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是挑战

时间:2022-10-12 02:30:10

能源安全是挑战

我国经济持续稳定高速增长了25年,突破了西方学者关于东亚经济增长不超过22年的 增 长极限的判断,被称为“中国奇迹”。2004年第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率达到了9.2%。当世 界各国都以惊异的目光审视中国时,倒是我们自己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在中国连续多年高速增长的前提下,却隐藏着一个不争的事实。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提 出的一组数据让我们警醒:2003年中国不但已经成为世界第一煤炭消费大国和第二石油、电 力消费大国,而且消耗了占世界当年消耗总量近50%的水泥、35%的铁矿石、20%的氧化铝 和铜,却只创造了占世界总量4%的GDP。而且上述统计中尚未计入因污染而造成的环境成本 ,如果把“环境投入”也计入综合成本,则中国经济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反差将更加惊人。

这样的反差只能产生于如下两个事实,一是在世界整体经济结构中,中国经济还处于产 业链条的下端,高能耗、高污染、低技术、低产出的基础产业,依然占有太大比重;二是即 使在同一产业中,中国资源利用的效率水平,也远远落后于世界先进国家。

2003年,我国13种主要能源和初级产品的进口额近500亿美元,同比增长了49%。今年 一季度原油进口量为3014万吨,同比增长35.6%,全年进口将会超过1亿吨,成为仅次于美 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这也给我国的能源安全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据了解,有关国家战略石油储备的立法已提上了日程。今年“两会”期间,有关加快战 略石油储备立法的议案呼声非常高,国内外的诸多因素迫使我们把战略石油储备尽早实施, 并筹措专项石油储备金。有关专家提出到2006年我国的石油储备应该达到180天的安全线。

为此,有关人士指出,本世纪的能源开发应走多元化战略,大力开发水电、核能、太阳 能、风能、生物能等再生能源,以减少对石油、煤炭的依赖,以赢得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再次解读中央政府的经济“降温”政策,就有着更深刻的含义。 目前采取的一系列经济降温措施,不但是对国内经济发展的适度调控,而且也是针对外部资 源约束所做的主动调整。否则等到世界能源、原料供应无法满足中国经济需求饥渴时再被动 刹车,其震荡幅度和强度将难以承受。如果中国经济不进行适度控制和发展模式的转变,我 国经济将可能成为世界能源和原料的“黑洞”,给世界经济带来难以控制的影响。

上一篇:严格监督管理 争创一流佳绩 下一篇:电价上涨有益宏观调控 高耗能行业须重估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