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钳工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时间:2022-10-12 05:57:51

项目教学法在钳工技能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钳工是机械类行业不可少的工种,它的应用范围很广,在工厂中有“万能工”之称。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对钳工操作技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样对职业院校钳工的教学要求也越来越高。由此,钳工技能教学的项目教学法应时而生。“项目教学”是把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一个个具体的项目或任务,设计出每个项目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笔者对钳工技能项目教学法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它的应用使学生技能水平普遍提高,技能达标率明显上升。研究现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形成此文,与同行们共享。

一、研究的背景及现实意义

1.传统钳工教学的弊端

一直以来,作为技能课的钳工教学,采取理论与实际操作两条线的教学方法。学生上操作课时,要么理论课没讲到,要么已过去了较长时间,理论与操作脱节,不利于技能知识的掌握。此外在上操作课时,让学生机械地训练,容易使其产生厌倦情绪。因此,笔者一直在探究理论与实践操作一体化的项目教学法,力求把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并贯穿在每个项目中。这对钳工教学中的理实脱节的问题来说,无疑是一次革命。

2.钳工技能项目教学法的意义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生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量不断增加,对专业技术人员的技能要求不断提高。根据学生实际,培养其学习技能的兴趣,让其掌握一技之长,成为技能型人才,这是社会分工的必然要求。国外从上世纪末就开始推崇技能项目教学。1996年,法国开设了“适度发挥学生创造力”(TIPE)课程,即我们所说的“技能实践活动教学”,到1998年,“TIPE”演变为“指导学生开展个人技能实践活动”(TPE)课程,并在全法国中学及大学预科班中得到推广。美国的教育改革从1998年开始,“项目教学”成为一种积极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手段,其中尤以“以项目为中心的学习”和“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最普遍。教学讲究因材施教,现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培养教育人和种花木一样,首先要认识花木的特点,区别不同情况给以施肥、浇水和培养,这叫因材施教。”而 技能项目教学就是适应技校学生因材施教教育原则的教学方法。据上所述,钳工技能项目教学法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市场经济发展赋予的使命,是社会分工的必然产物。贯彻项目教学法,有利于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有利于技校自身的发展,有利于与国际的技术接轨,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一项必要的课改措施。

二、研究的理论依据

教育家Charles Bidwell的学校组织是一个“松散连接”系统的理论认为,学生是松散体,教师是连接这些松散体的纽带。学生的求知,教师的施教,形成了一个系统。这一系统的共同目的是帮助学生达到学习目标。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不同层次的人的本能需要程度是不同的。他认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自我实现,没有人不期盼有充分的自主和决定的空间。技校的学生,其本能需求是有一定的技能水平,是走向社会后赖以生存的基础。学生踏入技校,是他们充分自主选择的结果。在这批学生中,达到中级技能就是他们自我实现的阶段性目标。而达到这一目标的手段之一正是项目教学法。

从管理学角度来说,参与式管理给原来被管理者(这里指学生)参与组织管理、分享决定创造了机会。一个人一旦承担责任,就会有一种责任感和达标欲,从而就有可能导向个人的自我实现,缩短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心理上的距离。调整组织运作的结构,引导被管理者释放更多的积极性,是一种转变受管理者的被动心态为主动心态的好方法,可以满足被管理者的心理需求,提高效率。技能项目教学的实施,将通过学生的参与历程,建立他们的责任感、成就感和求知欲,提高他们一步步达到目标的兴趣感,最后实现预期的总目标。所以,技能项目教学方法是参与式管理理论在教学中的充分应用。

近几年来,中央及省教育厅、人社厅等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教育改革的方针政策,如《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关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及《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意见》《国家十二五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技能项目教学法符合党的教育方针,与“传授职业知识,培养职业技能”的规定相一致。

三、钳工技能项目教学的目标及技术资料

经上述论证,笔者在钳工技能教学中应用了项目教学法,确定了目标体系,准备了充分的技术资料。

1.目标

技校钳工专业的技能目标是在掌握钳工基本理论知识、公差与配合知识、机械维修原理,掌握阅读零件图、零件加工、机械安装精度测试与调整等技能的基础上,达到中级技术等级,小部分学生达到高级钳工技术等级。要实现钳工技能项目教学的目标,需要分五个阶段逐步实施。钳工技能项目教学“总目标”是分阶段实施达标的。

(1)第一阶段:培养学生对钳工的兴趣,带学生跨过钳工操作技术的门槛,初步掌握锉削、錾削、锯削、孔加工、螺纹加工、刮削、磨削、矫正弯形等基本知识和操作要领。

(2)第二阶段:要求学生正确使用量具、量仪和精密仪器,掌握加工平面、平行面、垂直面、倾斜面、角度、曲面等初级工操作技能,了解相关专业基础课知识。

(3)第三阶段:要求学生掌握配合零件加工并达到精度要求的操作技能,掌握机械零件装配精度测试技能,基本达到钳工准中级水平。

(4)第四阶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技能,通过中级钳工技术等级考核。

(5)第五阶段:要求学生将学到的技能放到企业中去检验、充实、提高,应用已有的技能主攻企业中某种机械的维修、调整、排故,为就业打好基础。对少部分优秀学生进行强化训练,组织其参加市、地、省级钳工比武、竞赛,并参加高级工考试,为今后的发展夯实技能基础。

2.技术资料

(1)确定教学大纲。钳工技能教学大纲的主要内容是:开设少量的基础课、道德修养课,用大量的时间加强技能课、专业课。其中技能课共计1800课时,专业课公差与配合为80课时。

上一篇:职高烹饪专业勺工技能训练教学实践与探索 下一篇:如何在数字电路课程中运用项目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