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消长规律初探

时间:2022-10-11 11:00:06

摘 要:通过对双斑长跗萤叶甲在黑龙江省的生活史、习性等方面的研究,明确其各虫态在黑龙江省的历期、习性及发生消长规律

关键词:双斑长跗萤叶甲;发生消长规律

中图分类号:S43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132024

黑龙江省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玉米、大豆是播种面积最大的二大作物,也是双斑长跗萤叶甲危害的主要对象。2008年以来该虫害已由次生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发生、危害面积迅速增大,并呈逐年加重趋势,不能不引起高度重视。由于双斑长跗萤叶甲以前在我省一直危害轻微,对这一虫害在黑龙江省的发生、危害规律、所造成的产量损失率、危害加重原因的研究仍是空白,因此全面系统地研究双斑长跗萤叶甲在黑龙江省的发生、危害规律,明确其生活史、生活习性、种群消长动态,对有效控制双斑长跗萤叶甲危害,确保我省农业生产及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实现千亿斤粮食产粮工程具有深远的意义。

2012、2013年双斑长跗萤叶甲主要在玉米、大豆、谷糜、杂豆、花生等作物上发生较重。种植密度大、杂草较多的田块发生危害重,田边发生重于田中心。自7月中下旬,双斑长跗萤叶甲的成虫开始取食玉米叶背表皮和叶肉,仅剩上表皮,严重时被害部位连成片,叶片被虫食后玉米光合作用受到阻碍。待玉米抽雄吐丝后,双斑长跗萤叶甲便群集到花丝、果穗上危害,使玉米授粉及灌浆受到严重影响。同时,双斑长跗萤叶甲还会取食玉米籽粒及苞叶,致使外露受损的籽粒被禾谷镰孢菌、串珠镰孢菌等真菌侵染,引起穗粒腐的发生,进而造成玉米产量损失,品质变劣,霉菌毒素增加。梅里斯区、龙江县、讷河市、依安县等地发生较重。据调查,玉米田平均有虫株率25.1%,百株虫口100~150头,被害株率超过40%。重发生田块百株虫量达1000头以上,被害株率高达100%。

双斑长跗萤叶甲在谷子、糜子田危害主要表现为取食叶肉,待谷糜抽穗后,群集危害于植株穗部,一般每穗有成虫2~3头,多者5头以上。取食花药、小花及嫩粒,使谷糜的成粒数减少,导致产量降低。

在大豆、杂豆、花生等作物上主要危害叶片,一般在中上部叶片啃食叶肉,仅残留网状叶脉,几天后叶片破损成孔洞,严重影叶片的光合作用,导致生长发育不良,造成减产。

2 发生危害规律、生活史及习性

从5月初开始,在上年双斑长跗萤叶甲危害较重的玉米田块做定点调查,间隔20d采集1次作物根部土样,土样直径为20cm,深15cm,调查田间卵、幼虫及蛹的发育情况。待田间出现成虫后,五点法调查取样,每点调查150株,7~10d调查1次,直至玉米采收。

2.1 双斑长跗萤叶甲生活史及习性

据调查,黑龙江省双斑长跗萤叶甲年发生1代,以卵态在玉米、大豆等作物根系土壤中越冬,第2年天气转暖,卵于5月中下旬开始孵化,持续至7月上中旬。幼虫主要取食作物根系完成生长发育,危害时间长达30~45d,6月下旬老熟幼虫在土壤中做土室化蛹,蛹期10~14d,6月末至7月上旬成虫羽化出土,玉米抽雄吐丝后达成虫发生高峰期,持续时期长达50~60d,收获前玉米田间成虫基本消失。成虫较活跃,但飞翔力不强,只能飞2~5 m,成虫有趋嫩和弱趋光性,喜群集为害。

2.2 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种群数量消长动态

2013年,待田间成虫羽化时,在富拉尔基区试验地选取3块玉米田,5:00取样调查种群消长动态,每点调查100株,每7d调查1次,直至采收。共分6个部位进行虫量记录,分别是上部叶片、中部叶片、下部叶片、雄穗、雌穗和花丝。由于成虫能飞善跳,若被惊动飞走,调查时则跳过到下一株。

田间调查发现,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在玉米田6月27日开始出现,种群数量缓慢增长,7月11日以后双斑长跗萤叶甲成虫的种群数量开始急剧上升,百株虫量从7月11日的38.6头/百株急剧上升到7月18日的201.8头/百株,有虫株率也从33.4%上升到76.2%。7月25日上部和中部叶片上的成虫数量分别达到了161.0头/百株和88.1头/百株。8月9日种群数量达最高峰,百株虫量达644.7头/百株,有虫株率100%。8月16日花丝上成虫数量达到高峰值212.5头/百株,成虫也开始为害果穗。9月6日玉米雌穗上种群数量达高峰值133.4头/百株,但总的种群数量已经开始急剧下降,说明部分成虫已开始迁往田边。10月4日,玉米田间成虫种群数量降到7.4头/百株,有虫株率降到了5.6%,此时玉米已经成熟,叶片枯黄,10月中旬成虫消失(见表2)。

上一篇:香港学前教育的可借鉴性经验分析 下一篇:关于果树栽培技术的探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