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壁市淇县大石岩村山体崩塌分析评价

时间:2022-10-12 12:14:19

鹤壁市淇县大石岩村山体崩塌分析评价

摘要:淇县是豫北地质灾害发生较多的县城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开矿业的发展,人类活动已经成为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带来严重危害。

关键词:崩塌;隐患;危害

一、基本灾情和险情

1、地点

崩塌位于河南省鹤壁市淇县大石岩村大石岩自然村,地理坐标:东经114°04′54.216″,北纬35°39′57.143″。

2、危害和灾情

2011年11月29日18时,淇县灵山办事处大石岩村发生山体崩塌地质灾害,损坏房屋6间,灾情级别属小型。崩塌堆积物直接威胁下方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此外,同时由于该村部分居民房屋临山而建,地形地貌、地质构造条件与已发生崩塌区域类似,故仍存在着崩塌隐患,威胁着85户居民、320多间房屋的安全,险情级别属中型。

二、地质灾害类型与特征

1、崩塌类型分析

崩塌位于淇县灵山办事处大石岩村大石岩自然村北,所处区域属低山地貌,崩塌体长约10m,宽2.6m,厚度2.7m,崩塌体积约70.2m3,规模等级为小型。

该崩塌为岩质崩塌,坡向160°,坡高15m,坡体岩体组成具“二元”结构,坡体上部近直立,由坚硬的中、厚层状白云岩组成,下部为由相对软弱的薄层状泥质灰岩组成,由于长时间的风化和雨水冲刷,较上层更为软弱的下部岩石被侵蚀掏空,形成局部内凹空腔,使上部岩体悬空。

已发生崩塌区域,堆积物未加处理堆积于相对较高的地带,对下方居民存在极大的威胁。该段区域整个坡体结构、物质组成类似,有再次发生崩塌的可能。威胁大石岩村临山崖而修建房屋的85户居民的安全。

2、成因分析

根据现场调查,崩塌体为中、厚层状白云岩,产状340°∠5-8°,发育有走向145°和65°两组近垂直节理,与岩层层面将岩体切割成大小不等的块体;坡体下方又为较软弱的岩体,形成内凹空腔,使被切割的岩块呈悬空状态。在降雪、融冻、植物根劈以及岩体的重力和风化作用下,导致崩塌灾害发生。

三、防治建议

1、划定危险区,设置警戒线、警示牌。

2、对崩塌体直接威胁的居民进行搬迁。

3、对崩塌体区域加强巡查监测,防止次生地质灾害的发生。

4、对该区域整个坡体进行排查,尽快编制地质灾害防治预案。

5、尽快安排有资质的队伍对崩塌体进行调查,圈定危险范围和治理。

结束语:

淇县是豫北地质灾害发生较多的县城之一,特别是近年来,随着开矿业的发展,人类活动已经成为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地面塌陷、地裂缝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淇县地质灾害的发生是由地形地貌条件、地层岩性条件、地质构造条件、气象、水文、人类工程活动、植被等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形成的。其中地质环境条件、气象条件是地质灾害形成的重要条件,而人类活动则是主要诱发因素。为使地质灾害的管理和防治更加规范,就需要加强地质环境管理,对已经出现的地质灾害有计划治理,普及防灾减灾知识,提高人民群众的防灾意识,加强监测,最大程度的降低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张吉献.河南淇县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及减灾对策[A].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05,98

作者简介:李晓玲(1986.07―),女,河南省地质环境监测院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工程。

上一篇:谈检验科的全面质量管理 下一篇:找矿方式及其在应用中注意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