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学研创新体系中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时间:2022-10-11 11:18:10

产学研创新体系中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研究

摘 要:产学研创新体系是知识经济时代产业发展和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资源共享也就成为一种有效的推动力,使得学科与产业之间优势互补,实现资源共享整体利益最大化,达到资源配置的最大效率,对学科与产业协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分析中国科技资源的现状,以及资源共享的必然趋势;通过借鉴国际社会的共享经验,建立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与相关制度;营造共享的社会氛围,进一步构建科技资源的共享体系等。

关键词:资源共享;资源利用率;共享效率;创新;科技

中图分类号:F26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16-0067-03

产学研创新体系一直是学术界的重点研究话题,它的模式包括个人对企业、分散的学科对企业,以及更高一级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等。在产学研体系中,参与产学研合作的企业,不仅是以个别企业的形态出现,也不仅是以若干单个企业的简单联合的形态出现,而是以诸多相关企业和机构所组成的产业集群的形态出现的;参与产学研合作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也不仅是以若干学科的简单聚集的形态出现,而是围绕产业技术创新的战略需求,以诸多相关学科所组成的学科集群的形态出现的,基于此,资源的共享与整合也就随之产生,亟待建立相关的资源共享机制,以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创新效率。

目前在产学研体系的研究中,对于如何提高科技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科技资源共享的办法却不多。同时,从相关文献情况看,国内外学者在资源共享评价方面进行的研究较少,缺少这方面的评价模型研究,导致在决策时缺少参考依据。

因此,本文针对目前的产业发展新形势,研究产学研体系中科技资源的共享机制。对于作为经济主体的企业来说,一方面,它能够帮助企业和学校科研机构之间实现资源共享,充分利用有效资源,实现技术、知识、人才和信息资源的完整对接与融合。另一方面,它是因企业技术创新的需要而构建的,都是针对企业的创新任务而展开活动的,是根据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状况来进行评价的。

对于国家来说,这种资源共享机制是在国家创新战略层面上的结合。这种结合要求以落实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要求为目标,以国家战略产业的发展需求和提升地区高端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出发点,可持续地整体提升国家和地区的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

一、中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科技资源现状

目前,中国高校、科研机构积聚了丰富的优势科技资源,据国家统计局统计,2011年全国普通高校共计2 409所,高等学校R&D人员29.9万人年,占全国总数的10.4%,科技经费支出688.9亿元,占全国总数的7.9%;2011年中国研究机构3 673所,拥有R&D人员31.6万人年,占全国总数的11%,科技经费支出1 306.7亿元,占全国总数的15%。2011年国内职务发明申请专利共324 224件,授权专利9 506件,其中,高校申请专利占19.4%,科研机构占7.8%;2011年高校授权专利占28%,科研机构占9.7%。总体来看,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科技投入占全国的1/3左右,且科技产出高于全国的1/3。可见,中国的高校与科研机构资源比较丰富。

但由于成果转化迟缓,理论与实践脱节等原因,造成长期以来,大量的科研基础设施闲置,科学数据的共享程度较低。有相当一部分科技资源未能及时、有效地配置到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中,未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从而造成了科技创新资源的巨大浪费和机会损失。再者,科技资源不能共享不仅造成了国家投资的巨大浪费,而且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的瓶颈。

二、科技资源共享的必然性

虽然高校、科研机构拥有知识和技术的比较优势,但缺乏对市场的把握和将技术商业化的能力,而这些正是企业所长。企业贴近市场,了解并能够较为准确地把握客户的现在和未来的技术需求,但是,目前中国多数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亟需引入外部科技创新资源,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所以,通过产学研的结合,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互相取长补短,一方面,使得企业能够正确把握研发方向,实现产品的持续创新;另一方面,高校与科研机构的科技资源也得到了实际应用,获取利益回报。

所以,通过技术合作,资源共享,建立一种优势互补、风险共担、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合作方式,不仅有利于抓住新的市场机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和综合优势,而且可以实现共同愿景,满足各方的利益和战略意图。

三、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的构建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科技资源是一国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基础,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科技资源的相对滞后和利用效率低下。因此,如何及时、有效、科学合理地将高校、科研机构的优势科技资源与企业科技创新活动相结合,实现产学研各方科技资源的有效整合,是中国推进自主创新和建设创新型国家需要高度重视和必须解决的重要战略任务。

(一)科技资源共享的内涵

科技资源是科技创新活动的基础,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科技资源的数量、质量、配置和开发、利用的效率。科技资源包括科学数据、科技文献、科学仪器设备、研究实验基地和自然科技资源等等。要实现这些科技资源的共享,需要构建一个良好的共享机制,加强人们的共享意识,提高共享积极性,合理兼顾各方利益,建立资源共享安全保障,使科技资源得到较大程度的共享,提高中国科技创新能力。

(二)科技资源共享的模式

科技资源的共享,最重要的作用在于避免资源的浪费和重复建设,提高共享效率。理想的资源共享模式取决于科技资源的整合、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和完善的运行制度。

首先,建立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目前,中国的资源共享效率依然较低,成果转化比较缓慢。2009年,中国科技部、财政部推动建设了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门户网站 “中国科技资源共享网”,旨在充分运用现代技术,推动科技资源共享,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提高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共享网于2009年9月25日正式开通。在共享网络平台运行的过程中,针对重要的核心科技资源,加大共享力度,真正实现“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无缝对接;及时对短缺的资源进行充实,完善各类资源的有效集成和共享效率,提高共享度。二是发展各种中介机构,培养专利人员和技术经纪人等专业人员,促进技术转移和扩散,加快技术成果转化。三是培养创新性人才,引进技术骨干,鼓励科技人员之间的协同合作,提高共享资源的实际利用率。四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高校在科技资源共享过程中的权责,探索不同类型科技资源的共享模式,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规范。拓展科技资源共享的形式,逐步形成技术协同开发、共同参与生产经营、技术许可或转让等技术合作型共享,和技术咨询、服务、培训、互访等人才合作型共享协同共进的共享模式。

四、科技资源共享机制的运行管理

(一)科技资源共享的利益分配问题

科技资源的共享,由于涉及到各方技术专利即利益分配的问题,有时资源拥有方不愿共享其专有的技术资源。导致资源的成果转化迟缓,资源闲置或技术创新能力有限。所以,一般来说,好的资源共享方式,是通过对权利义务的合理界定,以各方利益的调整,提升各方的积极性,增加参与者的利益,从而使资源共享度达到最大化,提升各方创新效率。科技资源共享机制,就是要通过对科技资源所有者、占有者、科技资源中介服务者、科技资源需求与使用者的利益调整,均衡资源所有者、经营者与使用者的利益,建立资源利益分配制度,保障资源共享各方的合法权益,在降低资源共享的交易成本基础上,提高共享效率。

众所周知,科技资源共享对中国创新体系建设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科技资源共享活动中各成员间的收益进行分配,有效地激励更多的科技资源共享,引入资源贡献率这个激励因素,以保证科技资源共享平台的长期稳定运行。对于贡献率这个激励因素,可以灵活应用,把它与资源提供方的收益比率联系在一起,根据所提供资源的质量、种类、量等来测度利益的分配,根据资源的成果转化率与实际产生的创新效率,来决定权、责、利的主导方,以提高资源共享积极性和利用率。

(二)科技资源的成果转化

科技资源的成果转化应根据科技资源的来源、大小和市场需求进行分类,多渠道推进的方式来实现。目前,中国的科技资源成果转化大概分为三种方式:大型企业内部研发机构的研究成果,首先进入企业自行转化渠道;其次,高校和科研机构等研究单位取得自主科研成果后,科技成果持有人依托大学或者研究单位现有的政策和环境,通过兴办产业实体实现科技成果转化,例如清华科技园、北大科技园、西安交大科技产业园等大学产业园;最后,企业、科研机构和高校之间合作的技术成果,主要通过产学研一体化平台,以技术交易、创新孵化等形式开展科技成果转化。科技成果进入技术交易市场,通过当地的技术交易中心进行转化。

(三)科技资源共享的安全保障问题

1.保障科技资源提供方的专利权。科技资源拥有方,可以根据国家专利法相关规定,对自己的专有科技资源申请专利,以保护其核心科技的权益,防止有盗用或擅用资源的非法行为。同时,在利益均衡的基础上,保护资源拥有方的专有权,维护资源使用方的使用权,协调双方的利益分配,以提高资源利用率,提升资源共享质量与效益。

2.建立科技资源共享的标准规范。有关管理部门应加强协调,共同制定出切实可操作的可共享资源的选择、运行规则和服务执行标准。各地要根据实际情况在国家统一部署下,充分发挥地方经济的优势,建立起区域性的共享网络,由区域性再向全国性推广和普及。

3.科技资源共享的法律支持。对于科技资源的共享,法律法规的出台和完善更是必不可少,一方面它以最权威的形式保障着资源共享相关方的权益,另一方面它也赋予科技资源共享机制一种合法的身份,只有在法律界限内,明确了国家科技资源的归属权,明确了依托单位的权、责、利,才能推动国家与地方,科研机构、高校与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

(四)科技资源共享的政府支持

科技资源共享的政府支持主要在于坚持政府导向和市场导向相结合,通过资金介入和政策介入,引导企业和高校、科研机构等创新主体实现资源整合和技术创新,以合理的组织方式促进科研成果的扩散和应用。第一,政府介入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设立重大科技专项经费,通过研发经费的赞助,引导高校等研究机构面向区域技术需求和实际问题选择研究课题。第二,引导组建政产学研共同体,通过引入金融机构和技术成果转化平台等战略投资机构开展合作研究,集中技术和设备,共同分担研究成本和风险,同时设置技术标准和技术转让条款,避免技术垄断,促进技术推广。第三,全面开放科技信息数据库,构建区域科技基础条件支撑体系,联合高校等研究机构积极组织国内外各类型技术研讨会,促进研究人员互通科技信息需求。

五、结语

当前,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迅猛发展,面对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正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关键时期,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我们必须通过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增强国家竞争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首先体现在科学技术的创新,科学技术的利用率,以及科技资源的共享度方面。在此,科技资源的共享已经被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如何提高资源的共享度、资源利用率,如何建立有效的资源共享机制,均衡各资源提供方的利益,将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中国在科技资源共享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共享的机制和效率将得到大幅提升。所以,首先要建立良好的资源共享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安全保障机制,并在政策法规的支持下,提升资源共享的效益,协调资源的有效配置。将公共利益和政府、企业、科研机构等主体联系起来,实现科技资源的效益优化,促进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和整体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 栾恩杰.中国应尽快推进科技资源共享[N].科学时报,2004.

[2] 王蓉.资源循环与共享的立法研究[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

[3] 栾恩杰.科技资源共享不容忽视[N].文化报,2004.

[4] 李逸平.夯实基础设施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N].科技日报,2004.

[5] 栾恩杰.关于推进科技资源共享的意见建议[EB/OL].东方网,2004.

[6] 谢嘉惠.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人力资源共享机制研究[D].西安: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7] 毛泽阳.广东省部产学研结合五年回顾[J].广东科技,2010,(17).

[8] 王雪原,王宏启.基于产学研联盟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式[Z].北京:中国科技论坛,2007.

[9] 马宁.企业主导型产学研合作中科技资源配置模式研究[J].研究与发展管理,2006,(5).

[10] 游雪晴.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初见成效[N].科技日报,2004.

[11] 李逸平.夯实基础设施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共享[N].科技日报,2004.

[12] 缪蓓蓓,谢富纪.区域公共服务平台——R&D资源共享有效性分析[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9,(11).

[13] 袁晓斌.基于社会资本的科技人力资源共享框架模型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1,(5).

[14] 杨勇.资源共享是科技创新的基石[J].河南科技,2009,(12).

上一篇:铜价格倒挂现象原因探析及对策研究 下一篇:畜牧业统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