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实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时间:2022-10-12 01:47:43

【前言】切实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由文秘帮小编整理而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2.加强新课程意识下的阅读内容引导 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兴趣是与心理需求紧密联系的。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主动地发现问题...

切实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摘要: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没有师生双方的配合是不行的,仅靠课内的阅读又更显不足。现在的小学生课外时间不少,教师若不加指导,则会让学生放任自流。所以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养成课外博览群书的习惯,并逐步形成“读、思、感、悟”的能力。

关键词:学生;语文阅读;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3)02-0102-02

1.指导学生学习阅读方法

学生课外阅读是随意的、自由的,但决不是“放羊式”的阅读,教师要做到正确的把握方向。一般来讲,学生的课外阅读可分为自主型阅读和指导型阅读,自主型阅读是完全按照学生自己的意愿进行的,指导型阅读是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的,通常情况下,教师要给学生布置阅读的目的、任务,提出要求,推荐一些书目,学生则根据要求有针对性地进行阅读。在阅读过程中,还要对价值的材料及时笔记,及时获取有用的文字信息,然后把摘录的笔记进行整理,去粗取精,保留有价值的信息资源。我的一贯做法是:①强调阅读的视野开阔。不要完全凭个人的喜好,尽量做到“博览”,但其中又可突出文学类作品多读,粗劣文字的图书莫念。②强调阅读的层次选择。不同的学习阶段,应选择不同形式、不同深度的书目,而适度的拔高阅读则因人而异,无需勉强。③强调阅读的长短搭配。一般来讲,篇幅较长的作品宜在假期内阅读,而正常上课期间,应多食些篇幅短小的文化快餐,其中文学类的报纸、杂志可视为首选。④强调阅读的成果、时效。阅读首先要有紧迫感,学生挤点时间读书不容易,有压力才会有效率。其次是阅读不能总是漫无目的,要有功利思想,这就像做生意,要算帐,不能亏本,要做到这一点,最好的办法是做读书笔记。当然如何去做,教师要指导,让学生思路要清,挖掘要深,感悟要真。⑤强调阅读的精略得当。

2.加强新课程意识下的阅读内容引导

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兴趣是与心理需求紧密联系的。只有在学生潜在的阅读兴趣被激发起来后,他们在阅读中才会投入更大的热情和智慧,才会在阅读过程中自觉地、自主地去尝试、体验、思考与实践,主动与文本的思维碰撞,主动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取知识,形成能力。这样,课外阅读的优势才会渐渐凸显出来,知识与思想的萌芽才会越加粗壮。

为此,笔者注意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注意课外阅读内容与课内内容的沟通,将课内教育教学的内容当作是点,把课外的相关阅读当作是面,由点到面的拓展阅读,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量,形成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外溢于课外的"涟漪效应"。二是注意课外阅读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课外阅读是学生与人类最富于智慧,最充满个性的思想者的对话,要善于让学生联系自身实际,从他们的思想和经验中吸取有益的营养,积累更多的社会生活经验,为他们的终身学习、生活和工作奠定基础。三是注意各学科内容的融合。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应该更清楚地认识到:学生不只需要学习语文,还要学习更多更新的东西。根据初中学生的阅读水平和知识面,我们可以设计“套餐”方案。即为学生增加喜闻乐见的古典小说、具有时代气息的科幻小说、科普书籍和适合学生阅读的历史、地理、天文书籍等。这样,使学生的阅读内容做到文学与自然科学共重,使文学作品滋养学生伦理情感,用自然与社会科学知识丰富其知识世界,为构建学生完善的知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

3.激发读书兴趣源,培养读书主动性

只是推荐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书籍,那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想让学生通过推荐的书籍,对阅读感兴趣,切实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那还需我们教师巧妙地进行引导。

3.1 巧用故事悬念诱发阅读兴趣。故事人人都爱听,不要说小孩子,就连我们这些成年人也往往经不住故事的诱惑,比如说我虽然已经从教七、八年了,但是一听单田芳播讲的评书《岳飞传》就着迷。学生也是一样,一听到老师说要讲故事,个个精神抖擞,喜悦之情溢于言表,迫不及待地想一听为快。随着教师声情并茂,被渲染了的故事情节早巳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或有趣,或惊险,或奇特,或令人感动、悬念百出的情感世界里。正当孩子们津津垂听、情感交融,期待大白结局之际,我们教师嘎然收声无不动容地告之孩子:故事情节交错复杂,后面的可更精彩呢,欲知后事,请自读原文。此时教师不失时机地向学生推荐出相关的读物。出示《一千零一夜》一书告诉他们,想知道结果就借读这本书,书里面还有更精彩的故事呢。学生被扣人的故事情节激起了浓厚的兴趣,纷纷要求借书。这样让听者在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境界中感受到课外读物 的诱惑,主动去进行阅读,这效果恐怕比任何说教都有效。

3.2 以绘画的形式激发学生读书兴趣。孩子自然有孩子童年的乐趣,而且他们都喜欢表现自我,只不过表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将贮存在脑海中最喜欢的东西用图画的形式表现出来。作画的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鼓励他们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的绘画。也可以对原有绘画的内容有所改动,给学生较大的想象空间。例如我在教学《爬山虎的脚》,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创作,学生兴趣浓厚,课堂气氛活跃,教学效果也非常不错。

4.更新观念,开辟自主阅读的新天地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当务之急是更新观念,打破原有的束缚,开辟自主阅读的新天地。

首先是确立学生的阅读主体地位。实施自主阅读教学,前提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强化“学生为主体”的意识;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开发潜能。阅读是读者从书面的文字符号中复制表象,提取意义的心理过程,它是一种隐性的心理活动,包含着认读、初识、步入、领略、体味、收束、升华等,由言及意。作为一种“能力”,它的养成不是老师“教”出来的,须经学生“多读”的实践逐步形成。吕叔湘先生认为:教学,就是"教"学生"学"。教师教学的终端是学生的“学”,“教”的最高境界是“不教”,阅读教学尤其如此。

阅读理解的答案往往不可能是唯一的,"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它需要通过教师的"授之以渔",使学生掌握主动提问、主动查询、主动筛选的阅读主动权,减少概念与定律,多些问题与设想,提供创造性阅读的训练机会。

其次是摆正课内与课外的阅读关系。语文既是工具性极强的学科,又是极具人文性的学科,其学科内容呈现为一种立体的网状结构,它与社会、人生、世间万象、天文地理无不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 ,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没有师生双方的配合是不行的,仅靠课内的阅读又更显不足。现在的小学生课外时间不少,教师若不加指导,则会让学生放任自流。所以教师有责任让学生养成课外博览群书的习惯,并逐步形成“读、思、感、悟”的能力

上一篇:浅谈职业中学语文教学的个性特点 下一篇:《纳尼亚传奇》综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