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

时间:2022-10-12 03:36:35

让校园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

【摘要】学校承载着师生的喜怒哀乐,是广大师生共同生活的大家庭。努力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让师生来到学校就有家的感觉,那么全体师生自然而然会将学校当作一个大家庭,人人都会是这个家的主人。学校管理者应以身作则,积极倡导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并举,落实细节管理,营造文化育人氛围,促使每一位师生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以一颗忠诚的心来关注学校和呵护学校,乐学校之所乐,忧学校之所忧,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让每一位师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学校共同发展。

【关键词】制度管理;人文管理;细节管理;文化育人;共同发展

学校承载着师生的喜怒哀乐,是广大师生共同生活的大家庭,“校兴我兴、校荣我荣”!学校是我家,兴衰靠大家。如果每一位师生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树立“校兴我荣,校衰我耻”的观念,以一颗忠诚的心来关注学校和呵护学校,乐学校之所乐,忧学校之所忧,与学校同呼吸,共命运。如果大家的心里都装着学校,什么事情都把它当作自己的事来处理,就能和衷共济;在处理一些事情上集思广益,群策群力,只要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学校就会越办越好。这是我当校长以来努力追求的。那么如何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我认为努力让学校成为师生共同发展的精神家园,让师生来到学校就有家的感觉,那么全体师生自然而然会将学校当作一个大家庭,人人都会是这个家的主人。本文就自己任校长以来的做法谈四点粗浅的体会。

1家有家规――制度管理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任何一个团体都有它成文或不成文的制度,学校既然是一个大家庭,更应有制度管理。制度管理是指主要依靠各种规章、制度和规范进行管理的一种管理方式。陶行知认为,学校规章制度是“学校所以立之大本”,是师生“共同的约言”。学校规章制度是全体师生必须共同遵守的规章、规定和规范。它是党和国家的各种方针、政策、法律在学校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具体体现,是实行科学管理,办好学校的重要保证。学校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有助于建立正常的学习和工作秩序;有助于调动师生员工的积极性;有助于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校的规章制度关系到每个人的切身权益,理应将制定权交给全体员工。一项规章制度如果经过全体教职员工反复酝酿、讨论和修改,就能变成员工“自己的”制度,从而增强广大员工的主人翁意识,调动大家的管理积极性,并能够提高执行制度的自觉性。但是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如果学校规章制度的制定都是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普通员工甚至事前根本不知情,那么他们只能被动地接受和遵守。还有一种现象就是学校看似制度非常完善,但是千校一律,互相借鉴,没有结合本校实际,完全为了应付上级检查,等碰到实际问题出现只能同伙行政临时讨论决定,随意性很强,这样的制度等于没有制度。

鉴于以上认识,我校就制度管理问题发动教师讨论,让全体教师做学校的主人,首先根据学校实际拟出需要制订的几个主要制度目录。如《教师业务考核办法》、《教职工考勤制度》、《绩效工资考核分配方案》、《教学成果奖励办法》、《教师一日常规》等,制订切实可行的《岗位设置方案》和《实施方案》以及《竞聘条件》。然后由学校各职能科室起草各项制度的具体方案,经行政会议逐条讨论分析,形成草案,再下发给全体教职工进行酝酿消化,提出意见,最后综合各方意见进行修改,经全体教工大会表决通过试行一年后再修改。而且只要制度中存在不合理现象都要经教工大会审阅修改,一旦确定下来,就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的约言”,共同遵守。

又如,我校在制订新的三年发展规划之前,就印发了《学校发展规划建议表》,让全体教师共同参与规划的制作,为学校的发展出谋划策,再综合大家的意见根据学校传统和前景以及当前实际由校长起草草案,经教工大会讨论,提出修改意见,并在一学期内进行逐步修改,在下一次教工大会上表决通过。这样制订出来的学校规划就会成为全体师生的共同愿景,并为之去努力奋斗。

2家有亲情――人文管理

尽管在科学性和规范性方面制度管理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从当前学校教育管理的实践来看,由于过多地强调制度管理,明显束缚了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得学校教育与培养个性化人才目标背道而驰。通过反思我们发现,当前的制度管理存在明显的人文缺失。制度管理重视的是一些“条条款款”,但是当这些“条条款款”制订得太多太细时,它又会越来越束缚人的思想和行为,难以张扬人的个性,使学校变得像一潭无波的水,更难以形成学校的特色。这也与教育的根本宗旨――发展人是相悖的。学校管理的核心是对“人”的管理,是由“管理者――教职工――学生”这样一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构成的管理系统,不能单纯理解为管理人、管住人。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如果一所学校的管理者缺乏人文思想特别是正确的教育理念,满足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那么制定出来的规章制度必定是零乱繁杂,甚至自相矛盾的,其结果是师生无所适从,学校的管理必然陷入混乱状态。因此学校管理应该学习家庭模式,多些温情和亲情,刚柔相济,多一点人文关怀。

学校管理有侧重,有的侧重过程,有的侧重结果,如果制度与人文不有机结合,不分轻重缓急,势必造成评价上的不公正,激发学校管理中的诸多矛盾。如班主任管理有的过程到位而结果却不尽如人意,有的结果较好而过程不是很到位,“一刀切”的制度评价往往会产生矛盾。 “管理制度是无情的”,人的管理是有情的,管理制度的制定者、执行者和管理的对象都是有着丰富感情的活生生的人,管理制度的操作过程可以也应该做到充满人情味。可先打后抚,批评处理在前,促膝谈心随后,既体现制度的严肃不可违,又充满了人性关爱。如我上任前学校就有几个领导向我反映了我校有一位教师几年来一直不能遵守作息时间,作为一名班主任,每个月至少有三个星期是迟到的。往往轮到他上课的时间才匆匆到校,因此他们班在早上很长一段存在着很大的管理漏洞。对此,我一方面对照学校考勤制度严格执行规定,照章扣发他的月考核奖,并且对每个月的教师考核情况进行公示,使制度的执行更具透明度,促使教师自我约束。另一方面我经常与该教师谈心,了解他迟到的原因,尊重他对学校管理的一些看法。通过交流,我了解到他内心的真实想法,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进行疏导,以朋友的身份和他平等对话。一学期下来,这位老师慢慢地变了,迟到的次数越来越少,迟到的时间越来越短,而且经常主动到校长室找我聊关于学校管理以及学科教学、学生德育等方面的问题。我也经常在教师会议上有意无意的对他的进步进行中肯的表扬,这样一来,也使其他教师感受到了我对他们的真诚。我也常在平时和教师聊天及教师会议上强调学校就是大家庭的理念,使之慢慢成为大家共同的信念。我校虽然地处偏僻,属于农村薄弱学校,但我校大家庭的氛围比较浓厚,同事间能互相关心、互相帮助,非常融洽,工作配合得也比较默契,为此我感到很欣慰。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管理教师应该如此,作为教师,管理学生更应如此。我相信,只要学校管理者以身作则,积极倡导人文管理,老师们也一定能以人为本教育管理好自己的班级。

3家有琐事――细节管理

“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学校也如此,不论大小,总有那么多细碎的琐事要去处理。因此学校管理应从大处着手,小处入手。细节决定成败,全局的成功由一个个细节的成功累积而成。学校工作的对象是活生生的人,管理工作要细化目标,细化环节,用心思考,用心工作,追求教学与管理上的细致入微。工作中细心观察,善于发现,做一名有心人。管理要主动,做事有一定的预见性,要人找事,避免出现事找人的现象。要落实细节管理,首先要分工明确,又要合作完成,做到分工不分家。为此,我校对学校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落实到人,没两周的工作安排责任到人,层层落实。我校规模比较小,只有六个班级,而学校行政正好有六人组成,因此六个行政领导分别联系一个班级进行蹲点管理,明确职责,督促班主任做好各项工作。这样每一个班级又成为一个小家庭,人人都要为这个小家庭负责。

我校的德育工作就是这样分层落实的。期初就根据学生实际制订计划,每两周都有一个主题,从学生细小的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入手,由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共同加以落实,联系班级的行政领导督促检查。如开学初两周,主要是抓卫生习惯,把教室和整个校园当作自己的家,使校园始终保持整洁美观。第三、四周重点抓学生的出操、集会、就餐习惯。上学期学生出操、集会、就餐纪律松散,吵吵闹闹,很不文明,通过两个星期的教育管理,现在学生在出操、集会、就餐时井然有序,安静文明,特别是在午餐时,基本上没有说话的声音,饭后,桌上、地上仍然非常整洁。我想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学生肯定会养成公共场合的文明习惯。第五、六周主要抓文明礼仪和爱护公物的习惯,对于文明礼仪这点,我校一直比较重视,这两周主要是对以前养成的好习惯加以巩固。而对爱护公物则与爱国主义教育挂钩,从爱学校做起,将学校的公共财物保护落实到人。如将全校课桌椅重新统一编号,将每一套桌椅落实到班级, 落实到每一个学生……总之我认为学校的德育工作不在于形式,不在于轰轰烈烈的外显活动,而在于对学生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细小的行为习惯加以分析、纠正、规范,使其从小养成良好的习惯,这比空洞的说教,形式主义的活动更加有效,将对学生终生有用。

4家有文化――文化育人

现代文明家庭要有文化内涵,一所学校要有文化特色。校园和家园有共同之处,都是育人的地方,校园文化的育人功效众所周知。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它包括物态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在新课程实施的背景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 校园文化育人备受青睐与关注,成为学校德育领域里值得探索的课题,成为许多学校发展的品牌战略和教育创意。

因为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是一种无形的教育形式,随时随地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学生的知识水平、认知结构、基本技能、学习兴趣和思想动态。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无论在怎样的时间、空间内都能体现其强大的生命力,都能发挥其实质性的教育功能。

校园文化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范畴很广,途径很多。我校经过全体教职工的共同讨论,形成共识:这样一个薄弱的农村学校要形成自己的校园文化特色,首先要有一个文化载体。因此我们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学校所在地龙屿村新农村文化建设有成效,村“知音艺社”在县内小有名气,特别是戏曲文化很有特色。校内也有很大部分教师爱好越剧,学生家长中也有很多爱好越剧,一些学生也会唱越剧,个别的还在县艺术节中得奖。另一方面,我们认为戏曲进校园,除了培养青少年学生对传统优秀艺术的了解、培养他们对戏曲艺术的欣赏习惯,对一个剧种来说,还培养出了一批批的戏曲艺术市场的终端消费者。但从文化自觉的角度,是为了让学生们从戏曲中学习传统文化艺术的精髓,受到传统人文精神的熏陶,这是一份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弥足珍贵的养分。譬如《岳飞传》中“岳母刺字――精忠报国”所传递的是“忠孝节义”的传统美德,是“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信仰。因此我们将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三年发展规划中,根据学校实际并结合所在乡村的乡土文化特色,进行“戏曲(越剧)文化进校园,以越剧文化为载体,营造校园文化”的实践探索,努力构建校园文化特色。本学期开始,我们围绕“越剧文化”成立了一些学生社团,特别成立了“越剧兴趣小组”先搞试点,以点带面,逐步扩大,最终使“越剧文化”成为校本课程,努力形成自己的特色。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文化,而每个文化后面都有一个灵魂,每个人都会受到它的浸泡,而这个灵魂是可塑的,我们需要责任精神来保驾护航。如果学校这个大家庭每个人都有一颗责任心,一种责任感,时刻关注学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时刻准备伸出一双自愿之手、援助之手,去做好身边的每一件小事,学校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灿烂。

学校的发展,每一位教师都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但愿每一位教师都来用青春、用激情、用理想,勇敢地肩负起对学校的责任,让社会、家长放心,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自身价值的存在,让我们真正成为学校这个大家庭的主人,让家中每个成员都感到家的温暖!

上一篇:让课堂满溢生活芳香 下一篇:《黄鹤楼送别》(第一课时)教学实录及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