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雪花25亿元收购蓝剑”等9则

时间:2022-10-11 10:48:09

“华润雪花25亿元收购蓝剑”等9则

乐百氏裁员幕后

2000年3月,达能收购乐百氏92%的股权,1年后,以何伯权为首的乐百氏5元老被踢出局。从此,有关乐百氏的消息很少被传出。2006年底,有乐百氏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因为业绩连年下滑、管理架构大面积调整,2006年乐百氏又亏损了1亿多元人民币。由于产品滞销,除了销售队伍被裁员30%外,工厂方面也在大规模裁员,幅度高达40%。而乐百氏方面并不愿意谈论大幅裁员之事,乐百氏副总裁林天立说:“我们遇到了一些困难,所以才提出进一步改革。”

据悉,乐百氏此次架构调整,将从全国营销的公司变成只在多区域营销的公司,为的是全面收缩战线。这恰恰与达能收购乐百氏共享销售平台的初衷背道而驰。事实上,6年多来,乐百氏的销售平台从来没卖过乐百氏以外的产品。“多年来,乐百氏的渠道不是在强化,而是在被摧毁。”一名乐百氏渠道人员如此评价达能在重建乐百氏平台时的表现。

最后一个计划经济订货会消亡

煤炭订货会(后改称为衔接会)是我国最后一个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物资订货会。然而,在最近这些年的衔接会上,围绕价格问题,煤电双方展开了一轮又一轮的博弈。国家有关部门一再做工作,但双方就是无法在会上如期签订合同,或者签订的只是“有量无价”的合同。

煤电双方的矛盾在于价格市场化进程的不同步:煤炭价格1993年开始放开,而电力价格一直在国家管制之下。在此情况下,国家有关部门在2006年底取消了这一订货会,让煤、电等企业在随后的一个月内,通过自行协商,签订2007年大宗、跨省区运输的煤炭订货合同。

另据发展改革委信息,国家将用3~5年的时间,加快建立以全国煤炭交易中心为主体,以区域市场为补充的现代煤炭市场体系。鼓励签订长期合同成为国家的政策导向。

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令中国损失巨大

商务部年前的《2005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调查报告》显示,2005年,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给我国企业造成的出口贸易机会损失高达1470亿美元,约占2005年全年出口额的19.29%,中国有15.13%的出口企业受到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的影响。

在22大类出口产品中,有18类产品由于国外实施技术性贸易措施而遭受直接损失,损失总额达691亿美元,约占2005年全年出口额的9.07%;企业为应对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所增加的生产成本217亿美元,约占2005年全国出口贸易额的2.85%。

报告指出,中国出口的纺织原料及纺织制品类产品的直接损失最为突出,占出口全部直接损失的43.2%。

中国民营石油大亨突遭调查

因“涉嫌经济犯罪”,拖欠9家银行多达29亿元贷款,中国民营石油商天发集团董事长龚家龙突遭调查。

龚家龙本人不仅是天发集团董事长,还身兼号称“民营石油航母”的长联石油控股公司董事局主席,以及全国工商联石油商会会长。天发是湖北最大企业之一,因其拥有全国民营石油商中唯一一个牌照齐全的石油类上市公司天发石油而声名显赫。在资本市场中“长袖善舞”的龚家龙,在十几年间通过上市融资、兼并、收购、联合,拥有“天颐科技”、“天发石油”两个上市公司及几十家企业,高峰时号称拥有总资产60多亿元。

据悉,天发危机从2004年开始显现,出现资金链断裂。天发石油、天颐科技相继进入股市ST行列,如果不能尽快扭亏,就要在2007年退市。普华永道完成的报告表明,天发集团资不抵债已超过10亿元。

华润雪花25亿元收购蓝剑

2007年1月4日,华润雪花啤酒(中国)有限公司在北京宣布,以25亿元人民币现金,收购蓝剑(集团)有限责任公司100%的股权。作为标的物的蓝剑资产将包括1亿元现金、双方合营企业38%股权、蓝剑在贵州经营的啤酒公司的全部股权,以及“蓝剑”商标。

公开资料显示,成立于1998年的蓝剑集团注册资本仅1亿元,不到9年时间,仅啤酒产业一块的资产卖价就高达25亿元,增值惊人。粗略计算,除去税收,蓝剑集团董事长曾清荣和其上千名员工将套现20亿元左右,不少人借此将一跃成亿万、千万富翁。业内人士预计,华润雪花完成收购后至少可控制西南30%的啤酒市场。

央企巨额利润迎来谁的喝彩声

2005年度中央企业财务统计年报出炉,169家中央企业2005年度共获利6276.5亿元,同比增长27.9%。其中来自传统的煤、电、油、运行业“十二豪门”囊括了央企总利润的78.8%。与国资委兴高采烈的态度截然不同,面对这个红灿灿的数字,坊间发出的却是一片质疑之声,一个最常见的声音是:在这些巨额利润之后,公众的损失是多少?

从2005年的数据看,凡是利润丰厚的央企,基本都占据着垄断地位。垄断成为这些国企获取巨额利润的保障,不然,就很难理解那些不占垄断地位的国企,何以大面积亏损。

在垄断企业获取丰厚利润的同时,公众承担了更多的成本。也成为其职工高收入的埋单者,这正是公众不满的根源。因而,只有当央企在获取巨额利润之时,未向公众转嫁成本,未损失公众利益,它才能真正赢得一片喝彩之声。

“蒙牛酒业”赔“蒙牛乳业”400万元

呼和浩特经济技术开发区蒙牛酒业有限公司明知“蒙牛”商标已被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先注册,还恶意申请注册以“蒙牛”为字号的企业名称,生产和销售同样作为奶制品系列的奶酒产品。蒙牛酒业公司几年来在其生产和销售的奶酒包装及广告宣传中大肆突出使用“蒙牛酒业”四字,故意对外宣称“蒙牛乳业”与“蒙牛酒业”同为一家,结果被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告上了法庭。

2006年12月22日,北京市一中院审理后认为,蒙牛酒业公司的行为已经构成对原告不正当竞争,给原告应有的市场利益及商业声誉造成损害,判决“蒙牛酒业”赔偿“蒙牛乳业”经济损失400万元。

央企4年内将减少一半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的最新部署,国有经济应对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保持绝对控制力,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7大行业。这一领域国有资本总量增加、结构优化,一些重要骨干企业发展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并提出到2010年培育出30~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根据《指导意见》,今后几年中国将推进国有资本向以上行业和领域集中,国资委成立3年多来,共有36组72户中央企业进行了重组,中央企业户数已由196家减少至目前的161家。到2010年,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的企业将调整和重组至80~100家。

上调准备金率让民企融资更难

中国人民银行宣布,从2007年1月15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此举直接冻结的资金将在1600亿元,理论上能缩减6000亿元左右的信贷规模。更重要的是,它等于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表明央行可能继续采取紧缩的措施,将过剩的流动性资金慢慢抽走,这意味着民企融资的难度可能更大。

融资难是民企发展的瓶颈,也是民企产生“原罪”的根源。众所周知,2006年前8个月,全国银行系统就提前完成了央行年初确定的新增人民币贷款2.54万亿元的全年目标。而在这一过程中,民企贷款难的状况并未有明显改善,一旦银行信贷收紧,民企可能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事实上,许多出事的民企老总,多半与融资难因素有关。

因此,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在防止投资过热,但也有可能进一步恶化民企的融资环境,有关方面对由此可能导致的影响应予以重视,以防止误伤民企。

上一篇:茅台:资源之殇 下一篇:谷歌新年“绯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