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山秀水,忘忧开怀

时间:2022-10-11 10:21:30

雨后晓行独至愚溪北池

柳宗元

宿云散洲渚, 晓日明村坞。

高树临清池, 风惊夜来雨。

予心适无事, 偶此成宾主。

这首五言古诗作于元和五年,即柳宗元被贬永州的第五年。题中“愚溪北池”,在零陵西南愚溪之北约六十步。这首诗描写愚池雨后早晨的景色,描绘了一幅池旁山村高树、雨后云散日出的图画,画面开阔,色彩明朗和谐,而且既有静景,也有动景,充满着生机和活力。

起首两句“宿云散洲渚, 晓日明村坞”,紧扣题目中的“雨后晓行”,先概写愚池周围环境。夜雨初晴,隔宿的缕缕残云,从洲渚上飘散开去;初升的阳光,照射进了附近村落。这景色,给人一种明快的感觉,使人开朗,舒畅。

三、四句“高树临清池, 风惊夜来雨”,进一步写愚池近景,构思比较奇特,是历来被传诵的名句。高大的树木下临清澈的池水,绿树、池水相映生辉,一阵风来,使夜来残留在树叶上的雨珠似受了惊吓一般,纷纷坠落下来。“高树临清池”,不说池旁有高树,而说高树下临愚池,是突出高树。诗人观察景物之细腻,可谓令人叫绝。他捕捉了景物瞬息间的动态,并创造性地用了一个“惊”字,使“夜来雨”人格化了。顿时,笔下的景色产生了活力,具有了流动感。这两句构思奇特,用极简练的语言和富有特色的景物,描绘了一幅极富光彩和活力的图画。

末二句“予心适无事, 偶此成宾主”,抒写诗人在景色中的感受,诗人把自己也融化入景,成为景中的人物。眼前色彩明丽,目光所及一片开阔,飘散的云朵,阳光照耀下的村落,高树清池,风吹雨落。这些景物动静结合,和谐地统一在一个画面中。诗人置身于这宜人的美景,有些陶醉了,在这难得的“心适无事”之时,深深地感到自己与眼前的自然景色犹如宾主相遇,舒畅自如。这里用的虽是一般的叙述句,却是诗人主观感情的流露,更加烘托出景色的幽雅宜人。有了它,使前面四句诗的景物描写更增加了活力。这两句中,诗人用一个“适”字,又用一个“偶”字,富有深意。它说明诗人也并非总是那么闲适和舒畅的。

这首诗并不像作者其他的山水诗那样借景抒怀,表达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苦闷与牢骚,而是以难得的欣喜舒畅之心,赏玩出眼前景物的明丽动人,抒发了暂时忘却烦忧,醉情于清新明丽的大自然的喜悦之情。诗中有画,景中有情,情寓景中,使全诗浑然天成。

上一篇:司汤达和他的《巴马修道院》 下一篇:大巧不工,重剑无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