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转型期幼儿家庭教育研究

时间:2022-10-12 05:34:11

社会转型期幼儿家庭教育研究

摘 要: 幼儿最早接受的教育就是家庭教育,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庭教育对幼儿成长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家庭教育关系到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也关系到幼儿智力的开发。现阶段,随着全球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社会在价值观念及生活习惯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变化,我国社会主义正处于转型发展时期,因此,幼儿家庭教育形式也会经历一些变化发展。本文就社会转型时期幼儿家庭教育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希望在新的发展时期,能够帮助家长做好幼儿家庭教育。

关键词: 社会转型时期 家庭教育 幼儿

一、社会转型时期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功利思想观念严重,对幼儿抱有过高期望。

由于社会结构变化,计划生育的深入践行,现阶段大多数家庭都只有一个孩子。一些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将自身的愿望投射到孩子身上,一门心思放在孩子的学习上,往往忽略了教授孩子基本的做人道理,使孩子在成长学习的过程中压力逐渐增大。研究表明,在幼儿时期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或许会培养出英才,但是,家长在教育过程中,仅仅注重幼儿的智力开发,其实并不利于幼儿的成长,只有智力开发与“人品”培养共同进行,教育才不至于片面。家长在进行幼儿教育的时候,如果单单偏向某一方面,则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弊端,甚至会导致幼儿性格异化。智力开发可以通过今后努力学习弥补,但是身心发展如果不得到重视,一味地对孩子灌输功利思想,则可能影响幼儿一生的发展。

(二)幼儿家庭教育环境差。

现阶段,随着社会发展条件的不断变化,一些不合理的幼儿家庭环境严重影响了幼儿的成长发展。幼儿家庭环境包括硬环境与软环境。硬环境是指幼儿的游戏环境、幼儿与家长一同活动的环境等,这方面较为固定,不易改变;软环境是指家庭环境中其他家庭成员的言行举止对幼儿产生的影响,这对幼儿的成长发展有较大影响。社会转型时期,家庭环境中可能存在严重的“环境污染”,电视节目、网络信息等都会对幼儿产生一定的影响,一些家长喜爱麻将、打牌,这种“赌博”的行为使幼儿长期处在一种不健康的家庭环境中。另外一些家长由于常年忙于生意、赚钱,疏于对幼儿管教,这些都对幼儿的身心成长有消极影响。

(三)幼儿家庭教育内容不合理。

随着计划生育的深入开展,现阶段大多数家庭往往只有一个孩子,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父母与长辈对孩子过分溺爱,家长们在教育的过程中仅仅只是关爱孩子,但没有教会他们学会生活,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为他们制订各种各样的学习计划,要求孩子从小学习。使幼儿在成长过程中过于疲惫,幼儿在没有掌握家长要求的学习计划时,就已经疲惫不堪了,严重阻碍了幼儿身心发展。另外,在家庭环境中,对孩子无条件宠爱,就算孩子出现错误也选择偏袒。这样的教育观念,使孩子从幼儿时期就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孩子独立生活能力差,严重影响其身心发展。

二、社会转型时期幼儿家庭教育对策思考

(一)注重幼儿道德品质、独立人格培养。

德国文学家歌德曾经说:无论你出身高贵或者低贱,但你必须做人有道。这里“道”是指高尚的道德品质,家长在教育幼儿的时候,一定要重视幼儿道德品质的培养,使幼儿成长为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随着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孩子在家庭成长过程中越来越受到父母长辈的溺爱,吃饭要人喂,穿衣要人帮,这些在幼年时期养成的恶习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家长在关爱孩子的时候,必须将这种关爱放在心里,在行为上仍旧要培养孩子成为具有完善人格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对幼儿进行规定动作,例如要求幼儿在吃饭时候,保持正确坐姿,不可以挑食浪费粮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教师布置的作业不可以拖延,要第一时间完成,并且写字的姿势必须正确。看到幼儿坐姿不对的时候必须提醒,使幼儿能够养成正确的姿势,这对于幼儿毅力、勇气的培养也有一定帮助。

(二)必须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

我国教育学家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离不开家庭环境,优良的家庭教育能够培养孩子好的生活习惯,这些好的生活习惯对于孩子一生都会产生不小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孩子的命运。曾经有一本关于成功的书籍上记载了一个小故事:一家大型公司在面试的时候,淘汰了到最后只剩下两位人才,最后的面试是在一个地上有一团纸屑的房间进行,其中一个面试者将其捡起扔进了垃圾桶,结果可想而知,这名面试者因为良好的生活习惯而被录取了。在收看一些职场节目的时候我们可以发现,成功的机遇往往来自于良好的生活习惯。时代的变迁,社会大环境的变化,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方式,应对这样的环境,家长也必须不断变革对幼儿的教育方式,只有不断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才能够真正有利于他们的发展,使他们能够在不断发展变化的世界里健康成长。

(三)家长必须不断更新家庭教育观念。

幼儿家庭教育属于学前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家长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仅要“养孩子”,更重要的是“教孩子”。家长首先要保障孩子的身心发展正常,应该积极创造温暖的家庭环境,与孩子进行平等、亲切的对话,使孩子能够有一个健康温暖的家庭环境。随着社会结构不断发生变化,家长也必须不断更新观念,形成系统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幼儿能够更好地成长。

三、结语

幼儿家庭教育必须不断顺应发展形势进行完善,家长在进行幼儿教育的过程中,必须与幼儿进行平等交流,向幼儿灌输正确的思想观念,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与生活习惯。

参考文献:

[1]闵献丽.搭建沟通的平台、改变孩子的命运――浅谈我园流入幼儿家庭教育[J].考试周刊,2012(86):183-183.

[2]游蕊源.以社区为依托开展流动幼儿家庭教育指导活动的研究――以重庆市S社区为例[D].西南大学,2012.

上一篇:人文素质培养视角下的地方院校英语专业美国文... 下一篇:关于创新中学教学管理及创建学校特色的研究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