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寻常疣1例

时间:2022-10-17 02:13:27

资料与方法

患者,男,51岁。 因赘生物1年入院。患者于2003年10月间无明显诱因出现上绿豆大小赘生物,坚硬、不痛、不痒、磨擦或撞击时易出血。在当地卫生院诊断为尖锐湿疣、包皮过长,行包皮环切除术时将赘生物一并切除,I期愈合。术后1个月左右在原发赘生物部位复发1个黄豆大小与上述相同的赘生物,并逐渐增大、增厚遮盖尿道口周围,排尿时尿流呈多条线状喷射,不痒、触之微痛。患者既往体健,无外伤及不洁性生活史,爱人无类似皮损,无肝、肾、结核、肿瘤、糖尿病等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不肿大,系统检查无异常。皮肤科情况:尿道口周围约20mm×18mm×6mm圆形赘生物,角化明显、触之坚硬、呈灰黄色,样增殖,表面粗糙,呈花蕊刺状,宛如溶洞内石笋样突起,周围无炎症,轻微压痛、肉眼看不到尿道口,醋酸白实验阴性。阴囊、、附睾无异常。实验室检查:血、二便常规,肝肾功能均无异常。组织病理:角化过度、角化不全,颗粒有空泡样细胞,并含有核内嗜碱性包涵体,棘层肥厚和瘤样增生。诊断:寻常疣。

治疗经过:备皮,常规消毒,局麻下应用GX-Ⅲ型多功能电离子手术治疗仪沿赘生物基底部缓慢切割,术中发现赘生物与黏膜粘附紧密,将赘生物与黏膜完整分离,无浸润感,和尿道口,无渗血,用凡士林纱条及方纱布包扎创面、尿道口,术中患者感觉良好,赘生物送病检,结合抗病毒治疗,创面7天愈合,随访6个月无复发。

讨论

寻常疣是由人类病毒(HPV)所引起。近年来利用核酸杂交技术,可将HPV分为77型。不同类型HPV与疣的临床表现有一定的关系。疣主要由直接接触传染,亦可由污染器物损伤皮肤而间接传染[1]。本例患者包皮过长以及手术治疗可能是该病的诱因。寻常疣临床上常见于手、足及足缘等处,发生于部位,而且是巨大型赘生物,实属罕见。本病需要与尖锐湿疣、皮疹、生殖器鳞状细胞癌等相鉴别。

参考文献

1 吴志华,主编.皮肤性病学.第4版.广东: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84

上一篇:麻痹型狂犬病3例报告 下一篇:卤碱中毒1例救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