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草堂景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时间:2022-10-12 01:05:49

杜甫草堂景观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摘要:杜甫草堂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文学意境,还有着融合了自然风景的生态景观,同时也具有寓教于景的教育功能。本文主要概述了杜甫草堂的现状,并围绕园林如何实现传承与发展,进行园林的重塑和再建,提升园林品位和知名度。给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词:杜甫草堂;园林;景观

坐落于四川成都西郊的浣花溪畔的杜甫草堂,是我国唐代著名诗人杜甫被流放成都时的居所,杜甫在这里一共留下了两百多首诗歌,因此,成都杜甫草堂被誉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圣地”。杜甫草堂多方面展现了“诗圣”杜甫在成都居住时的生活点滴,体现了杜甫在文学上的深厚造诣及其令人钦佩的崇高品格,燃起了后人对杜甫的敬仰与怀念之情。

1 杜甫草堂的景观特色

杜甫草堂巧妙地借自然存在的山势景物,浑然天成,古朴大方,形成了园林独具的天然之美,同时还融入了很多农家元素,不仅继承了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手法,而且引入了四川民居的形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乡土野趣的韵味,从而完美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具体来说,现在的杜甫草堂完好地保存了清代嘉庆重建时的格局,近20hm2的总面积,宏大的规模,典雅的意境,使其成为极其独特的古典园林。草堂格局独具特色,园内宁静幽深。回廊环绕着廨堂,别有一番情趣。草堂园林内,植物品种繁多,应有尽有。草堂的一景一物的布局、设计,紧紧围绕着纪念主题,不仅继承了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手法,而且引入了四川民居的形式,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乡土野趣的韵味,从而完美地融合了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2 杜甫草堂的景观文化资源

杜甫草堂作为一代“诗圣”的故居,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草堂的发展需要很好地传承其优良的文化基因。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文化旅游也成为一种时代潮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杜甫草堂作为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旅游胜地,当然有了更宽广的展示自己的舞台。这就需要充分发掘草堂的文化内涵,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提升草堂的文化品味,不断完善文化配套设施,增强自身的吸引力,还要做好文化开发,不断探索弘扬文化的有效措施,不断推出更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场所,促进文化交流,扩大园林的影响力。另外,定期策划举办各种以“诗文”为主题的活动,丰富园林文化内涵,塑造文化活动品牌,形成自身的影响力。

3 杜甫草堂的景观文化的传承

草堂旧址中处处可见杜甫的元素。杜甫塑像摆放在诗史堂正中间,杜甫的画像供奉在工部祠内,祠东侧是“少陵草堂”碑亭作为杜甫曾经居住过的茅屋的象征建筑就在工部祠的东边。融合了当地民居特色的“茅屋景区”就在工部祠后面,1997年重建的这处景区还原了杜甫故居的景物;1999年还修建了“杜诗书法木刻廊”,这里集中展示了一百多件历代名人手书杜甫诗作的书法木刻作品。总之,杜甫草堂的建筑、题词、碑文,无一不体现着园林的纪念主题。纪念主题是杜甫草堂的灵魂,是最值得传承的。近年来,丰富多彩的游园活动更深化了草堂的纪念意义。

杜甫草堂这样一处景色优美,文化味道浓厚、特色独具的古典园林,在改造过程中,如何实现自身的传承与发展呢?笔者有以下几点思考:

3.1打好文化牌,充分发掘文化资源

杜甫草堂作为一代“诗圣”的故居,有着得天独厚的文化资源。草堂的发展需要很好地传承其优良的文化基因,充分发掘草堂的文化内涵,整合各种优势资源,提升草堂的文化品味。首先,杜甫以其诗作而流芳百世,其诗文是需要深度挖掘的内容,通过创新园林景观的设计、布局,使其更生动、更丰富的展现在人们面前,既能体现园林的文化味道,也能深化其纪念主题。如,对于杜甫的诗文,以图画的形式生动形象地再现其诗文的意境,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展示,不但可以加深游园的人们对其诗文的理解,还为人们奉上营养丰富的精神大餐,增加了草堂的文化底蕴。其次,不断完善文化配套设施,增强自身的吸引力,还要做好文化开发,不断探索弘扬文化的有效措施,不断推出更高质量的文化活动场所,促进文化交流,扩大园林的影响力。成都市将杜甫草堂与浣花溪公园等地联合起来,进行优势的资源整合,打造中国诗歌文化中心就是成功的尝试。最后,定期策划举办各种以“诗文”为主题的活动,丰富园林文化内涵,塑造文化活动品牌,形成自身的影响力。

3.2打好生态牌,景物体现生态之美

生态之美作为杜甫草堂的重要特色,而且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生态意识的加强。生态园林也成为园林的一种发展趋势。因此,杜甫草堂需要进一步突显其生态特色,结合草堂已有的景观,打破传统的园林布局方式,以创新的园林造景手法,将草堂的诗情画意和历史文化以生动新颖的方式展现给游客。比如,园林中植物景观的设计既要丰富多样,又要和谐统一,错落有致,要能够根据人们的审美观点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充分实现景观的观赏功能,同时,还要根据植物不同种类的特征,考虑植物种类之间、植物与环境之间的和谐相处,遵循生态学上“互惠共生”的原理,做到既充分利用自然的环境资源,又可以打造优美的景观。除此之外,草堂的植物景观在设计时,还要注重体现草堂的诗文意境,可以通过植物景观的造型与设计,艺术地再现杜甫诗文的意境与魅力,或者通过植物的错落有致,还原杜甫的诗文,这些景观集生态之美、艺术之美、文化之美于一体,给人们带来的是从感观到精神的多方面的享受。

3.3打好旅游牌,强化寓教于景功能

园林因为主题不同,功能的侧重也就有了差别。像杜甫草堂这种以名人故居或名人留下的古迹衍生出来的园林,具有深刻的纪念意义的同时,还有着极强的教育功能。杜甫草堂的纪念主题和诗文内涵,使游赏的人睹物思人,内心会受到启迪教育,以及园林文化艺术的熏陶,这种将教育功能寓于游赏玩耍、欣赏美景过程的功能,正是杜甫草堂的独特优势所在。同时,杜甫草堂特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使其在文化旅游方面有着明显的优势。因此,在草堂改造时,需要充分利用这一优势,做好文化旅游的文章,强化寓教于景的功能。这就需要在园林的景观设计、布局方面下足功夫,做足文章,不仅要考虑其美观,还要富有文化意韵,从而起到教育功能。如,在草堂现有景观的基础上,适当增加杜甫作诗、生活等各种场景的雕塑与布置,以及通过后人模仿的杜甫的声像资料的艺术展示,形象生动地还原杜甫曾经的生活原貌,使游览草堂的人们有身临其境之感。除此之外,还需要结合当地的多元文化,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打造特色文化旅游品牌,吸引越来越多的游客,从而真正实现园林服务社会的作用和文化教育的功能,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

杜甫草堂作为“诗圣”杜甫的故居,不仅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浓郁的文学意境,还有着融合了自然风景的生态景观,以及寓教于景的教育功能,以其独具的文化价值、审美价值和艺术价值,成为我国著名的纪念性古典园林的代表。在改造重修草堂时,我们需要尊重现实,合理利用资源,传承文化,坚持生态发展观,因地制宜且突出特色的实现创新发展。为了使杜甫草堂这颗园林艺术的瑰宝,焕发更加灿烂夺目的光彩,还需要大家勇于创新,不断探索。

上一篇:环境保护与林业经济发展的关系探讨 下一篇:夏天无根冠比变化和块茎形成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