用网络银行服务,但他们中间有68%对网络银行持欢迎态度,有29%“迫不及待地要尝试一下”。研究报告发现,促进网络银行发展的主要因素,是银行能够为客户提供安全、高效的网络银行功能,同时又减少客户开支,并且提供非常必需的银行服务。

此次工行与腾讯的合作方案包括三个方面:开通B2C业务;开办联名E通卡,由工行总行在E通卡图案页面上加入QQ联名图案,并作为默认图案,7月12日起发行;开通企业和个人的收费站功能。这其中的B2C业务,显然是着眼于网民和IT白领。工行在这方面一度落后于招商银行和中信实业银行等,而这一举措则正是为了补上这一课。腾讯的QQ自1999年推出以来,目前已经拥有超过3亿的注册用户,这对工行来说是块诱人的蛋糕。

不过细看双方合作的主要内容,“使用工行B2C购买腾讯Q币的客户享受9折优惠;如客户使用E通卡购买的,则首次使用时可获腾讯赠送2个Q币”,“采用包月扣费方式的客户可获8折优惠”,做的还仅是Q币的文章,与民生-TOM联名卡和中信新浪的合作等相比,如工行一位职员说的,仍“略嫌保守”。持民生-TOM联名卡的会员除可以在网上以优惠价格预订旅游线路、机票、酒店客房等,还能享受到定制个人出游计划,在网上找到出游同路人,参加华夏旅游网主题俱乐部活动。而中信为了进入网上证券服务领域,与新浪开展了网上模拟炒股的项目。

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按照银行应用网络技术的水平将银行信息化分为:局部应用、内部集成、业务流程重新设计、组织结构重新设计、经营范围重新设计5个层次。眼下国内银行与网站的合作越来越热,第五个层次的脉络已经清晰可见。作为拥有9.27万企业网上客户、956万个人网上用户的工行,终于姗姗来迟,补上了虚拟联名卡这一课,尽管显得比较谨慎,但工行副行长张衢称,工行将继续与腾讯进行“更广泛更深层次的合作”。

上一篇:上ERP该花多少钱 下一篇:(新银行业)华夏网银的“蹊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