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髓炎膏治疗慢性骨髓炎115例疗效观察

时间:2022-10-11 09:54:02

骨髓炎膏治疗慢性骨髓炎115例疗效观察

我院自1990年2月~2004年3月,采用自拟骨髓炎膏治疗慢性骨髓炎115例,经长期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本组115例均为门诊与住院病人,其中男72例,女43例,年龄15~60岁。病程10年以上31例,5年以上28例,2年以上29例,2年以下27例;多发性骨髓炎2例,单发性骨髓炎113例。

治疗方法:局部先清洁创面,用3%双氧水清洗。用此膏药时,先需用热水蒸汽加热,勿用火直烤,待稍融化后即可贴用。窦道分泌物多者可5~7天更换1次,分泌物少者可10~15天更换1次。使用骨髓炎膏时,可连续使用,勿须中断,直至好转或者痊愈。更换骨髓炎膏时,创面勿用盐水、双氧水以及水溶性物质清洗,以免造成窦道不愈合。可用香椒醋液(香油50g,川椒3g,陈醋20g)擦拭。配制及使用:先把香油熬开,放入川椒,炸焦后去川椒,加陈醋即可。使用时可用药棉蘸此液用之。禁服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疗效评价标准:①痊愈:自觉症状完全消失,窦道完全愈合,经观察随访1年内未复发,X线片显示无死骨存在。②显效:自觉症状好转,窦道直径缩小,脓性分泌物减少,X线片未显示存有死骨。③有效:局部症状好转,创面脓性分泌物减少。④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或有加重的趋势。

结果

用药后一般0.5~2个月内消肿、痛消,或原有死骨碎片后经X线片未显示者,平均治疗32~90天。痊愈82例(71.3%),显效19例(16.5%),有效8例(7%),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4.8%。

不良反应:115例患者在治疗期间未发现过敏反应。可见骨髓炎膏对组织无刺激性。

典型病例:患者,男,40岁,司机。1990年3月4日初诊。主诉:右上肢流脓血1年,伴有活动时疼痛加重。病史:患者1年前因车祸造成右上肢肱骨开放性骨折伴有感染,发生大块死骨,曾在天津某医院住院治疗,待骨折愈合摘除死骨,伤口愈合。1个月后出现局部红肿热痛,活动受限,身热,体温38℃,局部继之破溃,流脓血,较稠。后经X线摄片与CT检查,提示慢性骨髓炎伴有死骨形成。经细菌培养药敏试验后,静滴0.2%灭滴灵250ml,每日2次;先锋B素3.0g,每日2次,静滴。10日后热退,但局部仍轻度肿脓,温度较高,疼痛稍缓解,破溃处仍有脓血溢出,持续6个月余。后经X线摄片与CT检查:提示慢性骨髓炎伴有死骨形成,遂来我院治疗。检查:右肱骨中段可见约3cm×2cm窦道,周围有白色黏稠脓液附着,表面色泽稍紫,伴有肿胀。治疗:外用3%双氧水擦干净,外敷骨髓炎膏,嘱每5~7天更换膏药,用油椒醋液擦拭伤口及膏药表面粘有脓液部分,使其干净后再继续用。3周后疼痛消失,治疗阶段脓液分泌逐渐减少,并有多块小骨片随脓液排出,32天后窦道愈合,随访1年未复发,后经CT检查除骨皮质增厚外,其余未见异常。

讨论

慢性骨髓炎是外科比较常见慢性疾病,一般由急性骨髓炎迁延而来。急性炎症消退后,有死骨、死腔、骨包壳、窦道形成,部分可有死骨排出。诊断主要依靠X线摄片及CT检查。少数情况下,慢性骨髓炎表现为局限性骨脓肿及骨硬化性骨髓炎。病史长,有些患者即使多次行手术清扫,病变遗留伤口长期不愈合而形成窦道长期不愈,亦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溢出,部分掺杂血性脓性分泌物,或有破碎坏死骨片随分泌物排出。

此病属于中医“流注”范畴。本病多由跌打损伤,瘀血停留,劳累过度,筋脉受伤;或为外感风寒,表散后余邪未尽,流走经络所致;或为先患疔疮,毒气走散,流于经络而发。本膏药药物组成为穿山甲、海马、麝香、白花蛇、乳香、没药、鲜桃枝、鲜桑枝、鲜槐枝、鲜榆枝、鲜柳枝等,通过皮肤吸收,起着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清热解毒、化腐拔疔作用。

上一篇:卤碱中毒1例救治体会 下一篇:急性呼吸衰竭抢救中应用无创通气2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