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专家的“农远”课堂教学反思

时间:2022-10-12 03:15:18

基于专家的“农远”课堂教学反思

[摘要]教师反思着眼于信念系统、知识系统、教学实践及教师以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学生督导为中心的环境因素等方面。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以下简称“农远”工程)项目,学校教师反思活动表现在教学设计、课堂教学观摩、教师课后反思、专家诊断咨询、反思经验推广等几个阶段。据此教师反思流程的设计,文中给出了甘肃张掖某“农远”模式二项目(卫星宽带传输教育资源模式)学校张老师的教学反思案例――《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

[关键词]“农远”工程;专家;教师反思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1)09―0084―04

教师职业生涯是一个不断探索、实践和反思的过程。反思是教师对于教育事件进行理性选择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态度,它应该理所当然地成为教师教学的一部分。尤其是对于地处偏僻地区的“农远”项目学校来讲,在结束大规模的教师培训之后,有专家指导及同伴参与的教师反思活动,就必然成为继续提升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一 何谓教师反思

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常常需要教师合作进行。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

教师反思以经验性学习理论和情境性认知理论为基础。经验性学习理论的代表人物包括杜威、勒温和皮亚杰等主张,学习应该从经验,特别是个体的问题感开始,使学习者感到学习的必要性,从而更多地参与到学习中,这样的学习才会更有效,更可能导致行为的持久变化。情境性认知理论同时考虑学习的过程和学习的情境,认为学习最好通过积极的、社会性和真实性的过程来实现,应使学习者极大地参与到学习中去,应在合作中而不是孤立地学习,学习应在与学习者相关的情境中发生,这样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教师反思就是要从自己的实际教学活动出发,发现、分析其中的问题,并通过教师之间的合作讨论来探求改进教学的途径。

教师反思的主要特征是:(1)实践性,是指教师教学效能的提高是在其具体的实践操作中:(2)针对性,是指教师对自我“现行的”行为观念的解剖分析;(3)反省性,是指教师对于自身实践方式和情境,立足于自我以外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4)时效性,是指对当下存在的非理、观念的及时觉察、纠偏、矫正和完善,意即可以缩短教师成长的周期:(5)过程性,一方面指具体的反思是一个过程,要经过意识期、思索期和修正期,另一方面是指教师的整个职业成长要经过长期不懈的自我修炼,实现可持续的专业发展,使教师最终成为一个专家型的教师。

教师是一个反思的实践者,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不断反思的过程。通过反思,教师建立他们自己的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行为,以此推动他们的专业技能的发展。教育教学反思是一种生成性的反思,通过这种反思,可以使教师的教学设计更为合理、有效。可以及时地发现、处理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能让教育教学活动达到高质高效的目标。培训者经常组织教师开展教学反思活动,逐步提高教学监控与调节能力,促使他们成为反思型教师。

二 教师反思的基本内容和维度

教师要对哪些方面进行反思呢?我们认为,教师的反思主要着眼于以下几个方面(见图1):

1 信念系统。当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时,要对教与学的潜在假设进行审核、质疑。反思是一个能动的、审慎的认知加工过程,它包含大量涉及个体内在信念和知识的相互关联的观念。在教师的日常教学中,教师持有各种各样的信念或假设,这些信念或假设在没有被反思之前,教师可能自以为它们是正确的、合理的和客观的,并成为自己教学思想和行动的向导。如果不在专家的参与及引领下对这些“合理的”假设进行反思和重构,必然会阻碍教师的教学和持续成长。教师的反思过程就是要揭示和考察各种假设和信念,并试图审视更深层次的信念和假设,批判那些隐含于教学行为之中、妨碍课堂教学生活和合理实践的潜在假设、信念,以创建更和谐的、高质量的教学生活。

2 知识系统。知识系统是教师教学决策和行动的基础。它包括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教师成功地进行教学所必备的教学知识,以及当代教育科学和人文科学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大量的实践知识等。无论是从他人学习、借鉴的知识,还是来自自身实践的知识,都难以保证它们是合理的、有效的。教师通过不断地反思自己的知识系统,清楚自己在理论和实践上的误解和偏执,增进对教育实践复杂性的洞察和见识。教师的知识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于实践和反思而实现的。

3 教学实践。教师为实现教学实践的合理性,要不断反观自己的教学活动。教师在思考具体的教学活动时,应该从以下几方面来考虑:面对不同的学生,教师应如何呈现教学内容?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教学时间、分配教学资源?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否适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基础与个性差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是否真正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参与程度如何?教师是否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进步予以积极而恰当的评价?是否鼓励学生不断地探究和持续地求知等等。

4 环境因素。教师的教育信念、假设、知识和实践活动与他们的生活经历、文化影响、历时现状和环境密切相关。教师反思强调教师不仅要关书本知识,而且要关心学科知识以外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合理性。教师要依靠自己独立的思考和个人文化的经验并且使之在专家引领、同伴互助、学生参与督导的环境中去理解、同化、批判和质疑自身的教学。

三 教师反思的过程

J.EKillion&G.R,Todnem(1993)提出了以下三种反思:(1)对于活动的反思。(2)活动中的反思(reflection-in-action),个体在做出行为的过程中对自己活动中的表现,自己的想法、做法进行反思。(3)为活动反思(reflection for action),这种反思是以上两种反思的结果,以上述两种反思为基础来指导以后的活动。

以上三种反思在产生用于指导行为的知识的过程中有重要意义。首先,教师计划自己的活动,通过“活动中的反思”观察所发生的行为,就好像自己是局外人,以此来理解自己的行为与学生的反应之间的动态的因果联系。而后,教师又进行“对于活动的反思”和“为活动反思”,分析所发生的事件,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决策的结论。如此更替,成为连续的过程。在反思过程中,教师具有双重角色:既是演员,又是戏剧评论家。

课堂是教师的舞台,教师一切能力的提高,都是为了最终在课堂上扮演好自己的职业角色。课堂教学是教师表演的核心。反思,也应该以课堂教学为核心,并由此带动其他活动的开展。

“农远”项目学校教师的反思活动表现在以下几个阶段:(如图2)

1 教学设计阶段。教师首先根据教学内容进行教学设计,然后以合作小组为单位进行集体备课。虽然集体备课已存在多年了,这一备课制度本身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在以合作型项目学校合作小组内的集体备课,备课理念、备课目的、备课内容、备课形式都应较之以前有更丰富的涵义。

2 观摩阶段。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教师进行课堂教学,与此同时,同伴及专家进行观摩,并进行课堂实录。其他教师从教学观摩中,了解到他人的教学经验,各种理论原理的教学应用,对自己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触动作用。

3 反思阶段。随后,上课教师进行教学反思,通常就如下问题进行思考:这节课的优点是什么?这节课的缺点是什么?这节课最精彩的部分?这节课还有哪些环节需要改进?如果再上一次这节课,准备怎样去上?重新设计这一节课。

教师重审自己教学中所依据的思想,并积极寻找新思想与新策略来解决所面临的问题。在这一阶段,新信息的获得有助于更有效的概念和策略方法的产生。通常,教师反思的时候,其他旁听的教师则会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身。教师之间不同的甚至相反的观点和看法会激发教师从不同的方面去看待相同的教学问题。也就是说,教师对相同问题提出不同甚至相反的观点和看法会激发教师对教学问题的反思。通过对话与反思,教师的教学机智就会被激活。通过激活教学机智,教师才能从看似平常的教学问题中发现新的东西,才能从平常的教学问题中发现教学规律,从而建构教学理论以此推动教师的专业发展。

4 诊断咨询阶段。上课教师反思过后,同伴及专家进行评课、交流,同时,专家进行现场诊断,回答所有教师的提问。由于诊断针对特定的教学问题,而且对问题有较清楚的理解,这时教师寻找知识的活动是有方向的、聚焦式的,是自我定向的,不同于传统教师培训中的由外部控制的知识传授。实践证明,诊断咨询这一过程特别能够激起一线教师进行教学研究的热情,促进教师进行自我反思、重建教师思维、增进教师之间的交流,有利于形成项目学校良性的教研系统。

为避免课堂诊断囿于同水平的反复,在操作时必须有专家与骨干教师等高一层次人选的协助与带领,以课堂教学内容为载体进行具体指引与对话,即同伴之间横向支援与专家纵向引领相结合才能取得成效。

5 反思推广阶段

最后,所有参与的教师对此次反思活动进行反思,并以教育叙事或网络Blog日志等形式进行笔录,供大家分享。实践证明,这种专家现场咨询诊断、同伴互助的合作反思活动,因为问题针对性强、反馈及时、教师交流深入、专家诊断准确、修正意见中肯,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得到超大容量的新信息和多层面的交流,培训的质量极高。并且教师在反思中除了教学能力得到快速提升以外,最关键的是它以生动鲜活的实例,将教师潜在的知识和智能激活起来,并使得这种潜在的智慧在融洽的合作交流中得到增值,提升了教师的元认知能力,调动了教师发展的内在动机。在教师培训中是最受一线教师欢迎的一种形式。

四 专家引领项目学校教师反思式合作教学案例

下面的案例是甘肃张掖某“农远”模式二项目学校张老师的教学反思――《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参加者除张老师外还有专家及同伴教师,笔者根据录音进行整理。

1 教师自主反思

同伴教师及专家观摩教师课堂教学,反思紧随其后。张老师首先对自己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过程进行了自我反思。

张老师:我用的是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材一一四年级上册《垂线和平行线的画法》,这是在上节课《认识垂线和平行》以后,学生知道什么情况是垂直、什么情况是平行的基础上来讲教授的。

这节课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画垂线和平行线的方法,理解点到直线概念以及点到平行线的距离处处都相等,这也是这节课的重点。利用的媒体第一是来自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上下载的现成资源,第二是我自己根据这节课的内容设计的一些自习题和练习题。二者结合起来,制成了课件。

我首先让学生观察课件的展示,然后,根据观察过的动手去画。所以在“第一,动手画垂线”时,我首先播放的是网上下载的“如何画垂线”,先了解垂直的概念,然后画垂线,再进行交流,相互纠正。

接下来,在学生探究画平行线的时候,也是首先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子,找出我们生活中有哪些是平行的。学生当然举到了我们教室的书啊、课桌啊、还有黑板,然后还举出了我们学校里的双杠,这说明我们同学们平时观察比较认真。

紧接着我出了一道题,让学生量一量两条平行线中间的这个线段,通过测量,引出平行线中间的线段都相等。因为课件上就一个图,必须让学生自己画出来,然后动手去量。如果仅是老师演示一下,可能效果不太好。

最后,我设计了反馈练习,第一个练习是让学生自由地画出一些平行线,学生很快就拿出直尺和三角板,自己去画。第二道是一个扩展题,来自我们生活中经常用到的一个例子:A村要安装自来水管道,怎样接比较近。这个题的目的就是让我们巩固在直线外一点作垂线最近,让学生探讨。

这就是我这节课的整体思路,我在上课的时候,也是针对我的学生情况,可能在其中还有好多失误,希望各位老师和专家尽可能给我指出来。

2 专家辅助同伴互助反思

张老师反思之后,专家设计连续的引导问题,继续辅助张老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深入的反思和剖析。

专家提问:你认为自己这节课最精彩的地方是什么?

张老师回答:我感觉我这节课最成功的地方就是媒体播放给学生,学生能很快地、直观地看到那些动画,加深学生的印象。当场我就发现,有百分之八十的学生会画垂线和平行线,这就说明,这节课的动画代替了老师纯粹的讲解,这是我最成功的地方。

专家提问:你认为自己这节课最不好的地方是什么?

张老师回答:语言上可能有些问题,平时说话快。讲解太多了。

专家提问:如果对今天的这节课进行修改,你准备怎样改?

张老师回答:如果再有机会上这节课,还要更少地讲解,让学生看课件,看完就练习,练完我就检查一下。或者学生互动,互相检查。语言不太简练,老师过多地播放动画,给学生的感觉是听老师话对呢,还是看动画对?学生感觉太复杂了,观察一练习一交流,讲的更少、练的更多,这节课我没有达到的目的就是学生练的少,对学生的启发少。

专家指导:我插一句,张老师讲到“启发”,那么,最好的“启发”是什么呢?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找一个点去设计启发教学的引入,这个点最好是教师学生共同具有的已有知识的经验。比如,一个点到直线的垂线,农村孩子遇到最多的就是家里盖房子时,木工用千锤找垂直。

同伴教师:我觉得是选择老师和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老师应该结合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东西来设计,比如让你来设计一个桌子或窗户,需要画直角,该怎么做?

专家:这位老师说得特别对。

同伴教师:如果学生能够提出问题,他就要动脑筋想怎么解决问题,用什么工具?怎么画?

专家指导:对,非常好。实际上这位老师说的就是时下很流行的一种教学设计的模式,叫做PBL模式,就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_based Leaming)。我想如果这节课稍微改一下,就可以设计的非常好。就是先呈现问题再引进,这个问题从哪里来呢?就从学生的观察,比如窗户角啊,黑板的角等等开始,然后引入到生活里面,怎样做出这样的直角,学生可能会想到千锤啊,或者使用别的工具。除此以外,我们还有更简单的工具,比如我们在数学课堂里会用到更先进的工具,像我们摆在黑板前头的三角板啊、直尺啊,然后引进到用工具来解决问题的思路上来,这样就把陈述性知识和操作性知识融会到一起。

同伴教师:我们上课就想不到这些。

专家诊断:这节课从教学设计上来讲,属于授导型课程,是“模式二”的教学。“模式二”里有两大类教学类型,一种是授导型教学,一种是研究性学习,我们今天看到的是属于授导型教学。这位老师在媒体的应用上,比较好地突出了媒体的长处,就是既突出了计算机媒体,又在很多地方使用传统的媒体。比如张老师用的教学纸片,这两者配合的非常好。

接下来看一下师生互动,基本上具有互动的形式,讲授.练习一提问。数学课是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互动的方式是非常清楚的,生.生互动采用的是同座的交流。同座交流在农村学校是一种非常实用的交流互动方式,如果一味地要求小组合作,那样对教室的布局还要有一定的考虑或改造,存在一定的麻烦,不可能是常态下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

数学课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最关键的内容。我认为,评价一节数学课,除了数学技能的训练与培养以外,最重要的是数学思维的培养。从这节课数学思维的培养上来讲,张老师特别注重了一种数学思维的训练一演绎归纳式。但是数学思维训练除了演绎一归纳、归纳.演绎之外,还应该有一种猜测一验证,数学猜测到验证这个过程是小学高年级学生解决复杂数学问题必须具备的能力,这就要求教师的教学设计要有些一些变化,比如说我们说两条平行线之间的线段是一样长,我们可以先不动手测量,按照先猜测的思维训练方法,思考:它们是不是一样长的?然后再动手验证。为什么呢?因为数学是依靠抽象思维的,它不完全依靠于这种直觉的或猜测验证的结果。我建议一开始要解决的复杂的问题,比如接水管问题,或者我们怎样利用工具去画垂线平行线的问题,可以放在一节课的开始,在回忆完共同的生活经验以后,就应该把问题先呈现出来。

最后,专家又对这节课的教学进行了集中点评,并给出了文字反馈意见。

实践证明,在专家引领及同伴互助的环境中,教师可以在第一时间及时反思自己的教学理念、知识系统、教学设计及教学实践,并得到专家及同伴教师切合实际的诊断及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反观自己的教学并明确改进的目标,对教育理念的理解与应用就变得鲜活起来,教师在改进教学的同时获得专业成长的幸福体验,这是最受一线教师欢迎的反思模式。

上一篇:在线形成性评价工具在英语写作中的应用 下一篇:基于IMOS技术的校园IP网络视频监控系统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