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重难点突破小结

时间:2022-04-10 09:34:42

我的重难点突破小结

摘要:笔者在教学反馈环节,发现学生对重点部分掌握得不够牢固,在难点之处错误率很多。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教学中没能有效地突破教材的重点与难点,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本文就如何处理教学的重难点,谈谈笔者自己的做法。

关键词:生物;学习方式;重难点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02-072-1

一、突出重点

所谓重点,即是在教学内容的逻辑结构的特定层次中占相对重要的前提判断,也就是在整个知识体系或课题体系中处于重要地位和突出重要的内容。

1.从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看,一个知识要想记住不忘,就必须多次重复记忆。这种记忆并不是一味的死读硬背,而应该从不同角度,通过不同的方式多次理解记忆。例如,生物膜的知识,在人教版《必修一》中讲细胞膜时第一次接触,老师应该从生物膜的结构、功能等方面,将生物膜的知识讲透。另外,老师在讲物质运输的时候;在讲细胞间的信息传递的时候;讲植物体细胞杂交的时候,也都应该联系生物膜的特点来讲解。这样,对于生物膜这个知识点通过多次复习,也就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从学生的学习方式看,很多学生都有根据板书记笔记的好习惯。设计动手操作活动突出重点。一般说来,写在黑板上的都是重要的。根据教学重点来设计板书,能让人一目了然。老师在课堂上指导学生根据板书学会记笔记,或利用板书当堂小结教学重点,都可以让学生加深记忆。例如在讲解光合作用的时候,可以让学生自己学会画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只要这个图会画了,这部分的绝大部分问题都能迎刃而解。正所谓,口读千遍,不如手动一遍,就是这个道理。

3.做练习题是对对知识点理解、掌握程度检验的一种主要方法,做练习最关键的是讲究选题的针对性,不然,不但不能提高学习效率,而且还影响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选题很重要,应带着问题去找习题、编习题。只要从每一个练习中得到一点收获,一点启发,对初学的学生来说都是一个促进,一个鼓舞,对培养兴趣,打好基础有很好的作用。有时几个练习能全面反映某一知识点,我们要善于寻找分析、归纳,从而对知识点有个全面深入的理解。如果学生对某一方面理解不正确,我们就专门找这样的习题练,如果认识不全面,就要从多方面找习题练。选题不要运算太复杂,综合性太强,否则会影响对基础知识的理解。针对性的练习是一个专用武器,它可以帮助我们有效地攻克重点。

二、讲清难点

难点有两种情况:一是教材本身内容的难度大;二是由学生知识基础和认知能力决定的难点。为了更好地讲清难点问题,我在教学中主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从教学难点出发,以生活为源泉,善于创设情景然后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就容易把问题讲清楚。通常是将学生的生活经验或已有的知识以及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迁移到新知识的学习情境中来,便可大大降低学习难度。运用恰当的比喻,可以为突破难点铺平道路。如在讲尿液的形成过程时,我把肾小球的滤过作用比喻为筛子,如果原尿中有大分子蛋白质和血细胞,就说明肾小球有问题了,相当于筛子眼大了,这样一比喻,同学们就很容易理解了,把抽象的问题生活化了。

2.利用游戏活动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这可以让重难点操练变得非常有趣。在游戏竞赛中,学生乐学乐记,积极性浓厚,参与面也广。例如在讲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氨基酸的时候,由于高一学生在化学中还没有系统的学习有机物,对碳链还不太理解,所以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是个难点,我就以人为例,请一位同学站到前面打开他的双臂,他的左手就是氨基,右手就是羧基,双脚就是氢键,头就是R基;同样在讲氨基酸脱水缩合的时候,也是请几位同学一起到前面,手拉手。在左手牵右手的地方就是肽键所在,也就是氨基和羧基脱水缩合的地方了。这样是课堂气氛轻松愉悦,给学生一个想象的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给学生有了很深的印象。

3.合理运用多媒体软件,发挥计算机多媒体软件的优势,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突破教学难点多媒体是集文字、声音、图形、图像、视频、动画等多种传播媒介集于一体,它可以从视、听、读、写等多方面冲击学生的神经,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它可以针对性地解决因为教学资源的限制而不能展示生物动画、相关的概念和学生难以理解和接受的抽象的知识等问题。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对复杂的现象进行分解和综合,使教突破难点,很好地体现由浅入深、从简到繁、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的阶梯性。同时多媒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可以变大为小,变小为大,还能变快为慢,变慢为快,灵活多变,运用自如,促使学生去思考。

三、重难点同时融合

有的内容,重点和难点是统一的,所以以上所说的方法又可以交叉使用或综合使用,如能灵活地、有针对性地加以运用,就更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上一篇:在活动中逐步地“理解”和“消化”新知识 下一篇:解读新课标引领教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