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新课标引领教与学

时间:2022-10-11 10:14:58

摘要:教师在组织中考政治复习时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明确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研读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依据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更不能局限于考点。

关键词:新课标;政治复习;实践与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88-1

学习2011版新课标后,我们觉得要强化价值引领、衔接高中教学、基于课程标准应该是我们把握的几个基线,下面我们结合中考政治复习的实践,谈几点做法与思考。

一、强化价值引领

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是党的十报告中提出的重要命题。2011版新课标强调,思想品德学科的本质要求是“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认识和价值观念”,“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法制观念、公民意识”。思想品德学科的任务是“引领学生了解社会、参与公共生活、热爱生命、感悟人生,逐步形成基本的是非、善恶和美丑观念,过积极健康的生活,做负责任的合格公民。”近两年,南京市思想品德中考命题尝试通过“公民教育活动”的形式,强化思想品德学科的价值引领作用,突出对学生开展公民意识教育。

例如:对于“公民法制教育实践活动”的学习,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参与调查研究,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公共生活,积极参与政治生活,潜移默化地渗透公民意识教育,引导学生道德认知和价值取向,引导学生反思自身道德行为,充分体现思想品德学科的德育功能。

据此,在组织中考复习时应把握以下三点:首先应该基于现实生活,引导学生学会辨别真善美、假恶丑。通过道德两难问题的讨论、专题辩论、主题征文与演讲等多种课堂组织形式,以及调查、走访等社会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内化正确的价值观点和道德认知。其次应该树立先进榜样,弘扬社会正气。将积极的人物形象、正面的新闻素材引入课堂,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道德情感与道德信念,进而促进真善美道德行为的形成。第三,应该渗透公民意识教育,培养学生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权利观和义务观。引导学生关心公共生活,关注国家发展,做负责任的公民,过积极健康的生活。

二、衔接高中教学

中考、高考均强调能力立意,我们要在初中阶段渗透高考中强调的“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论证和探索问题的能力”四大学科能力。

我们可以通过探究实践、方案论证的形式,引领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多角度提出的理由和论证方案,培养学生对知识体系的驾驭能力、语言组织的逻辑性、层次性,及其探究问题的态度等学科素养。

作为初中思想品德学科教师,首先需要加强自身专业修养。在吃透中考内容和初中教材的同时,应适当钻研高中思想政治的学科内容,拓展专业知识面,提高政治学科的专业素养。只有自身具备了扎实的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提高学科能力,顺利完成初高中的衔接学习。其次需要将知识复习生活化,结构化。指导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心理、道德、法律、国情各板块的考点,将分散的知识进行由点到线,由线到面,由面到体的加工,结合学生生活,形成知识专题,构建知识结构。再次需要将能力培养具体化、实效化。学科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其培养不能仅限于一般解题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有计划、有针对性地渗透学科能力的培养,既要提高课堂的实效性,也要走出课堂,通过调查研究、收集资料、整理资料、论证观点等自主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思考问题的能力。

三、基于课程标准

2011版新课标在实施建议中要求“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坚持课程改革的理念和要求”,“更新教育观念,创造性地体现和强化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强调“使课程评价成为促进教师教学、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与提高的有效手段”。“基于课程标准,突破教材中心”是对教师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

目前中考命题基于课程标准,突破考点知识和教材内容,重在引导广大师生关心社会生活,关注国家政策,提高学科素养,注重学科能力。有利于以考促教,促进教师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念,坚持课改理念,反思课堂教学;有利于以考促学,促进学生终身发展,树立国家意识,增强学科素养,提高学科能力。

通过“学习小组主题探究”的活动形式,引导学生能够建立生活实际与国家重大政策纲要之间的联系,并能够结合自身实际,落实行动。在组织中考复习时要树立正确的教材观,明确课程标准与教材的关系,研读课程标准,把握课标要求,依据教材,但不能拘泥于教材,更不能局限于考点。一方面重视教材,引导学生关注教材,帮助学生内化教材的框架结构与核心观点;另一方面树立教材开发的意识,引导学生走出教材、走进生活、走向社会。

无论是中考命题还是课堂教学,对教材的拓展都应该把握分寸,坚持适度原则,力求符合初中学生的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和身心特点,以避免专业化、成人化的倾向。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分阶段分层次对初中学生进行‘五爱’教育”,要“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规律,体现青少年文化特点”。据此,中考复习课在内容拓展和组织形式上,应该坚持以人为本,把握学生实际,尊重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规律,关怀学生精神成长的需要,着眼于学生的终身发展。

上一篇:我的重难点突破小结 下一篇:在师生共建的历练中实现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