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世推移”与“深思高举”

时间:2022-10-12 03:10:27

摘 要 渔父曰:“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众人皆醉,何不哺其糟而歠其酾?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无疑,《沧浪之水》中池大为就进行了这样的清浊之辨,醉醒之争。刚参加工作,他深思高举却一无所有,郁郁不得志。在物质环境的挤压和别人的劝诱之下,他忽然“大彻大悟”,心中的神圣感逐渐摧毁,短短几年,他几乎什么都得到了。最耐人寻思的是,他后来居然成为反腐明星,在官场如鱼得水。池大为从坚守到进退失据再到一步步退守,直到重找依据,这样的经历令人惊骇,令人震撼;权力和金钱对精神价值的左右,令人惊骇,令人震撼。

关键字 深思高举 与世推移 清浊之辨 醉醒之争

中图分类号:I0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3-0011-03

不见高山,难见景行行之处。人生若只为求衣求食只能叫活着。《沧浪之水》这本书中,把一个深受中国传统文化影响的知识分子,是怎么样放弃自己曾经坚守的操守的整个心理历程描写得很传神。把知识分子在现实高度商品化的社会里无奈的一面、可悲的一面、可怜的一面都得以最全视角的展现!不愧是一部反映知识分子在现代生活的游戏规则中生存的现实主义力作、大作!

一、池大为的知识分子情结

何为知识分子?弗洛伊德的理论认为,在每个人的无意识深处,都有“我是谁”这样一个问题。由此可以推想,“何为知识分子”,大概也是读书人群体无意识中的秘密和情结。

书中的主人公“我”—— 池大为,医药学研究生,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他的父亲正直并且有才华,在五六十年代的政治运动中因坚守做人的原则而遭受噩运,一生清贫凄凉但却终生不悔,内心保持着坚毅的精神。在父亲的影响下,池大为也看重精神, 也有着一腔的天下千秋和满脑子的家国情怀。他鄙薄名利,不屑苟狗,常常以屈原和李白等历史上的名人自勉,他的知识分子情结是他赖以生存的依据。他认为“无论如何都不能满足于那种把日子当作日子,把自己当作终极的生活,也不能设想把视野局限于以自我为中心以私利为半径的那个小小圆圈之中。”“人应该追求意义,意义比生活更重要,不然怎么还叫做人呢?”所以最初他在爱情的选择和人际关系的处理上,都坚持自己做人的准则,尽管因此失去了一些在别人看来的比较好的生活和工作条件,但他认为:“我还是要走自己认定的道路,哪怕孤独,哪怕冷落,因为,我是一个知识分子。”然而,生活从来就不相信哪个人的执拗,为执拗而执拗的人必然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池大为的知识分子情结不仅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知识分子,也客观的反映了当今的一些知识分子。一些初入社会的大学生们抱着自己远大的理想进入工作岗位,开始时都会有着满腔热情,要好好大干一场,看重自我成就,鄙薄名利,认为自己只要有实干成绩一定会得到认可,然而在这个先注重人际关系后看实干成绩的社会,机会是不会等着来到的,你不融入社会的规则,你只会被社会狠狠地抛在一边。

二、面对现实的无奈

刚分到卫生厅,同科室几个人谁也不提水,最终往往都是他这个研究生提。到这不觉为之莞尔。这个富有典型意义的细节,好象在刘震云的《一地鸡毛》中也曾写到过。其实,这点儿感受谁又没有呢?后来,池大为结了婚,和妻子、儿子、岳母挤在一间屋里。看似是不太人道,因为单位里也不是没有空房子,可就是没他的份儿。相信大家也不会生气的,道理谁都懂,不说也罢。面对领导的冷遇,妻子的抱怨,同事的嘲笑,光阴的虚度,家境的艰难,他的那点执拗越来越失去了底气,于是他自责、困顿,并开始追问。他面临着灵与肉的煎熬,在精神炼狱里接受拷问。还有更甚者,池大为的儿子被沸水烫了,他疯狂地抱着儿子满医院乱跑,因为交不齐住院押金谁也不理他,最后,多亏已经做了处长的丁小槐的一个电话,才算解了围。至此,池大为的那个“现代隐士梦”和“富贵闲人梦”终于裹挟着他全部的自尊轰然倒塌了。坚持自我的池大为在挣扎了一番之后,死去了。而一个全新的、世故的、聪明的池大为在放下了良知和道德的包袱之后,活转了过来。只是池大为没想到,当良知不再成为沉甸甸的负担的时候,自己不仅没有先前想像的那样会找不到生存的依据,而且生存的依据更加坚实有力并充满质感了,而那依据便是自己要活得更好,要活出有滋有味的体面来。于是他开始了一步一步地攀升,从科长、处长直至升到一厅之长,虽然其间良知与道德感也曾偶尔质问他的庸俗,但是很快就被斗争下去。他已经不可自拔,回不去了——对于一个人来说,精神的死亡是真正的死亡吧!让一个人放弃他苦苦坚守的追求,无异于死一次,哪怕这点追求在现实面前显得可笑亦复可怜。看完这些,我不禁为之愀然不乐,因为从池大为的身上,我看到了一大群人的影子。

话说有一天池大为被素与一把手马厅长不睦的舒少华请到家里,要他加盟一个联名倒马的计划。一向书生气的池大为不知哪根神经突然管用了,托辞要与老婆商量没有参与,而是毅然连夜到马府告密。如果说,去之前他还有沉重的心理障碍的话,那么,当到了马府看到那封告状信已经静静地躺在马厅长的公文包里,并且一同参与倒马的发起人之一的尹玉娥夫妇也赶到马府勇于倒戈时,他除了庆幸自己没有站错队外,更多的还是完全看透人性的阴暗、丑恶之后的一种“大彻大悟”。再后来,就是池大为因为反戈有功,一路提升,要风得风,要雨得雨,没几年,马厅长退休,他坐火箭般一下子成了全省最年轻的厅长。当了厅长,池大为不甘心做马厅长的影子,最终也还是知识分子那种达则兼济天下的使命感唤回了他久违的一点良知,把马厅长决策修建的临街的豪华大楼拍卖,为机关干部解决住房问题;为被压了几十年的老知识分子创造条件,解决职称问题;甘冒风险,为血吸虫病重灾区争取到国家拨款,为老百姓解决病痛……

回过头来,再说说池大为的发迹。他之所以能够咸鱼翻身,不是他有多大本事,研究生算个什么啊?说穿了就是找对了马厅长这个靠山。如果马厅长的小孙女苗渺渺不住院,马厅长夫人就结识不了池大为的老婆董柳;马夫人不青睐“小柳子”,池大为就无缘结识马厅长;没有与马厅长的常来常往,告密恐怕也轮不到池大为。总之,这里面有很大的偶然性。但,偶然性里有必然性,如果池大为没有“大彻大悟”,没有把“良知”“清高”的包袱彻底扔下,升官发财的雨点儿永远也不会滴到他的头上。

对社会的无奈我想每个人都有所体会,就像前面我提到的提水的小问题,这是一个社会习惯造成的,这种无奈可以接受。然而在一些大一点的问题上的无奈是不得不接受的,它会改变一个人思想的,因为人要在社会中生存下来,就必须接受无奈,在无奈的打压下不断改变自己以求生存。

三、知识分子在权力面前的人格煎熬和灵魂拷问

中国人文知识分子历来就是一个矛盾的群体,在传统文化被不断重构、整合的今天,知识分子的道路选择仍然是一个问题。

阎真的《沧浪之水》深入剖析了池大为的人格扭曲过程,深刻揭示了不合理的体制对人性的戕害,用雷达的话说就是“写出了权力和金钱对精神价值的败坏,有一种道破天机的意味。”并认为“在它面前,诸多同类题材的小说都会显得轻飘。”有网友也说:“一本人性的写真集!你可以直面中国知识分子的那份无奈以及埋藏在心灵深处的卑劣!我无法想象有人可以这样用白描的手法勾勒灵魂!”其实很多人会有这种体会,一直坚持多年的东西突然不值一文了,在权利面前,自尊可以被任意地践踏。但是,我仍然认为,就《沧浪之水》来说,把人性的扭曲和腐败的产生,仅仅归因于体制,也还是有点勉强。小说停止于体制而没有更进一步挖掘。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体制,美国、欧洲也有腐败,体制只能抑制人的腐败而不能。并不是在一个恶劣的体制下,人们都会走向腐败,我国在封建社会那样的专制政体下,依然有屈原、李白、王安石、苏轼、海瑞等品行高洁的仁人志士。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体制,也没有十恶不赦的罪犯,体制是我国目前腐败的一大因素,但作为一部长篇小说仅仅揭示出这个众所周知的答案,也还是远远不够的。

池大为的精神坚守失败了,这是不是具有普遍意义,是不是无可抗拒的历史宿命?古时屈原式的高洁,陶潜式的淡泊,坡式的旷达,曹雪芹式的从容,不都以生命证明了一种原则,一种人格范式。池大为对这种特殊利益圈子虽然有短暂的抵触,但很快就缴械投降了。其实,我认为池大为的矛盾和痛苦不是要不要圈子的问题,而是进入的代价问题。初入职场,他看不惯那些将物质上的享受和占有当做人生最高目标的“猪人”,鄙视丁小槐那类在官场一门心思往上爬的人,凡事唯唯诺诺,小心谨慎,对上级察言观色、百般讨好、竭尽巴结逢迎之能事、甚至丧失原则打击同事以求高升的“狗人”。但他却又为了马厅长的认识而深深感动:“这么多年了,他还能一眼就认出我。”,在经历了一场风波之后,他又因为马厅长和气地几句话而感到亲切,有了一种温情的感动。因此,不管池大为对圈子多么抵触,最终都会同流合污。因为对一个人来说首先是生存,然后才是生命。在还被生存问题困扰着就去谈生命,那太奢侈了,那是圣人的选择,我们是凡人,我们都有欲望,我们生活中都有一大堆问题要解决,在生活中我们都要奋起直追。无欲则刚了这么多年,落到了如此地步,牺牲意义何在?想到这点更使池大为沮丧以至绝望。他必须紧急启动奋起直追。几乎每一个有了进步机会的人都知道自己的机会是谁给的,自己的根本在哪里,是谁在对自己负责,而且明白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机会。公事公办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个人化的时代改变了权力的存在方式。每个人口里说感谢组织培养,心里却洞若观火地知道应该感谢谁报答谁。就像池大为的启蒙老师晏老师的哲学一样:“世界上的事实在很简单,谁对你负责,你就对谁负责。你想谁能够对你负责,给你更高的工资、位子、房子、自尊,一切?当官没有别的门道,对给他那张椅子的那个人负责就行了。只要对他一个人负责,老百姓一万个都没有用。”

缴械投降了的池大为“杀死了过去的自己”,那过程尤为惊心动魄。一开始他作为一个崇尚先贤,保持平民尊严,愤世嫉俗,决心要为天下、为民众而活的耿直青年,是很可爱的。他的道德理想和价值基础,与他的父辈们的追求,与我们悠久而深厚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以历史上的李白、屈原等人自勉,体味着孟子的“舍生取义,信善性善”、嵇康的“内不愧心,外不负俗”、陶渊明的“富贵烟云,采菊亦乐”、李白的“笑傲王侯,空怀壮气”、杜甫的“耿耿星河,天下千秋”、坡的“君子之风,流泽万古”、文天祥的“虽死何惧,丹心汗青”、曹雪芹的“圣哉忍者,踏雪无痕”……也体味着父亲“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于是表现出刚健、仁爱、慎独、自强的情怀。后来,他发现自己“无欲则刚”了好几年,却一无所有,郁郁不得志。在物质环境的挤压和别人的劝诱之下,他忽然“大彻大悟”,心中的神圣感逐渐摧毁,他仍然崇拜李白、屈原、司马迁、孟子等等这些历史伟人,但他再也不能跟着他们走下去了。“对世界我无能为力,我有权利放弃,我只能如此。无能为力,无可奈何,这是我的理由,也是我的解脱,我感到了如释重负的轻松。那些猪人,还有狗人,其实是聪明的人,幸福的人啊。人这一辈子,最现实的就是鼻子底下那一点东西,人其实就是这么可怜、可悲。但只有在可怜可悲之中,才可能与现实发生有效联系,才可能萌生出一点点希望的萌芽。”于是,池大为告诉自己说,为了赢得自尊,首先必须放弃自尊,以柔弱无骨的姿态进入那个弯曲的空间。一旦抛弃操守,蔑视永恒,他就活得轻松多了。他逢迎、拍马、出卖、讨好,无所不为,短短几年,他几乎什么都得到了。也许最耐人寻思的是,他后来成为反腐明星,在官场如鱼得水。当然他并非不知道他失去了什么,只可惜他也无可奈何。

当身居高位之后的池大为准备大施拳脚重建理想时,他猛然发现自己以再也不能回到那个充满信念和理想的池大为,他已经成为了一个“被迫的虚无主义者”。当小说的结尾,“池厅长”把从父亲就开始珍藏的《中国历代文化名人素描》轻轻地放在泥土上,却没有勇气去正视那些脸庞。当看到这里我想每一个有知识分子情结的人都会感到那种发自灵魂深处的痉挛。所以达人有云,千万不要读死书。书本上写着要正直,要坦白,要坚持真理,要随时准备和一切谬误与不公正斗争,不过如果你真相信这些,不要说春秋战国年代,就是现在太平盛世,随便到哪个单位,都会让你跌的满地找牙。人世间的游戏规则是造物主睡眼惺松的时候制定的,他在制定这一切的时候就把它的合理性也写入宪法了。只有不怕虎的初生牛犊,才敢追问,这世道凭什么这样?当然他很快就会受到教训,因为跟上帝较真,烦恼和吃亏的只能是自己。郑智化的一首歌里唱道“头脑坏掉,才能活得很好。”要坚持原则,但要自省,什么才是你自己的原则?不要拘泥那些别人告诉你的伪原则。

“权力”,给人的首要印象就是金钱、关系、指挥他人。它是一个神奇的东西,能抗拒它的人屈指可数。池大为从坚守到进退失据再到一步步退守,直到重找依据,这样的经历令人惊骇,令人震撼;权力和金钱对精神价值的左右,令人惊骇,令人震撼。但它真实的反映了知识分子的真实心境。社会的发展带给人们的压力越来越大,再强压下的生活中,人为了身存不得不往上爬。就如现在的社会你没有房子、没有好的家庭背景在结婚和找工作方面都会遇到坎一样。当你拥有了你千方百计想得到的东西后,作为知识分子的那种还保留在内心深处的不能说是“良知”的东西会在浮现出来,但又有几人会像池大为一样将它重找出来呢?这时候的人已经被社会把自己最初信念和理想压的粉碎。

四、感悟屈原

由池大为想起屈原,他的故事或许可以是另一个样子。他可以暂时委屈自己的个性,上门赔罪并献上厚礼让上官大夫、佞臣靳尚和怀王宠妃郑袖等人放松警惕,同时痛哭流涕的向怀王检讨自己一时糊涂,从而获得怀王的宽大。而后吮痈舐痔重新获得怀王的信任,官复左徒。找机会量身设计顶级时装来讨好郑袖,拉拢郑袖形成同盟,挑拨郑袖和靳尚之间的关系,不动声色的在要害部门培植亲信,逐步运用权术和郑袖的枕边风使上官大夫、靳尚在怀王面前失宠。当时机成熟找一个机会借怀王之手制他们于死地,至此屈平同志官至令尹,已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此时秦军逼迫日近,越是这个时候,越是要戒骄戒躁、韬光养晦、谦虚谨慎、等待时机。故事再往下发展,怀王三十年,秦人诱骗怀王会于武关。而怀王的小儿子子兰等力主怀王入秦,屈原看出阴谋但不加劝阻,结果怀王被扣不得返回,顷襄王接位,三年后怀王死于秦。闻怀王死讯,举国发丧之机,屈原请命举兵讨秦。大军城外夜宿,这天晚上,屈平的一些亲信在将士中散布议论,说“今王者昏庸,不能亲政,我等为国效力破敌,有谁知晓;不若先拥立屈平为王,然后再行讨秦”迅速得到响应。一觉醒来,亲信将士早已准备好的登基冠冕,为屈原加上,屈原辞而不受,最后在众将士以国家大义为重的再三请求下,屈原承天意于国家危难之际,班师回郢。兵不血刃,控制都城,早已准备好的禅代诏书诏告天下宣布襄王退位,屈平登基。屈平立马施展手腕,整顿朝纲,启用贤人,奖率三军,一战大败秦将白起。再往后也许历史会完全改写,最后屈原的后人并吞六国,一统天下,定都长沙,史称楚始皇。

然而,这样的故事没有在屈原身上上演,他的性格使他不能成为这样的伟人。《渔父》中,曾经有两方面在他心里形成了一种张力:一方面是社会既然如此,我何苦这么执著呢?我也有能力来适应它。适应它,我的处境就会好起来,至少我不会处在危险的境界里,这是一种声音,可是另外一种声音也同时在响,说我的社会理想、我的政治理想、还有我自己人格的追求,不能够为一时的这种名利,或者是外界的这种诱惑、压力所动摇,我要坚持。终于,他用自己的行动做出了最终的抉择,他不屑于对社会通行的游戏规则做哪怕一时的妥协,他不懂得“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的道理,他的逻辑是失去做人原则,赢得世界又怎样?所以失去了整个世界,却赢得了自己的原则。对于自己理想的这种珍爱,对于自己这种操守的坚持,对于自己整个人生价值取向的执著,这种精神,我今天仍然抱着十二分的崇敬。同时我也在反思我自己,我能否在如今的社会中继续保持我心中的理想坚持呢?

五、矛盾的体验

反观他一路走过的心路历程,从坚守到怀疑,从迷茫到重生,从傲视世俗到与世推移,我的心情也在字里行间起伏跌宕,我曾经欣赏过池大为那种平民的高贵、独立的高贵,但后来又忍不住对他有一种奇怪的同情,仿佛就是在同情我自己,理解了他的“堕落”,就如同理解了自己的生活。我想,这正是《沧浪之水》所具有的一种奇特的魅力——它不给读者提供一个高高在上审视他人灵魂的机会,而是不断迫使读者在阅读中不自主地进行自我反思:当面对自己坚守的意义真空时,我们自己应该怎样?作为一部追问人生意义的小说,答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提出每个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并使我们每个人都对问题进行真诚而深切的思考,才是作品的成功之处。《沧浪之水》正是如此。

上一篇:浅谈职业学校学生干部在德育教育中的核心作用 下一篇:《线性代数》课程中基于探究式学习的教学模式...

文档上传者
热门推荐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