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几点体会

时间:2022-10-12 03:27:23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的几点体会

【关键词】 小学数学;探究式教学;合作探究;讨论辨析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24―0114―01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探究式教学的教学价值日显重要。小学数学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一门重要学科,既要传授学生数学知识,使学生具备数学基础知识的素养,又要通过数学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其智力。探究式教学是以学生探究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与学有机结合的教学活动形式,对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那么,教师该如何结合教学实践,进行探究式教学呢?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总结出探究式教学模式的大致环节:“梳理回顾(解决今天问题的脚手架)――以大问题的方式抛给学生――合作探究――展示点拨、讨论辨析――总结规则”。其中,合作探究和讨论辨析环节是重中之重,现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就这两方面谈几点自己的体会和看法。

一、合作探究环节

合作探究环节注重合作学习的效率。教学中,教师要摒弃“假合作、伪讨论”的现象,防止后进生“迷失”。同时要加强对小组长的培养,保证全员积极参与,促进小组健康发展。对一般的问题先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讨论解决,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由小组长进行记录,准备全班交流。小组讨论一定要透彻,讨论大约10分钟时间完成,要做到小组中有一人会的问题,其余组员就应该会。笔者认为,通过小组共同探究阶段的学习,能让90%的学生都学懂学透。传统教学就像一列普通列车,只有一个车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教师)带。而探究式教学课堂就像一列气势十足的动车组,每个学习小组就是一节带“分动力机”的“车厢”,队队有活力,生生有动力,大家齐飞奔。而教师的责任更多是观察、倾听,通过观察和倾听把握学生的学情和讨论进程,并据此调整课前预设的教学方案,剔除无效教学内容,减少不必要的教学环节。这个阶段教师一定要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鼓励学生自己去解决相互间的问题。

二、讨论辨析环节

此环节重点在于抓住错例,设想更多深入的问题,使讨论更加深化,并通过课堂生成,加深思考的深度,通过师生相互的质疑,加深认识和理解。这个过程就是提供探究、讨论、交流的空间,是互相教授的过程。

例如,“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要求将数据以及相关信息在图中清晰准确地表现出来。学生A将条形分开画了,师:“看了他的图,大家有什么感受?”生1:“不利于同一年份的城乡人口数比较。”学生B画了一种颜色的图,生2评价:“看不出来,也区分不出,必须要涂两种色。”这时,教师引导学生认识到本质在于区分,而不在于涂色。学生C将上下纸条重叠,教师先给予肯定,然后指出:“如果反映总数的多少,用@种形式比较数据不直观”。学生D用两种颜色画图,没有图例,学生纷纷反映不知哪种颜色表示什么。师:“那你们觉得他的图怎么修改一下就能解决这个问题呢?”生:“用不同颜色标示一下。”还有一些学生争先恐后地发言,认为还需要在统计图中补充标题、每个条形上标上数据,并强调直条颜色的顺序性。在探究式教学课堂里,错误也可以拿出来分享,而且最可贵的是教师在最难最复杂的地方,不干预和讲解,而是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争论,教师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协助者”,从组织教学转向组织学生学习,从设计教学转向设计学习,从而进入“我无为而民自化”“我无欲而民自朴”的美好境界。

总之,探究式教学已逐渐深入课堂中,有效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实施探究式教学是一种值得倡导的教学方式,同时它也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内在品质和精神。因此,教师必须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立足探究的本质,以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的培养。

上一篇:浅谈“互联网+”背景下职业教育教师发展 下一篇:提高农村初中语文教学效率的几个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