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安全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1:15:42

能源安全论文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1篇

欧盟与亚太、北美一起并列为世界三大能源消费地区,根据2004年和2005年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3年欧盟15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比例为15.4%;2004年5月欧盟实现第五次扩大后,欧盟25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单一能源市场,2004年欧盟25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比例为16.8%。从1951年《欧洲煤钢一体化条约》和1957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签订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奋斗,虽然欧盟各成员国已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能源生产、运输、分配和科研等一整套体系,特别是核能工业技术和生产居世界领先地位,基本保证了其能源安全供给,但是其能源安全仍受到众多因素的威胁。具体表现为:

(一)能源进口依赖性越来越大。1999~2000年欧盟能源自给率约60%,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这三个最主要的能源资源自给率分别只有15%、60%和65%。近年来,特别是欧盟吸纳中东欧10国后,欧盟的能源自给率下降到50%左右。欧盟能源署认为,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欧盟能源对外依存度将从现在的50%上升到2020年的70%甚至更多。

(二)环境保护对能源生产的严格限制。自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国际会议后,各国政府、国际机构都已积极行动,支持大会的决议,纷纷制定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承担自己的国际义务,为建设一个无公害的、清洁的世界而共同奋斗。欧盟承担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于1993年制定了欧盟《可持续发展规划》。经济发展需要能源,能源生产又不能破坏和污染环境。在这种新形势下,欧盟将面临重新调整能源工业结构、加大科研与技术力度、寻求新的能源开发途径的考验。

(三)能源市场加速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明显的趋势就是市场国际化增强。其表现不仅在通讯、运输和技术等重要领域,而且也逐步发展到能源市场。1993年欧盟统一市场的开通,1994年东、西欧能源的签定,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皆反映了世界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的深刻变化。面对能源市场的国际化及其激烈竞争的机制,采取什么样的有效对策也是欧盟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四)协调机制的挑战。欧盟各成员国的能源机构千差万别,科研与技术开发能力悬殊很大,经济实力穷富不均,因此能源政策也有较大分歧。例如在可再生资源开发问题上,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基础较好,而英国却不愿为此投入大笔资金,法国也不想被强制性目标捆住手脚,更愿意充分利用核能。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一个能源发展总政策,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机制,指导和协调欧盟能源工业发展确实势在必行。

为了及时制定政策、法规和指令性文件以指导各成员国的能源安全措施,从2000年《欧盟能源供应安全绿皮书》开始,欧盟逐年发表能源政策绿皮书。2006年3月,欧盟委员会对外正式公布了“获得可持续发展,有竞争力和安全能源的欧洲战略”的能源政策绿皮书,为未来的欧盟共同能源政策设立了3个核心目标,即确保欧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欧盟能源产业的竞争力、确保欧盟能源的供应安全。欧盟能源政策绿皮书的连续出台,标志着欧盟对能源安全和整体能源政策的重视。2006年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曾指出,如果欧盟不统一行动,可能会面临能源供应中断的风险。欧盟希望拥有一个中长期的能源政策,这个能源政策具有竞争力,同时又有利于环保;为此,25个成员国的能源政策需要保持一致,有必要实行一个共同的能源战略。总体看来,欧盟的能源安全战略包括两个密切相关的方面:关于能源需求的对内能源战略以及关于能源供给的对外能源战略。

二、欧盟的对内能源战略

(一)完善欧洲能源内部市场和统一内部标准。这是欧盟对内能源战略的核心。在石油供应危机的压力下,欧盟各成员国认识到,寻求高度的石油供应安全,必须保持内部团结,实行统一的内部市场规则和竞争规则。欧盟建立并不断修订有关石油和天然气储备的欧盟法律,建立欧洲能源供应观察站,提供欧盟能源供应安全的透明度。欧盟制订统计规则,要求各成员国每月底向欧盟提供储量数据,并就原油储备安全指令,而各成员国则保持控制和使用原油储备的权力。欧盟成员国之间还有“非歧视性储备协议”,可以及时向最急需的地区调拨原油。

自2001年起,欧盟委员会每年出版一份关于天然气和电力的内部市场标准化报告,用于计量欧盟内部市场整合的程度和效率。2003年发生欧洲大规模停电事件后,欧盟开始建立统一的欧洲输电网络,包括统一的欧洲电网标准、调节机制和欧洲能源网络中心,并建立正式的欧洲输电系统运营商小组,增加输电系统运营商之间的协作。推动互相连接。2006年底,欧盟启动“电力”和“天然气”二号指令,完成对电力和天然气内部市场竞争机制的研究与规划。

(二)开发替代能源及利用可再生能源。欧盟强调开发自己有竞争力的多样化的能源,其目标是到2030年将能源对外依存度保持在70%,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达到12%,同时力争达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环保标准。目前,核能为欧盟提供的电力超过1/3。

发展再生能源是欧盟能源政策的一个中心目标。2006年欧盟能源政策绿皮书强调应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和其他低碳能源和载体,特别是替代运输燃料。再生能源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和生物能。再生能源不仅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且还可以增加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改善能源供应的安全状况,减少欧盟能源的对外依存度。欧盟利用强大的科技能力开发风力、光热、地热发电和现代化生物质能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目前欧盟绿色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市场容量约占全球市场的35%左右,其中的风力、光热、地热发电等超过总量的45%。2007年1月欧盟委员会公布新能源政策提案,提出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消耗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20%,并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目标。

(三)强化管理措施。提高能效。欧盟为实现能源安全战略而采取的管理措施不计其数,像发展清洁能源,开发再生能源,启动前沿性研究,制定能源安全标准,这些措施都必须是政府行为。为了长远的能源安全战略,欧盟在推动再生能源及诸如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的开发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除了投资以外,欧盟还实行奖励措施,启动公共和私营的合作项目,设立了31种奖项,奖励了700多个项目、127项合作。欧洲理事会曾拨款4.8亿欧元,用于欧洲原子能框架计划,并考察如何更好地保障欧盟内部核能的高度安全以及核裂变、核废料处理等技术性问题。2003年欧盟还启动了“欧洲智能能源”项目,支持欧盟各项能源政策的落实,比如在建筑和工业领域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促进新的可再生能源与当地环境和能源系统的整合,支持交通能源的多样化,促进生物燃油的使用,以及支持发展中国家再生能源的开发和能源效率的提高。欧盟要求各成员国对这些措施作出承诺。有很多管理措施是强制性的。在此方面欧盟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节约能源20%。提高能效,包括建筑能效,利用金融手段和机制,鼓励投资,加强交通节能,在欧洲范围内启动“白色证书”系统,提供更多的能源性能信息,制定最低标准。

三、欧盟对外能源战略

欧盟对外能源的战略目标,是在世界上寻找价格最稳定、运输最便宜、供应量稳定增长的能源,同时尽量使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目前,欧盟进口石油中大约40%来自中东海湾地区,而48%的进口石油和96%的进口天然气则来自前苏联地区和北非。伊拉克战争以来,随着中东局势的持续不稳定,很自然地,欧盟在要求重新审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的同时,将发展与临近能源出口国(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视为其能源外交的重心。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说得很直白,“问题并非能源与政治是否挂钩,而是如何挂钩”。

俄罗斯是欧盟天然气出口第一大国和石油出口第二大国。欧俄能源对话始于2000年10月,双方通过对话确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建立北欧天然气管道,在莫斯科建立能源技术中心等。2001年10月,欧俄首脑会议探讨了欧俄之间电网同步联接的可能性。2004年1月,俄罗斯与扩大后的欧盟之间又启动了核材料贸易谈判,并就完善海上石油运输安全标准开展合作。俄乌在2008年年初的天然气纠纷,暴露出欧盟能源供应途径单一的隐患,使欧盟确保成员国的能源供应安全成为首要议题。对此,2006年能源绿皮书建议成立“欧洲能源供应观察机构”来监控欧洲的能源市场,并强调:俄罗斯是欧盟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与俄罗斯建立更加紧密的双边关系被定义为“一个巨大的飞跃”;其中首要是建立欧盟和俄罗斯的能源条款,同时争取能与俄罗斯达成能源特许条款和运输条约。

中亚环里海地区也是欧盟建造跨国能源大市场的战略重心之一。中亚被称为“冷战时代封存下来的宝贵财富”。据能源专家估计,即使不把里海的石油储量计算在内,中亚也是仅次于中东和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石油储存区,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能源库之一。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中亚原油的净出口能力分别可达4340~5450万吨及7580~7810万吨。欧盟把该地区看作是欧洲安全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欧盟的各种研究报告和文件中都多次提到“中部欧亚”(CentralEurasia)这个概念,在欧盟能源安全的远景战略规划中,环里海5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南高加索地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及伊朗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欧盟的能源安全战略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面临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问题,欧盟的能源危机意识非常强烈,对能源的管理措施和法令日益系统化;第二,欧盟对内非常重视能源市场的整合,重视发展能源工业、新能源和节能技术,采取“开发与节能并重”的思路;第三,欧盟对外关注对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尤其致力于实现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

[摘要]在全球能源供求状况日趋紧张的背景下,能源安全成了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欧盟重视能源安全和整体能源政策的制定。其政策着力于对内管理能源需求并开发替代能源,对外实现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2篇

欧盟与亚太、北美一起并列为世界三大能源消费地区,根据2004年和2005年的《BP世界能源统计=》,2003年欧盟15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比例为15.4%;2004年5月欧盟实现第五次扩大后,欧盟25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单一能源市场,2004年欧盟25国一次能源消费占世界比例为16.8%。从1951年《欧洲煤钢一体化条约》和1957年《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条约》签订以来,经过几十年的奋斗,虽然欧盟各成员国已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能源生产、运输、分配和科研等一整套体系,特别是核能工业技术和生产居世界领先地位,基本保证了其能源安全供给,但是其能源安全仍受到众多因素的威胁。具体表现为:

(一)能源进口依赖性越来越大。1999~2000年欧盟能源自给率约60%,其中石油、天然气、煤炭这三个最主要的能源资源自给率分别只有15%、60%和65%。近年来,特别是欧盟吸纳中东欧10国后,欧盟的能源自给率下降到50%左右。欧盟能源署认为,如果不采取适当的措施,欧盟能源对外依存度将从现在的50%上升到2020年的70%甚至更多。

(二)环境保护对能源生产的严格限制。自1992年里约热内卢联合国环境国际会议后,各国政府、国际机构都已积极行动,支持大会的决议,纷纷制定自己的可持续发展计划,承担自己的国际义务,为建设一个无公害的、清洁的世界而共同奋斗。欧盟承担了自己应尽的义务,于1993年制定了欧盟《可持续发展规划》。经济发展需要能源,能源生产又不能破坏和污染环境。在这种新形势下,欧盟将面临重新调整能源工业结构、加大科研与技术力度、寻求新的能源开发途径的考验。

(三)能源市场加速国际化,竞争日趋激烈。近年来,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最明显的趋势就是市场国际化增强。其表现不仅在通讯、运输和技术等重要领域,而且也逐步发展到能源市场。1993年欧盟统一市场的开通,1994年东、西欧能源的签定,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皆反映了世界自由贸易和市场经济的深刻变化。面对能源市场的国际化及其激烈竞争的机制,采取什么样的有效对策也是欧盟急待解决的一个难题。

(四)协调机制的挑战。欧盟各成员国的能源机构千差万别,科研与技术开发能力悬殊很大,经济实力穷富不均,因此能源政策也有较大分歧。例如在可再生资源开发问题上,德国和西班牙等国基础较好,而英国却不愿为此投入大笔资金,法国也不想被强制性目标捆住手脚,更愿意充分利用核能。在这种情况下,制定一个能源发展总政策,建立一个强有力的协调机制,指导和协调欧盟能源工业发展确实势在必行。

为了及时制定政策、法规和指令性文件以指导各成员国的能源安全措施,从2000年《欧盟能源供应安全绿皮书》开始,欧盟逐年发表能源政策绿皮书。2006年3月,欧盟委员会对外正式公布了“获得可持续发展,有竞争力和安全能源的欧洲战略”的能源政策绿皮书,为未来的欧盟共同能源政策设立了3个核心目标,即确保欧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确保欧盟能源产业的竞争力、确保欧盟能源的供应安全。欧盟能源政策绿皮书的连续出台,标志着欧盟对能源安全和整体能源政策的重视。2006年欧盟委员会主席巴罗佐曾指出,如果欧盟不统一行动,可能会面临能源供应中断的风险。欧盟希望拥有一个中长期的能源政策,这个能源政策具有竞争力,同时又有利于环保;为此,25个成员国的能源政策需要保持一致,有必要实行一个共同的能源战略。总体看来,欧盟的能源安全战略包括两个密切相关的方面:关于能源需求的对内能源战略以及关于能源供给的对外能源战略。

二、欧盟的对内能源战略

(一)完善欧洲能源内部市场和统一内部标准。这是欧盟对内能源战略的核心。在石油供应危机的压力下,欧盟各成员国认识到,寻求高度的石油供应安全,必须保持内部团结,实行统一的内部市场规则和竞争规则。欧盟建立并不断修订有关石油和天然气储备的欧盟法律,建立欧洲能源供应观察站,提供欧盟能源供应安全的透明度。欧盟制订统计规则,要求各成员国每月底向欧盟提供储量数据,并就原油储备安全指令,而各成员国则保持控制和使用原油储备的权力。欧盟成员国之间还有“非歧视性储备协议”,可以及时向最急需的地区调拨原油。

自2001年起,欧盟委员会每年出版一份关于天然气和电力的内部市场标准化报告,用于计量欧盟内部市场整合的程度和效率。2003年发生欧洲大规模停电事件后,欧盟开始建立统一的欧洲输电网络,包括统一的欧洲电网标准、调节机制和欧洲能源网络中心,并建立正式的欧洲输电系统运营商小组,增加输电系统运营商之间的协作。推动互相连接。2006年底,欧盟启动“电力”和“天然气”二号指令,完成对电力和天然气内部市场竞争机制的研究与规划。

(二)开发替代能源及利用可再生能源。欧盟强调开发自己有竞争力的多样化的能源,其目标是到2030年将能源对外依存度保持在70%,可再生能源的使用达到12%,同时力争达到《京都议定书》规定的环保标准。目前,核能为欧盟提供的电力超过1/3。

发展再生能源是欧盟能源政策的一个中心目标。2006年欧盟能源政策绿皮书强调应开发具有竞争力的可再生能源和其他低碳能源和载体,特别是替代运输燃料。再生能源包括风能、水能、太阳能和生物能。再生能源不仅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而且还可以增加能源供应的可持续性,改善能源供应的安全状况,减少欧盟能源的对外依存度。欧盟利用强大的科技能力开发风力、光热、地热发电和现代化生物质能技术装备的制造能力,目前欧盟绿色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市场容量约占全球市场的35%左右,其中的风力、光热、地热发电等超过总量的45%。2007年1月欧盟委员会公布新能源政策提案,提出到202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能源消耗总量中所占的比例提高到20%,并使之成为一个具有约束力的目标。

(三)强化管理措施。提高能效。欧盟为实现能源安全战略而采取的管理措施不计其数,像发展清洁能源,开发再生能源,启动前沿性研究,制定能源安全标准,这些措施都必须是政府行为。为了长远的能源安全战略,欧盟在推动再生能源及诸如太阳能、地热能和风能的开发上,进行了大量的投资。除了投资以外,欧盟还实行奖励措施,启动公共和私营的合作项目,设立了31种奖项,奖励了700多个项目、127项合作。欧洲理事会曾拨款4.8亿欧元,用于欧洲原子能框架计划,并考察如何更好地保障欧盟内部核能的高度安全以及核裂变、核废料处理等技术性问题。2003年欧盟还启动了“欧洲智能能源”项目,支持欧盟各项能源政策的落实,比如在建筑和工业领域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促进新的可再生能源与当地环境和能源系统的整合,支持交通能源的多样化,促进生物燃油的使用,以及支持发展中国家再生能源的开发和能源效率的提高。欧盟要求各成员国对这些措施作出承诺。有很多管理措施是强制性的。在此方面欧盟的目标是:到2020年实现节约能源20%。提高能效,包括建筑能效,利用金融手段和机制,鼓励投资,加强交通节能,在欧洲范围内启动“白色证书”系统,提供更多的能源性能信息,制定最低标准。

三、欧盟对外能源战略

欧盟对外能源的战略目标,是在世界上寻找价格最稳定、运输最便宜、供应量稳定增长的能源,同时尽量使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目前,欧盟进口石油中大约40%来自中东海湾地区,而48%的进口石油和96%的进口天然气则来自前苏联地区和北非。伊拉克战争以来,随着中东局势的持续不稳定,很自然地,欧盟在要求重新审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的同时,将发展与临近能源出口国(俄罗斯及中亚五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视为其能源外交的重心。欧盟负责外交与安全政策的高级代表索拉纳说得很直白,“问题并非能源与政治是否挂钩,而是如何挂钩”。

俄罗斯是欧盟天然气出口第一大国和石油出口第二大国。欧俄能源对话始于2000年10月,双方通过对话确定了一系列重要的基础设施项目,如建立北欧天然气管道,在莫斯科建立能源技术中心等。2001年10月,欧俄首脑会议探讨了欧俄之间电网同步联接的可能性。2004年1月,俄罗斯与扩大后的欧盟之间又启动了核材料贸易谈判,并就完善海上石油运输安全标准开展合作。俄乌在2008年年初的天然气纠纷,暴露出欧盟能源供应途径单一的隐患,使欧盟确保成员国的能源供应安全成为首要议题。对此,2006年能源绿皮书建议成立“欧洲能源供应观察机构”来监控欧洲的能源市场,并强调:俄罗斯是欧盟重要的能源供应国,与俄罗斯建立更加紧密的双边关系被定义为“一个巨大的飞跃”;其中首要是建立欧盟和俄罗斯的能源条款,同时争取能与俄罗斯达成能源特许条款和运输条约。

中亚环里海地区也是欧盟建造跨国能源大市场的战略重心之一。中亚被称为“冷战时代封存下来的宝贵财富”。据能源专家估计,即使不把里海的石油储量计算在内,中亚也是仅次于中东和西伯利亚的世界第三石油储存区,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最大能源库之一。预计到2010年和2020年,中亚原油的净出口能力分别可达4340~5450万吨及7580~7810万吨。欧盟把该地区看作是欧洲安全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在欧盟的各种研究报告和文件中都多次提到“中部欧亚”(CentralEurasia)这个概念,在欧盟能源安全的远景战略规划中,环里海5国(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土库曼斯坦、塔吉克斯坦及乌兹别克斯坦)、南高加索地区(亚美尼亚、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及伊朗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从欧盟的能源安全战略中,我们可以看出:第一,面临日益严峻的能源短缺问题,欧盟的能源危机意识非常强烈,对能源的管理措施和法令日益系统化;第二,欧盟对内非常重视能源市场的整合,重视发展能源工业、新能源和节能技术,采取“开发与节能并重”的思路;第三,欧盟对外关注对降低能源对外依存度,尤其致力于实现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

[摘要]在全球能源供求状况日趋紧张的背景下,能源安全成了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重中之重。欧盟重视能源安全和整体能源政策的制定。其政策着力于对内管理能源需求并开发替代能源,对外实现能源进口来源多元化。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3篇

人口众多,很久以来就成为中华民族的自豪与骄傲。人口众多的优势在技术水平极其低下的农业经济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在第一次科技革命之后,新兴产业以及推动产业变革的工具所含科学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中西方的差距已经明显,但由于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和经贸关系等条件约束,当时的中国人并没有感觉到人口众多有什么劣势,甚至相反,多数中国人认为人多势众,这是优势。当然,影响中国人的这种视角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主要的是战争和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直至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社会稳定,经济快速发展,外资经济渐成规模,劳动力资源要素禀赋优势再次显现。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劳动力资源禀赋成为中国经济日益崛起的极其重要的特征,是中国最为重要的一个比较优势(袁志刚,2006),这似乎成为学界的一个共识。

但是,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这句古话的哲理寓意深刻,如果用这句古话来诠释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话,那么,今天的比较优势在未来就转化为比较劣势。现如今,我们利用劳动力资源这一比较优势,通过国家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国外资金,外资经济、民营经济和国有经济形成三驾马车,并驾齐驱,使中国的GDP年均增长率保持在9%以上,加速了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国制造”几乎遍布世界各地,中国日渐成为“世界工厂”,从而将因户籍制度而依附于土地的剩余劳动力晰出,中国的隐性失业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缓解。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新增就业岗位达240万个(朱之鑫,2004);同时,增加了城乡居民特别是农民的收入,1983年农民家庭纯收入为310元人民币,扣除物价上涨因素比1978年增长近一倍(1978年仅为134元人民币),而到了1993年增长为921.62元人民币。仅就中国经济增长来说,劳动力资源作为比较优势发挥了应有的作用,这仅是劳动力资源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如果从长远角度考虑,劳动力资源优势将中国铸造成“世界工厂”,也是未来利益的受损者,因为中国成为“世界工厂”,不单单意味着劳动力资源的有效就业和经济增长,而且意味着对中国有限能源的巨大消耗,必然危及中国的能源安全。加之利益的驱使和“条块结合”的体制,地方政府为了吸引外资,往往不惜一切代价,或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从而影响生态环境,或造成资源配置的不合理甚至浪费。

所以,本文在承认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对推动中国就业和经济增长的积极影响的同时,拟从未来的视角,而非现实的利益对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与能源安全的关系进行研究,其逻辑结构为:利用劳动力资源优势,吸引外资,变中国为“世界工厂”,从而使中国能源过度消耗,着眼未来,实施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反思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和“世界工厂”,实行产业结构调整及升级,制定相应的能源战略,置中国的未来能源于安全之中。

二、文献回顾与前瞻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劳动力资源极其丰富,并成为中国近30年经济增长中最为重要的要素禀赋。在劳动力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的观点中,尤为具有代表性的是比较优势理论。所谓比较优势,通称是指一个国家较之其他国家在特定商品的生产上比其他商品的生产相对地更有效率,也即具有较小的生产成本。亚当·斯密在1776年写的《国富论》中曾多次讨论比较优势。1817年,大卫·李嘉图在《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一书中,系统提出比较优势原理,其基本观点包括:在两国生产两种商品的情形下,其中一国在两种商品上均占绝对优势,另一国在两种商品生产上均处于绝对劣势,则优势国可以专门生产优势较大的那种商品,劣势国可以专门生产劣势较小的那种商品,通过专业化分工和国际交换,双方仍能从中获益。

需要指出的是,这一原理包含一系列假定条件(黄辉,2001),如国际经济是静态经济、边际成本不变等。主张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国内学者,大多是从劳动力要素禀赋对就业、对外贸易和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层面来分析问题的(吕政,2001;徐晓玲,2004)。但也有不少学者研究发现,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具有严格的产业和能源限制(许经勇,2005;陈庆修,2003),主要体现在劳动力密集性和能耗较小的产业或领域。如果不讲产业和能源等约束条件,滥用劳动力资源,就可能陷入“资源的陷阱”:其一,低工资陷阱。有资料显示,我国工人工资远远低于发达国家不说,与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相比,我国制造业工人周平均工资是最低的,与韩国的比值为1∶8.12。低工资成本造成廉价的商品,在国际市场上会遭遇两种情况,一种是产品具有竞争力,市场份额在同类产品中有明显优势,另一种是遭遇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反倾销。近几年东南沿海一些发达地区的“民工荒”(钱凤娟、王晓娣,2005;刘湘国,2006),则说明人口红利随着未来人口结构进一步的变化和相关政策的调整终究是要消失的,为此,“避免经济增长源泉耗竭现象的出现,需要一个国家在仍然享受人口红利的同时,借助这种人口红利,创造出持久性的经济增长源泉。……提高劳动者素质对于经济持续增长有着特殊的重要性”(蔡昉、杜阳、王美艳,2005)。其二,高就业陷阱。目前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被制造业所吸收,其表面和现实的利益是就业机会不断增多,但如果不提升劳动力自身的技术含量及综合素质的话,廉价劳动力在未来科技不断创新的信息社会里注定是没有光明前景的,众多廉价劳动力必然随着制造业的技术进步而大量减少,从而涌向社会,造成就业压力增大和贫富分化扩大,最终危及社会经济稳定和发展。

说到底,劳动力资源优势,毕竟不是人才资源优势,除去自身科技含量较低之外,还要受到来自外部诸多因素的限制,从而使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只能在一定空间内发挥作用。

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实际上是世界分工格局和产业结构转换的结果,发达国家利用FDI,借助于发展中国家的廉价劳动力和能源,将那些严重破坏生态环境、生产充满危险的产业或生产过程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以获取更高的利润(代谦、别朝霞,2006)。积极吸收和利用FDI,大力发展制造业,是中国进入工业化的一个显著标志,而工业经济相对于农业经济来说,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生产效率高,二是能源消耗大。1990年至今,我国经济对主要矿产资源的对外依存度已从5%上升至50%(刘伟,2006),我国的能源弹性系数,也即能源消耗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1991-2000年为0.2,而2001-2004年为1.29,2004年则高达1.6。根据中国科学院最近完成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研究报告》预测,到本世纪下半叶也就是2080年中国将接近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照此计算,我国人均收入将达8000美元,人口—车辆比率将从1998年的125大幅提高(傅庆云等,2004a),仅石油的对外依存度将从2000年的大约30%增加到2010年的60%和2030年的80%(傅庆云等,2004b)。这种严重依赖程度,不可避免地对经济运行,甚至政治、军事、外交等产生极其重要的影响(王涛,3005)。能源如此重要,不仅提示我国政府要加大新能源开发的投资力度,保持一个长效机制,而且警示我们要节能,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能源安全的关系。

三、经验观察与结论

为了能够有效地阐明劳动力资源利用与能源安全的关系,我们不妨假定:(1)新能源开发在未来30年极其有限;(2)现有能源探明储量和生产量不变;(3)中国的GDP年均增长为6%。

1.人口数量、工业部门劳动力供给与工业总产值

对于人口增长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传统的观点认为,两者之间呈负相关关系。但近年来,学界出现了关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负面影响的这一传统观点的反思关于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作用的研究中,有三项研究成果:《人口的迅速增长:后果及其政策含义》(由罗格尔·莱维尔主持,1971)、《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政策问题》(由罗纳德·李、D.盖尔·约翰逊主持,1986)和《终极资源》(朱利安·西蒙,1981)。,有学者提出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呈正相关关系(盖尔·约翰逊,2004)。通过表1的有关数字分析,可得以下信息:

(1)我国的人口和经济都保持较快增长,人口自然增长率虽然由于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下降,如第三个五计划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为26.21%,第四个五年计划期间年均自然增长率下降到18.04%,下降了8个百分点。但人口总量仍在持续增长,2005年突破13亿。

(2)人口数量的绝对增加,使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呈绝对增加的趋势,特别是从第五个五年计划的6714万人增加到第六个五年计划的8349万人,增长率为近25%,从第七个五年计划的9697万人增加到第八个五计划的15655万人,增长率超过了60%,这四个五年计划中,工业部门劳动力保持如此高的增长率,与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密切相关。这也印证了有学者关于人口增长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的观点。当然,要说明的是,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因自然灾害和政治等因素,工业部门的劳动力供给出现减少的状况。

(3)我国人口主要是农村人口增长导致劳动力供给增加并不断向工业等产业转移,加快了我国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工业部门的总产值及其增长率保持大幅增加。改革开放之后,第五个五年计划到第八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总产值增长幅度都在50%左右,特别是“六五”计划到“七五”计划增幅为146.2%,“七五”计划到“八五”计划的增幅为284.11%。与此相联系,外资规模和贸易出口额也不断扩大。但这些都不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我们是要借助工业部门总产值与劳动力数量的增加,来说明这些数值增加的背后隐藏着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能我们源耗费过快过多,危及我国能源安全。

2.能源生产与能源消耗

资源禀赋及其生产能力对于工业经济和国民经济的增长来说,其重要性非同一般。但凡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资源的诅咒”,便说明了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产生了限制作用,资源丰裕经济体的增长速度往往慢于资源贫乏的经济体(徐康宁、王剑,2006)。这一命题给予我国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的启示是,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也可能是一种“资源的陷阱”。市场经济的核心是追求效率,劳动力资源优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降低,而技术创新在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趋于不断提高。所以,撇开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研究这一比较优势的负面影响,尤其是对中国能源安全的负面影响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利用的结果之一,就是对能源的消耗不断增大,能源供给弹性空间不断缩小。为了简捷方便,我们仅在表2中列出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以及煤炭、石油和天然气三大能源子项目的生产和消费的比例。分析可得:

(1)十个五年计划中,除了“二五”计划外,我国的能源生产总量和消费总量均在稳步增长,但能源的消费弹性系数呈递减趋势,“六五”期间,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为0.51,但到了“八五”期间变为0.18,能源消费的弹性系数降低了2/3。这充分说明能源消费增长率对GDP的增长率变动的影响程度取决于GDP增长率对能源消费增长率变动的敏感程度在降低,能源消费率增长的百分比高于GDP增长率的百分比,能源消费不合理凸现。

(2)我国能源结构有了一个比较大的变化,就生产总量而言,原煤递减,原油、天然气递增。在第一个五年计划至第七个五年计划期间,原油、天然气的生产总量与消费总量基本持平,表明我国的能源自给率较高,2004年为94%。但是,经济发展的许多指标显示,我国的能源自给率有不断降低的趋势。从消费总量来看,2004年,石油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22.7%,而生产总量只占整个能源生产总量的13.5%,两者之比为近2∶1;天然气消费总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7.0%,而生产总量只占整个能源生产总量的3.0%,两者之比超过2∶1。按此消费总量与生产总量之比,我国将面临巨大的能源压力。更何况在未来30年里我国经济仍然保持一个高速增长期。此外,我国科学技术水平较低,能源利用效率较低。2003年世界银行统计数据显示,单位能源生产的GDP(国际元/千克标准油),世界平均水平1990年为3.5,2000年为4.5,而同期中国的水平分别为1.7和4.1,虽然同世界平均水平的差距在缩小,但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仍然很大。

3.结论

比较表1和表2,可以发现,我国在十个“五年”计划期间工业增加值及增长速度与能源消费总量及增长速度之间呈正相关关系,也即工业部门的增加值增加,能源消费总量也增加,当然,国民经济总量也在增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总产值增长了十倍,而矿产资源的消耗却增长了40倍(文懿铎,2005)。就“十五”期间而言,能源消费总量增长均超过了国内生产总值和工业增加值的增长,三者的增长速度之比分别为11.86∶9.5∶10.88,能源消费总量增长速度高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2个百分点,高于工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近1个百分点(参见图1、图2)。这种依靠高投入、高能耗、高资本积累带动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使能源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引发了能源紧缺和环境恶化等一系列的经济和社会问题,危及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问题的关键是,劳动力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即使未来的劳动力资源可能因计划生育政策而出现萎缩(曾毅,2006),但政府可以通过调整人口等相关政策,促使劳动力资源供给与需求的平衡。然而,自然资源中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不可再生能源,如果仍然保持目前的耗能模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可能每天要消耗50亿~60亿吨煤炭和8亿~10亿吨原油,这是无论如何都难以实现的。如果不精打细算,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必然危及后代人的能源分享,那么,我们今天制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也就成为一句空话。西方国家的经验告诉我们,中国的能源开发和利用不能再走某些西方国家的老路,要注意节能和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经济发展与环境危害的不良循环。

四、政策涵义与启示

1.政府加大对劳动力的培训和教育,将劳动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源

“资源的诅咒”命题,说明资源丰裕的国家和地区把自然资源当作经济发展的唯一要素,而忽略了对其它要素尤其是劳动力要素的开发。同样道理,如果仅把劳动力资源作为比较优势,而不着眼于劳动力资源的开发,转变为人才资源,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实际上是“资源的陷阱”。提出这一问题的目的,是在充分考虑具体国情和利用劳动力资源的条件下,如何兼顾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与未来的能源安全问题。仅仅依靠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实质上是把劳动力置于依附外资的条件之下,这不仅不利于国家的能源安全,也不利于缓解就业压力。当务之急,是将劳动力资源转变为人才资本。人才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远大于劳动力资源的贡献率,这已为许多学者所证实。所以,政府在工业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职责是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加强对劳动力的职业培训,提升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将一般劳动力转化为工业化所需要的技术工人,从而提升我国生产力的整体水平。劳动力资源,比较优势,能源安全-[飞诺网]

2.吸引和利用外资既要考虑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更要考虑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我们清醒地看到,传统的比较优势战略在创新方面存在着明显不足,甚至有可能使人陷

入比较优势陷阱。在我国工业化初期,以劳动力成本或天然资源为优势的产业,通常都是进入门槛不高的产业(李义平,2006),要将这一优势变成真正优势、竞争优势,其中,关键的问题是政府制定科学合理的引进外资政策,对于那些对资源消耗大和对环境破坏大的外资项目,要做充分论证,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提高进入门槛,根据动态资源禀赋原则及时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结构不断升级。这样,将劳动力资源与产业结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不仅可以节省能源,而且有利于能源的可持续发展,保证我国的能源安全。

3.反思地大物博的传统思想,吸取有关国家能源储备和利用的经验,制定能源新战略

2005年10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指出,“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基于此,我们必须反思地大物博、能源大国等传统思想,借鉴日本和美国的能源战略经验,多管齐下,推行能源消费多样化,减少对石油的依赖,建立石油储备制度,把石油的地上油罐储备与地下技术储备有机结合起来;加大新能源和再生能源的投资力度,制定有关节能的法律法规,把开源与节能有机结合起来;把国内生产与参与国际竞合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全社会的能源需求和能效变化的预警指标体系,等等。

参考文献:

蔡昉,杜阳,王美艳.2005.中国劳动力市场转型与发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35.

陈庆修.2003.把比较优势转化为企业竞争力[J].岭南学刊(3).

代谦,别朝霞.2006.FDI、人力资本积累与经济增长[J].经济研究(4).

傅庆云等.2004a.各国能源概况[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1.

傅庆云等.2004b.世界主要国家能源形势[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83.

盖尔·约翰逊.2004.经济发展中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M].林毅夫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37.

黄辉.2001.国际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7-8.

李义平.2006.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N].人民日报:04-19.

吕政.2001.中国能成为世界的工厂吗[J].中国工业经济(11).

刘伟.2006.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历史性变化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J].经济研究(1).

刘湘国.2006.“民工荒”与私营企业的管理理念[J].嘉庆学院学报(1).

钱凤娟,王晓娣.2005.民工荒成因及对策[J].企业经济(11).

王涛.3005.中国的和平崛起与能源挑战[N/OL].人民网-《人民日报》:http///4-29.

文懿铎.2005.世界资源争夺形势及我国面临挑战与对策[EB/OL]//中国宏观经济信息网:http///11-25.

徐康宁,王剑.2006.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关系的研究[J].经济研究(1).

徐晓玲.2004.比较优势理论与中国贸易模式的选择[J].经济问题(12).

许经勇.2005.论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互补性[J].经济经纬(3).

袁志刚.2006.劳动力优化配置及其在中国的特别意义[J].经济研究(1).

曾毅.2006.试论二孩晚育政策软着陆的必要性与可行性[J].中国社会科学(2).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4篇

一、资源民族主义与国际能源安全的关系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人类认识和利用能源的历史密切相关。在当代,能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引发的能源安全问题对世界经济安全和国际政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能源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占据着突出重要的地位。

尹晓亮在《资源民族主义语境下日本能源外交的新策略》指出:随着资源民族主义日益膨胀,日本在能源外交之路上推出的新措施:一是快速提升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关系,以期进一步拓宽能源进口源;二是在保持与中东传统友好关系基础上,通过合作方式和合作项目等方面的策略创新,寄希望于深度强化双方关系;三是积极与中印等能源消费大国合作,以求提升国家形象。

关于资源民族主义与国际能源安全的关系方面,就我所能收集到的资料看,国内学者在这一方面研究出的成果是非常有限的。其中,王冠九在《资源民族主义与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指出:资源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资源民族主义影响国际能源安全的途径和方式。同时,指出资源民族主义影响着国际能源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

二、近年来资源民族主义发展趋势

国内关于近年来资源民族主义发展趋势的研究性文章涉及较少,大多以时事报道为主。其中,在2012年7月4日的《世界金属导报》第F02版指出了资源民族主义的三个趋势:一是澳大利亚2010年提出的对采矿业征收资源超额利润导致世界上出现一连串连锁反应;二是许多新兴国家政府现在寻求首先在本国进行选矿而不是出口;三是许多新兴国家政府现在寻求确保拥有本国矿山的所有权。另外,2012年5月12日的《中国经济导报》第B03版中也提出资源民族主义扩散的趋势:“以往资源民族主义多出现在非洲国家,然而目前这一趋势正在向发达国家扩散。”

三、资源国新“国有化”对油气输出国加强对其战略资源的控制国内学者对“资源民族主义”的跟踪多从资源国新“国有化”这一角度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对油气输出国加强对其战略资源的控制来进行研究的,且数量有限。陈锴认为:此次国有化并非以往历次国有化的简单重复;于鹏认为:产油国的资源国控潮会对石油市场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并给出了产油国推动国有化的原因;罗佐县认为:新一轮世界石油资源国有化浪潮对世界范围内的现有石油工业产权结构产生冲击;王家枢认为:在石油需求旺盛,石油供应瓶颈开始展现,油价节节攀升的情况下,石油生产国普遍采取法律行动,改变私有化政策,强力推进油气资源的国有化,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扩大石油天然气的收入;何童分析了拉美实行石油资源国有化的原因等。这些文章多是跟踪性的即时论文,研究的深度不够,理论准备不足。严格的讲,新“国有化”只是与资源民族主义的有关的一个方面,并不是资源民族主义本身,即:resource nationalis不同于resource nationalizations,资源民族主义更倾向于通过对战略资源的控制来达到经济和对外政策的目标。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资源民族主义 能源安全 国有化

1993年中国成为原油净进口国后,中国的能源安全问题就与国际能源安全状况息息相关。国内研究能源安全的热情悄然升起。进入新世纪后,尤其是2003年后,资源民族主义重新崛起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因此,特对近年来国内理论界关于资源民族主义的研究状况做一简要梳理。

一、资源民族主义与国际能源安全的关系

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进行生产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与人类认识和利用能源的历史密切相关。在当代,能源资源及其开发利用,不仅直接影响着人类文明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引发的能源安全问题对世界经济安全和国际政治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同时,能源是现代经济的“血脉”,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占据着突出重要的地位。

尹晓亮在《资源民族主义语境下日本能源外交的新策略》指出:随着资源民族主义日益膨胀,日本在能源外交之路上推出的新措施:一是快速提升与中亚国家的合作关系,以期进一步拓宽能源进口源;二是在保持与中东传统友好关系基础上,通过合作方式和合作项目等方面的策略创新,寄希望于深度强化双方关系;三是积极与中印等能源消费大国合作,以求提升国家形象。

关于资源民族主义与国际能源安全的关系方面,就我所能收集到的资料看,国内学者在这一方面研究出的成果是非常有限的。其中,王冠九在《资源民族主义与国际能源安全研究》中指出:资源民族主义是把双刃剑,资源民族主义影响国际能源安全的途径和方式。同时,指出资源民族主义影响着国际能源经济安全、政治安全和军事安全。

二、近年来资源民族主义发展趋势

国内关于近年来资源民族主义发展趋势的研究性文章涉及较少,大多以时事报道为主。其中,在2012年7月4日的《世界金属导报》第F02版指出了资源民族主义的三个趋势:一是澳大利亚2010年提出的对采矿业征收资源超额利润导致世界上出现一连串连锁反应;二是许多新兴国家政府现在寻求首先在本国进行选矿而不是出口;三是许多新兴国家政府现在寻求确保拥有本国矿山的所有权。另外,2012年5月12日的《中国经济导报》第B03版中也提出资源民族主义扩散的趋势:“以往资源民族主义多出现在非洲国家,然而目前这一趋势正在向发达国家扩散。”

三、资源国新“国有化”对油气输出国加强对其战略资源的控制

国内学者对“资源民族主义”的跟踪多从资源国新“国有化”这一角度以学术论文的形式,对油气输出国加强对其战略资源的控制来进行研究的,且数量有限。陈锴认为:此次国有化并非以往历次国有化的简单重复;于鹏认为:产油国的资源国控潮会对石油市场乃至世界格局产生深远影响并给出了产油国推动国有化的原因;罗佐县认为:新一轮世界石油资源国有化浪潮对世界范围内的现有石油工业产权结构产生冲击;王家枢认为:在石油需求旺盛,石油供应瓶颈开始展现,油价节节攀升的情况下,石油生产国普遍采取法律行动,改变私有化政策,强力推进油气资源的国有化,其目的就是最大限度地扩大石油天然气的收入;何童分析了拉美实行石油资源国有化的原因等。这些文章多是跟踪性的即时论文,研究的深度不够,理论准备不足。严格的讲,新“国有化”只是与资源民族主义的有关的一个方面,并不是资源民族主义本身,即:resource nationalis不同于resource nationalizations,资源民族主义更倾向于通过对战略资源的控制来达到经济和对外政策的目标。

从国内研究的总体情况看来,国内学术界对资源民族主义的研究大多处于即时论文或时事报道,专著性文献较少,权威性的文章或书籍尚难找到,研究深度不够,视野不够宽阔,没有从根本上解释资源民族主义产生的根本原因和解决途径。但这已为我们进行后续研究搭建了一个较稳固的研究平台。未来研究,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展开:一、从人权和少数人权的角度进一步加强和细化对资源民族主义理论观点的分析研究;二、从资源民族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历史演变中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三、通过对国内外资源民族主义的比较研究,总结其主要特征;四、从国家地缘政治结构的角度分析资源民族主义,特别要主义进行国际间的对比研究,以便吸收借鉴,取长补短;五、结合国际形势,寻找破解资源民族主义所造成的问题及影响。

参考文献:

[1]薛平编著.《资源论》[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4.12

[2]陈凤英,赵宏图主编.《全球能源大棋局》[M].(中国现代国际关研究院经济安全研究中心).北京:时事出版社,2005.1.1

[3]唐风编著.《新能源战争》[M].北京:中国商业出版社,2008.9

[4]徐小杰著.《新世纪的油气地缘政治―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M].北京:社会科学文学出版社,1998.4

[5]张军,李小春等编著.《国际能源战略与新能源技术进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1

[6]陈锴.福兮?祸兮?―反思新一轮石油国有化浪潮[J].社会观察,2008年2期

[7]何童.拉美国家石油资源何以实行国有化[J].中国石化,2006年第7期

[8]罗佐县.对新一轮世界石油资源国有化浪潮的反思和评价[J].化学工业,2008.9

[9]王家枢.21世纪新一轮石油资源国有化浪潮[J].国土资源情报,2007年第9期

[10]于鹏.国际石油企业国有化新趋势[J].经济导刊,2006.10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6篇

>> “地大物博”的中国? 地大物博·百业兴旺 从“地大物博”到“海大物博”(代“题记”) 坐东湖之滨,有“地大”物博 中国的世博经历 世博的中国往事 博泽的中国生意 物联网的中国路径 上海世博中的“文化中国” 上海世博:中国的盛世诤言 沙博理的中国情缘 世博舞台上的中国镜像 与萨博过招的中国买家 中国地产的“博傻”时代 萨博的中国投机败局 萨博的中国救命符 低碳中国的“光影世博” 洪博培的中国情缘 博若莱的中国弈局 亚博会的中国机会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政治 > “地大物博”的中国? “地大物博”的中国?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尹海涛")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尹海涛 上海交大安泰管理与经济学院经济系主任

但凡读过中学地理课本的人,都会对一句话印象深刻,即我们伟大的祖国地大物博。这个印象是如此的根深蒂固,以至于我在从事了多年的环境和能源经济学研究之后,仍然认为中国是一个能源资源储量非常丰富的国家。直到3年前为一个低碳能源培训班准备学习资料,我才错愕地发现,中国的能源储量是如此的匮乏。

根据世界能源署提供的数据,我国石油人均探明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7%,天然气人均探明储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8.3%,一般认为储量非常丰富的煤炭,人均占有量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70.9%。

您或许会说,平均水平低是因为我们的人口众多,那么我们再刨去人口众多的因素来看看总量。2011年,我国的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只有20亿吨,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只有3.1万亿立方米,分别占世界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的0.89%和天然气探明可采储量的1.5%。就连储量最为丰富的煤炭,总储量也只排在世界第三位,次于美国和俄罗斯,总储量不到美国的一半。由此看来,在能源资源方面,我们实在算不上什么大国。

能源资源虽然匮乏,但我国的能源消费在过去的30多年里,却突飞猛进。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0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为14.6亿吨标准煤,到2012年,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达到36.2亿吨标准煤。这说明在出台多项举措控制能源消费增长的情况下,我国的能源消费总量在过去的12年里,仍然强势增长了150%,达到了和世界头号能源消费大国美国相当的水平。

能源消费的飞速增长,放在能源资源匮乏的现实中,便产生了令人头疼的能源安全问题。虽然我国的能源生产从2000年的13.5亿吨标准煤,到2012年的33.2亿吨标准煤,迅速增长了146%,但仍然不能满足强势增长的能源需求。在2012年,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缺口大约有3亿吨标准煤,占全部能源消费的10%左右。

现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趋势,如果我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发生根本性的改变,政府保持经济稳定增长的目标和人民提高生活水平的渴望,会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持续推动能源需求的迅速增长。但能源生产受到能源资源的限制,最大的可能是跟不上能源消费的增长,最终导致的结果是我国本土能源生产和消费之间的缺口不断扩大,只能依赖国际市场。

在各个能源品种中,最关切经济安全和国家安全的要数石油,第四次中东战争引发的石油危机,直接导致了西方世界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严重经济衰退。为此,美国制定了《能源政策和保护法》,日本也制定了《石油储备法》。海湾战争和当前的中东困局,也与石油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以我们来特别的看看石油。根据国家统计年鉴,2011年我国的石油消费总量为4.54亿吨,石油的产量只有2.03亿吨,其中的缺口,要仰赖从国际市场上的进口,而该年的进口量达到了3.16亿吨。这说明我国石油的国际依存度,目前达到了55%左右。根据国际能源署的预测,到2020年,我国石油消费的国际依存度将会达到77%。

我国当前面临的很多领土问题和国际战略问题,都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有着密切的关系。清楚的事实是,能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血液,也是国防安全的保障。能源供给没有保障,不但经济发展会受到严重影响,国防安全也会受到威胁。因此,处理好能源资源匮乏与能源消费快速增长之间的矛盾问题,是我国国家战略中非常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7篇

摘要:能源安全已成为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部门如何把金融业务运作与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是摆在金融部门面前的一个重大战略课题。为此,文章通过对中国能源安全与产业结构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实行绿色金融、强化节能减排、缓解能源供求压力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

关键词:能源安全;绿色金融;产业结构

一、引言

能源作为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的先决条件,是一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能源安全是一国经济安全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影响到国家安全、经济安全、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爆发于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使得世界经济特别是西方发达国家经济遭受了巨大的打击,同时也宣告了西方世界“黄金时代”的结束。此后,能源安全问题一直是倍受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战略问题。为此,世界许多研究机构、国际组织和学者们都对能源安全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相关研究,并取得了大量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就经济学领域而言,能源经济学已成为一门专门以研究石油问题为主的经济学分支学科,主要研究和探讨石油价格波动对世界石油市场供求关系和各国经济的影响。国际上研究能源经济学的学者们其研究也大多集中于分析国际油价的变动对世界石油供求和各国经济的影响这一问题上。例如,NoureddineKrichene(2002)通过考察1918~1999年间的世界原油与天然气市场,并对1918~1973年和1973~1999年这两个时期的原油与天然气的供给与需求弹性进行了估算,发现1918~1973年这一时期的原油与天然气价格稳定,而1973年之后石油与天然气价格变得极不稳定,反映了1973年石油危机以来世界石油与天然气的市场结构已经发生深刻的变化;JamesD.Hamilton(2003)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证明了石油价格的变动与GDP增长之间呈现出非线性关系的特征;J.Bielecki(2002)从能源安全概念、石油市场演进、制度安全框架、目前石油安全状况、未来石油安全需要、增加能源安全战略措施等方面分析了世界能源未来的发展趋势,并认为尽管未来不会出现像1970年代那么大的全球能源危机,但某些能源安全的严重程度将继续值得关注,未来并有可能进一步加重,因而对于能源安全没有任何自满的余地,目前的石油紧急措施有必要扩大到包括发展中国家和其他能源来源;DavidK.Backus和MarioJ.Crucini(2000)通过考察石油价格与贸易条件后发现在最近25年中石油价格的变动主要是由贸易条件的变化所引起的,并且量的作用也是极不相同的。

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引致了能源需求的稳步上升。特别是20世纪90年后,快速推进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刺激了以电力、石油为主的能源消费需求急增。近年来,国内能源产供能力受多种因素制约短期内难以大幅度增加,能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能源安全问题开始越来越受到众多国内学者的关注,如舒先林、阎高程(2004)、王树林(2001)、曹志峰(2004)等,他们都对中国能源安全问题开展了相应研究。然而,与国际上学者的研究相比,国内学者对能源安全问题的探讨才刚刚起步,还有待于不断深入和系统化。诚然,国内外学者所做的上述研究为进一步更好地开展对中国能源安全问题研究提供了极其丰富的研究参考基础。但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单一石油能源以及能源安全供给问题上,而有关能源生产和消费所带来的环境影响分析研究得较少。正是基于这一考虑,本文以国内外研究为基础,更为深入地分析和探讨金融部门如何通过实施绿色金融发展战略把金融业务运作与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强化节能减排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与对策,为相关部门和机构提供决策参考。

二、中国能源安全现状分析

所谓能源安全,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保障能源的持续、稳定供给,即能源的供给安全;二是减少和降低能源生产与消费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即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环境安全。就中国能源安全现状而言,主要面临以下三个方面的严峻挑战:

(一)持续扩大的能源需求所形成的供给压力不断加大,能源供给安全受到极大挑战

自20世纪90年代后,中国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目前已进入工业化、城市化快速发展时期,同时也是能源消费高强度时期。从城市化发展水平来考察,中国城镇人口已由1978年占总人口的17.92%上升到2005年占总人口的42.99%。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农村人口开始逐步向城市和非农产业转移,城市就业人口呈稳步上升趋势,从1985年城市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25.68%上升到2005年36.04%(引自2005BP世界能源统计)。从城市人口和城市就业人口两个方面的数据来看,按照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城市化率在30%—70%为高速发展时期,因而中国城市化已步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就工业化发展水平来考察,根据赛尔奎因和钱纳里产业结构模式,再结合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趋势来判断,中国工业化正处于中期快速发展阶段。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急剧地扩大了能源消费需求,而我国能源消费需求又主要集中在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等三大行业部门。1995年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三大行业能源消费量为103388.70万吨标准煤,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78.82%,2005年三大行业能源消费量为178139.50万吨标准煤,占当年能源消费总量的79.77%(见表1)。尽管1995—2005年工业、建筑业和交通运输等三大行业能源消费量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没有多大变化,2005年的比重只比1995年高出不到1%,但三大行业的能源消费需求量却增加了72.30%。特别是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石油和电力能源消费需求呈急剧上升态势。就石油而言,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国内石油产供能力短时期内难以大幅度增加的情况下,为满足国内石油需求只有通过扩大石油进口来实现。1993年之前,中国还是一个石油净出口国,而1993年之后已成为石油净进口国。1995年,中国石油净进口为1218.7万吨,而到2005年石油净进口达14275.1万吨[根据《BP世界能源统计2005》、国际能源机构(IEA)及美国能源署(EIA)网站数据整理而得]。另据国家海关统计,2006年中国进口原油14518万吨、成品油3638万吨,原油进口金额664.11亿美元,成品油进口金额155.52亿美元。随着石油进口的增加,中国石油进口对外依赖程度也随之提高,1994年中国石油对外依赖程度还只有1.9%,但到2003年却高达48.6%,并且石油对外依存度还在不断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一个石油消费与进口大国也已是不争的事实。因此,随着中国经济高速增长和经济总量规模的进一步扩大,能源需求还将持续较快地增加,能源供给压力加大,供求矛盾仍会长期存在,特别是石油天然气对外进口依存度将进一步提高,能源供给紧张格局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难以有根本性改变。

(二)能源结构不合理,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大了对环境影响的压力

从能源资源禀赋状况来看,中国是煤多、气少、油贫。煤炭是我国的基础能源,煤炭资源储量相当丰富,且煤质较好。中国煤炭资源探明可采储量为1145亿吨,占世界探明可采储量的12.6%,居世界第三位,但人均储量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且2004年中国煤炭资源采储比只有59年,而世界煤炭资源的平均储采比为164年。就石油资源而言,截至2004年底,中国累计探明石油地质储量为248.44亿吨,累计探明可采储量67.91亿吨,而累计采出量已达43亿吨,剩余可采储量只有24.91亿吨。相比世界富油地区来说,中国石油资源是比较匮乏的,而且人均石油资源储量就更低了。根据英国石油公司(BP)2007年的数据显示:2006年底,中东地区的石油资源探明可采储量约为7427亿桶,约占世界的61.5%;欧洲(主要是俄罗斯)石油探明可采储量约为1444亿桶,占世界的12%;非洲约为1172亿桶,占世界的9.7%;北美地区约为599亿桶,占世界的5.0%;亚太地区石油资源最少,约为405亿桶,占世界的3.5%,其中中国约为163亿桶,占世界的1.3%。中国能源资源禀赋决定了能源生产和消费结构在短期内较难改变。由于中国煤炭清洁利用水平低,煤炭燃烧使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碳等污染性气体大分部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空气中,给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的破坏。这种状况受我国能源结构制约还将持续下去,对本来已经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压力。

(三)三次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产业比重过大,单位GDP能耗高,能源效率低下,进一步加剧了能源供给紧张局面

从能源消耗强度来看,2004年,全世界能源消费强度(单位GDP产出能源消耗量)为2.5吨油当量/万美元GDP,而中国为8.4吨油当量/万美元GDP,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36倍,美国的4倍多,日英德法等国的近8倍。根据国家发改委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司的数据,目前中国的能源利用效率为33%,比发达国家低约10个百分点。电力、钢铁、有色、石化、建材、化工、轻工、纺织8个行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平均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钢铁、水泥、纸和纸板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比国际先进水平分别高21%、45%和120%;机动车油耗水平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中国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发达国家的2—3倍。导致中国能效低下的原因有多方面,包括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替代能源等技术的开发相对滞后,节能降耗、污染治理等技术的应用还不广泛等,其中一个根本原因是中国产业结构不合理,高能耗产业所占比重过大,而耗能少的高新技术产业比重偏低。例如,2004年采掘业、造纸及纸制品业、石油化工、冶金、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等几大高耗能行业的产值就占当年GDP的57.68%。因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降低能耗,节约能源资源,是确保中国能源安全的首要任务之一。

三、实行绿色金融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对策

(一)实行绿色金融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所谓绿色金融,是指金融部门把加强环境保护作为自己的一项政策,通过金融业务动作同加强资源环境保护、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强化节能减排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确保能源安全和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金融营运战略。在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能源安全对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约束日益增强趋势下,金融部门实行绿色金融战略意义极其重大,主要体现在:有利于金融部门正确认识金融发展与环境保护的相互促进辩证关系,提高对加强资源环境保护的认识水平,增强绿色金融意识,正确处理经济效益与环境、生态、社会效益之间的关系,把环境保护这项基本国策贯彻到具体的金融业务之中去,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克服过去那种只顾经济效益单纯追求经济增长而资源环境保护的传统发展模式的不足,提高金融部门加强环境风险管理与化解金融环境风险的能力;有利于金融部门通过金融业务运作把好信贷、证券融资关口,促使企业实行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从而促进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充分发挥金融部门通过运用信贷杠杆、证券融资等多种金融手段对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新兴产业发展的产业导向作用;有利于金融部门利用自身的金融优势,通过金融业务运作来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加快循环经济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可持续发展。

(二)实行绿色金融以确保能源安全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金融部门应积极开展绿色金融宣传教育工作,提高金融从业人员的绿色金融意识与能源安全意识以及在金融业务中贯彻落实加强资源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的自觉性。

2、金融部门通过业务运作利用金融手段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凡有利于环境资源保护、能源资源节约、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的产业和节能减排技术项目,一律给予金融上的优先支持;而对违背可持续发展原则、对环境造成重大影响的高能耗产业,金融部门一律不予支持,也不为其开办其他金融业务。

3、金融部门应加大对洁净煤技术开发与应用、节能技术改造、新能源和再生能源及替代能源开发技术与应用推广、能源综合利用的金融支持力度,降低资源能耗,保障能源安全,实现可持续发展。

4、将绿色金融发展战略制度化、具体化,使之成为金融业务运作的具体可操作准则。金融部门应按照可持续发展原则,依据国家环境保护法、国家产业政策、国家发展战略方针等相关法规政策的要求,把绿色金融发展战略进行具体细化,使之成为一套完整的金融业务运作操作准则,提高绿色金融业务运作的实效性。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长株潭;能源保障;对策

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107-02

1 理论概述

1.1 能源供应影响因素

影响能源供应的因素主要有能源资源、能源生产、能源运输、能源需求、能源结构、能源市场、能源政策法规等。

能源资源的结构及多寡决定能源供应的结构及优劣;能源生产技术的好坏关系到能源的产量也关系到能源的有效开采率及利用效率;能源运输则关系到能源能否适时适地的发挥作用;能源市场建设事关能源的流转,是能源供应的重要一环,完善的能源市场机制是能源价格稳定、供需平衡、结构合理的重要保障;能源政策法规是保障能源供应的底线,是规范能源供应的必要措施。此外,能源需求对能源供应的影响也是重大的,它是能源供应的目标所在。

能源结构可以从多个角度理解,可以是能源供应结构或能源需求结构;也可以是能源生产或消费结构;或者是能源输入或输出结构等。根据能源的不同分类其内涵也有所区别,可以是一次能源与二次能源间的比例关系也可以是常规能源与新能源间的比例关系,或者是可再生能源与非可再生能源间的比例关系,又或者是清洁能源与非清洁能源间的比例关系。划分能源结构,是为了辨别能源优劣,优化能源结构、迎合能源发展趋势。石油优于煤炭是不争的事实;二次能源是一次能源的进化;新能源是传统能源的替代;再生能源、清洁能源无疑比非可再生能源、非清洁能源更适合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能源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应该倾向于优质能源比重不断提高。

1.2 能源开发利用安全

如果说能源供应安全主要是针对能源危机而言,则能源开发利用安全主要是针对能源危害这一现实问题的。在能源生产、能源运输、能源使用等过程中,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危险因素,会对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造成危害。可以说,能源开发利用安全主要包括能源生产安全、能源运输安全和能源使用安全等。

能源生产安全指能源生产的顺利进行,包括生产系统安全和人员作业安全等。能源运输安全也包括运输的稳定性和作业人员安全两方面。能源使用安全则涉及到使用中的危险避免及使用后不产生遗留危害,这种遗留危害的主要表现是环境危害。影响能源安全的因素除了能源本身的特性外,主要有自然环境、科学技术、政策法规等。矿井瓦斯、地下作业等是煤炭生产存在危险的充分条件,而生产技术落后、监管法规政策的松懈更将加大风险。这些影响因素贯穿于整个能源生产、运输到使用的开发利用过程中。

2 长株潭能源供需现状

长株潭地区高耗能产业和高耗能规模企业所占比重很高。三一重工、、湘钢、湘潭电机、株冶、株硬、株洲电力机车、长沙金百大等大中型企业都是耗能大户。随着长株潭地区社会经济持续高速发展,能源需求将进一步增加。而长株潭地区是缺能地区,主要能靠从外地调入。长株潭地区目前能源消费主要以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为主,对新能源的开发利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在长株潭已有的能源供需体系中,还存在着诸多不足之处。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能源输入渠道不畅,能源储备体系缺失,能源市场不够完备,能源利用率低等是长株潭地区能源供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应对以上问题,需要有相应的对策予以解决,以构建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保障长株潭地区能源安全,确保“两型社会”建设。

3 长株潭能源保障对策建议

3.1 调整能源结构

首先应正视长株潭当前以煤炭为主的能源供应模式,通过各种途径保障长株潭城市群的煤炭供应。对煤炭资源的内部结构进行调整,加大用煤炭发电、制气比例,对煤炭做转化、净化处理,对煤炭进行深加工,改变直接燃烧等粗放式应用模式。

其次要不断加大燃气、水电、生物能、核能、风能、太阳能等的应用,增加其在能源结构中所占比例。针对燃气应用,要做好管网建设,积极加入西气东输等能源输送项目,开放燃气市场,提供良好的燃气交易环境。对水电的开发利用,要在加大投资,充分开发利用本地水力资源的基础上,做好电网架设工作,把握国家西电东送政策,保障电力供应。长株潭地区生物资源丰富,生物能的原材料有充分保障,要加大资金技术投入,加快开发利用。2006年启动的湖南益阳桃花江核电站项目进展顺利,建成后年发电量最高可达350亿千瓦时。而长株潭地区将是桃花江核电站的主要供应区域之一。应考虑加大对核电的应用。风能、太阳能等其他洁净能源在长株潭地区也应得到适当的应用。家庭用太阳能热水器等的推广应用应继续进行。而对这一地区的农村及郊区来说,沼气是实用且应该得到重视的洁净能源。

3.2 发展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

发展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等新能源是解决煤炭、石油等传统能源匮乏问题的重要途径。一方面要加大对燃气、水电、生物能、核能等较成熟能源技术的利用,另一方面要加大对新能源的研发力度,大力推进新能源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加快新能源市场化。此外要建立一套完善的新能源开发应用体系,制定相关政策。

首先,科学合理的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及相应目标的制定是必须的。其次,需要有相应的地方性法规加以规范。生产与经营,管理机构及相应职责都需要规范化。再次,在经济政策上,对替代能源、可再生能源等的开发利用要有更为便利的融资渠道,提供低息贷款及贷款担保;规定对生产方的减免税收及补贴、补助办法;对价格相对较高的可再生能源要有强制高耗能消费者认购的规定。此外,可考虑发展相应的高新技术免税区以推动长株潭地区与新能源发展相关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同时,要完善技术管理体系和技术服务体系以保障新能源的应用。相应的研发体系、质量监督体系、技术推广服务体系等都需要政府的规范化管理。最后,高校与政府相关部门的结合是长株潭技术服务的有力支撑。应该大力解放高校及社会研发力量,加强政府监管。

3.3 完善输送设施等基础设施

完备、安全的基础设施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先决条件。生产调配设施、输送设施、储备站点及其它配套设施的建设是保障能源安全的基础,基础设施建设是保障能源供应必不可少的。

电网及燃气管网建设是保障长株潭能源供应的重要工作。在长株潭一体化进程中,电网及燃气管网等的一体化也应得到重视,通过电气管网建设对长株潭高耗能产业及企业统一提供能源供应,给三市居民提供相同标准的市民能源待遇。在考察能源输送设施的完备性时,不仅要考虑到设施的普及率,还要考虑到设施的新旧程度、输送能耗、抗灾能力等技术指标,要及时进行管网升级换代。2008年的冰灾证明长株潭的水电燃气管网等能源输送设施安全系数还不够高,还有待改善。除了要加强区域内设施建设,还要积极配合国家能源工程建设。对西电东送、西气东输等国家能源宏观调控要有自己的理解及行动,争取在国家能源战略中有所助益。

3.4 充分调用境外能源

长株潭能源自给能力不足,大部分能源靠境外供给,这就要求做好境外能源的利用工作,充分调用境外能源。不管是地区外、省外还是国外的能源,只要能为我所用,就要充分利用。长株潭被确定为“两型社会”实验区后必将有一次较快的发展。相应的能源政策要有前瞻性,不能等到出现严重的能源问题了再去寻找解决之道,而要事先做好境外能源开发利用的准备。要与四川、山西、新疆等能源大省建立合作关系,积极建立国际能源输入渠道,充分调入及利用境外能源,再配合以能源储备政策,赶在能源需求量空前增加而本地能源消耗殆尽之前做好应对准备。

3.5 完善能源储备体系

能源储备主要是指对煤炭、石油等非可再生能源的实物储备。主要涉及高耗能企业的自主能源储备、市场能源储备以及政府战略能源储备等。对煤炭、石油等非可再生能源的储备还可以采取对未开采能源的产地储备。这包括对已探明资源的保护性暂不开发储备,也包括对在开采资源的保护性适度开发储备。广义的能源储备还应包括对未开发利用能源的开发利用能力的储备。这主要是指开发利用新能源的科学技术研究能力储备,以及对较成熟的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转化能力即投入生产能力储备等。长株潭地区的能源储备应偏向于能源的实物储备及开发利用能力储备。

完善能源储备体系要有实实在在的能源储备,还需有完善的能源预警机制、能源储备体制、能源储备政策等。长株潭地区应该制定完善的能源统计、审计制度;完备的能源监测、监督机制;系统的能源调配体系以完善能源预警机制。此外要制定完善的能源储备体制和能源储备政策,以形成完善的能源储备体系。

3.6 完善能源市场机制

能源作为稀缺的重要资源,具有一定的垄断性,同时又不乏竞争的存在。因此,要完善能源市场机制,也要完善政府宏观调控政策,在推动自由竞争市场的开放的同时加强监管。

作为垄断的能源市场,政府调控是必须的。对于能源生产,政府要整合资源,优化企业结构,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减少能源生产的成本。在能源消费上,价格控制是手段,一方面要把生活消费能源价格控制在较低水平,使老百姓能满足其基本能源需求。另一方面要限制高耗能、能源利用率低的企业用能。可设置阶梯能源价格,设定能源消耗量等级,对超过一定能源消耗量的额外能源消耗加高费率;设定能源利用率标准,对高耗能企业进行能源利用率评估,给能源利用率低于标准的企业一定经济制裁。

在法律法规及国家政策允许的条件下,要积极引进自由竞争的市场机制。放弃能源垄断,放开能源市场,引进社会资金,引入竞争,使能源市场自由化、透明化,是当下政府的明智选择,也是能源发展改革的一次契机。价格是自由竞争市场的风向标,能源价格改革是能源市场自由竞争化的先行军。在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过程中,要逐步形成能够反映资源状况、市场供求状况以及使用能源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治理成本的价格机制。

3.7 做好节能工作

节约能源是缓解能源供应压力的有效途径,同时也是长株潭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短期来看,在应对长株潭能源问题时,节约能源比开发新能源更加切实可行,我们可以通过节能政策及节能技术等,一定程度上减缓能源需求的增长速度。

与国内大部分地区一样,长株潭能源利用效率较低,单位产品能耗高,能源浪费严重。所以要不断更新能源利用技术,增加能源利用的科技含量,开发能源的潜力;应该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降低单位产品能耗;采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应用先进的节能生产设备。除了笼统的要求推行先进技术,还需要有一系列的具体节能措施。如完善相应的能源管理机构设置,做好职能分配;制定合理的节能政策法规,完善能源利用的激励奖惩制度;完善能源利用效率考核和认证标准;制定相应的节能规划和标准;增加节能投入,推广节能技术,淘汰落后产能;开发高效洁净的新能源等。

参考文献

[1]林伯强.能源经济学理论与政策实践[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

[2]穆献中,刘炳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与产业化研究[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9.

[3]修光利,侯丽敏.能源与环境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8.

[4]刘卫星.可持续发展的上海能源战略研究[D]上海大学博士论文,2008,(2).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9篇

时过一个多月,龚汉忠仍然对2月28日的那个夜晚印象深刻。

那一夜,位于上海交大图书馆15楼的《上海交通大学学报》编辑部,在接近凌晨时仍然灯火通明。作为编辑部主任的龚汉忠和他的同事们,正面对着一篇特别的来稿。

这篇满是图表和注释的长篇学术论文是编辑部邮箱里刚刚收到的。它很快让这份发行量不过2000余册的学术刊物的编辑们陷入一片兴奋。

来稿题目是《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作者是――1947年的交通大学电机系毕业生,中国党和国家的前主要领导人。

“鉴于这篇论文的分量和特殊性,我们决定赶在今年4月8日交大112周年校庆前把它发出来。”4月4日,龚汉忠向记者回忆说,“大家熬了很多个夜晚,对原稿前后进行了五六次修改。”

经过龚汉忠他们的精心编辑,的论文于4月初发表于2008年第三期《交大学报》(自然科学版),旋即引起海内外广泛关注。

“作为退下来的前领导人,的社会身份发生了改变,以新的身份来思索中国的能源问题,会有更新的视角。”中科院广州分院院长、广东省能源研究会副理事长陈勇评价说,这同时也是举国上下对中国能源问题的关注和研讨迅速升温的一个标志。

事情要回溯到2007年底。那时,恰逢从交通大学毕业60周年。交大主要领导向约稿,希望他为交大学报写点文字,作为献给2008年4月交大112周年校庆的一份礼物,欣然应允。

“对这篇文章高度重视。”龚汉忠告诉记者,写作这种长篇论文的工作量非常大,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写出来的。

2月底,完成论文,向交大学报交稿。

编辑部审稿后认为,这篇论文学术功底扎实、写作严谨、文中引用文献资料数目巨大、出处明白、行文条理清晰,看得出,退休后一直坚持相关领域的研究,有着丰富的积累。

随后的编校工作和外界通常的想象不同。“我们对原稿先后修改了五六次”,龚汉忠拿出厚达一公分的批注记录给记者看,上面满是用红笔标出的修改和批注,”编辑部并没有因为学长的特殊身份而降低对稿件编辑的要求,一样进行了严格的质量把关”。

例如,原稿中的“二氧化碳”喜欢用中文书写,编辑部按照论文的一般要求,进行了规范处理。

这并不是龚汉忠第一次编辑的论文。这位在交大学报供职20余载的元老,早在1989年就经手编辑过发表在学报上另两篇学术论文,其中一篇也是探讨中国能源问题的,题为《能源发展趋势及主要节能措施》。

1989年3月,时任上海市委书记的回到母校,为交大师生做了一场学术报告,讲述当时在长三角经济发展中已经逐渐显现出来的能源问题。

“江学长的报告很风趣,常常引起台下的笑声,报告的学术功底也很扎实,谈起晦涩的自然科学问题来深入浅出。”龚汉忠回忆说。

在这次演讲的基础上,整理出了《能源发展趋势及主要节能措施》一文。

随后稿件数次往返于编辑部和本人之间,经过了“很认真地修改”。“校样和清样上满是江学长的亲笔批注,他对学术论文非常认真,每个细小的数据、单位、英文标识都要认真核实。”对于编辑部指出的文中的个别差错,他会认真地批注表示感谢。

20年间3次投稿

事隔近20年,当退休后的再次在交大学报发表对中国能源问题的观点时,他的思考比20年前更加宏大和深入。

在《对中国能源问题的思考》论文中,强调指出,“能源安全中,最重要的是石油安全”。国际石油市场的稳定,对中国的能源安全、经济安全乃至国家安全的影响越来越大。他希望通过开展国际合作,解决中国的能源问题。包括鼓励企业“走出去”,“扩大对外投资,开发能源资源,增加石油天然气供应能力”。

同时,文章指出,中国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传统发展模式,而要探索新的发展路子。要将节能优先作为我国能源问题长期的战略,并分别从工业、交通、建筑等诸多领域提出了对国家节能政策的具体建议。

对于时下全国上下关注的能源税、能源价格等问题,也阐述了自己的观点。他认为,资源税对调节开发企业和资源产地的利益关系、促进地区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其征收标准应当继续合理提高。燃油税、能源税等消费税种在许多欧洲国家和日本长期实施,促进了能效提高和技术开发,收到了显著的节能效果,有的国家还对CO2排放征税。“这些政策可供我们研究借鉴”。

在文末,向为撰写此文提供协助的马富才、宁吉、周大地,韩文科表示感谢。

马富才现任国家能源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宁吉任职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周大地现为国家发改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所长,韩文科是他的副手。《交大学报》表示,这四人及有关研究机构向的论文贡献了为数众多的数据资料。

“文中的许多数据和资料是一般研究人员很难得到的,并且江所具有的战略眼光,也是许多学术论文难以企及的。”陈勇评价说。

还在2004年10月,在上海的家中就曾对老同学余力教授说:退休后不想别的事,想在学校里任教,也在做着准备工作。

“这让人想起退休后充当朝鲜问题特使的美国前总统卡特,以及最近一直致力于环保的前副总统戈尔。”陈勇说,此前,我国有多位前任国家领导人退休后以自己方式继续为国家和社会贡献智慧,李岚清出版了《李岚清音乐笔谈》,着眼于音乐知识普及,李瑞环出版了《学哲学用哲学》,而则出版了系列日记。

举国论能源

论文的发表使朝野上下关于中国能源战略的大讨论再次升温。本报获悉,一个中国能源战略研讨会将于近期在北京召开,本人可能出席。

鉴于江的特殊身份,这篇论文引发的波澜显然不仅局限于学术界,它在当今中国所处的能源局势中传达着非同寻常的意义。

随着全球油价的不断攀升和国内能源需求的急剧放大,中国的能源问题日益突出。而在美元不断下滑、全球经济走软的预期之下,投资者纷纷重返大宗商品市场寻求避险,石油等能源产品的市场局势更显复杂。美国原油期货周一在亚洲盘初持于每桶106美元上方,守住上周五逾2美元的涨幅。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所主任林伯强认为,有两个难题一直是中国能源问题的症结所在,一是如何更加有效地利用资源;另一个是能源价格不能完全放开。

“要做到第一点,我们需要有一个合理的能源价格,凸现能源的稀缺性,从而促使各种力量来推动节能高效。而第二个目标则要求政府要顾及多种利益的诉求。对于如何平衡这两个问题,国家一直在进行着思考。”林伯强说。

陈勇对论文中关于中国应对能源问题“不能照搬发达国家的传统发展模式”的论述表示赞同:“我国在寻找解决能源问题对策的过程中一定要有自己的东西,一味引进的话,就会把自己的市场都让给别人了。”(摘自:21世纪网 2008年4月8日编辑:蔡文清)

能源安全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疆煤外运;影响因素;主成分分析法

1.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的煤炭的消费量在不断增加。而煤炭的主产地产煤量却在日益缩减,煤炭供求出现较大缺口。就目前我国的煤炭资源形势来看,适度合理的开发新疆煤炭资源及将新疆煤炭外运满足其他省份煤炭需求,无论是出于对促进新疆经济增长的考虑,还是出于对国家能源安全的考虑,都是十分必要的。新疆地区的煤炭外运主要方式是铁路运输,另外,其公路运输、煤制气及煤制油的管道运输、煤发电的电网运输也是十分重要的运输方式,本文将对不同外运形式的不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从而找到其中主要的外运影响因素,进而给出相关政策建议。

2.疆煤外运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2.1原始数据的选取

影响因素分别选取铁路营业里程、铁路固定资产投资、公路营业里程、公路固定资产投资、铁路公路煤炭外运量、管道输油气里程、管道固定资产投资、电力供应固定资产投资八个指标。原始数据表如表1所示。

由表2旋转后的正交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公共因子高载荷的指标有X4公路固定资产投资、X8电力供应固定资产投资、X6管道输油气里程、X1铁路营业里程、X5公路铁路煤炭外运量、X3公路营业里程、X2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第一公因子记为F1。第二公因子上高载荷的指标有X7管道固定资产投资;第二公因子记为F2。

通过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出成分得分系数矩阵以及标准化数据,根据成分得分系数矩阵及标准化数据可以计算各种成分得分,公式如下:

2.3结果分析

首先,由主成分分析的历年综合得分排名可以看出,新疆煤炭外运能力从2002年至2012年十年间,其煤炭外运能力综合水平是逐年上升的。

其次,由旋转后的正交因子载荷矩阵可知,第一公共因子载荷较高的前两个指标有X4公路固定资产投资、X8电力供应固定资产投资。第二公因子上高载荷的指标有X7管道固定资产投资。因此,新疆煤炭外运影响因素中,固定资产投资不足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

【参考文献】

[1]段国钦.交通走廊运输需求分析及其运输结构优化研究[D].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0.

[2]张文尝.交通经济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财务安全论文范文 下一篇: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