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睾患者延误治疗68例分析

时间:2022-10-11 09:53:11

隐睾患者延误治疗68例分析

键词:治疗

隐睾或下降不全是指婴儿出生时一侧或双侧尚未降入阴囊而停留在下降途径中的某一个部位,如后腹膜、腹股沟管或阴囊内高位某处。滑行,是指在阴囊很易被推入阴囊上部或腹股沟管内,但又很易返回原处,它不同于上缩,也不同于异位,但其组织变化与隐睾相同,故应与隐睾症同样对待。

位置的不正常,除了因高温影响发育之外,还容易发生肿瘤,特别是腹腔隐睾,其发生率较正常人高数十倍。据统计,肿瘤中的8%~15%发生于隐睾[1]。因此隐睾的早期诊断和治疗不但关系到的发育和以后的生育能力,同样是预防恶性变的一个重要措施,应引起足够重视。现就我院临床治疗的隐睾患者的情况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2000~2005年共行隐睾手术68例,年龄最大38岁,其中7岁以上26例,占38.24%;3~7岁40例,占58.82%;3岁以前手术患者仅2例,占2.94%。双侧隐睾3例,单侧隐睾65例(2例未找到),查体时患者阴囊发育均较正常差,甚至不发育。均较正常侧或正常人小,质软,甚至萎缩。有60例患者可在腹股沟处触及,8例未能触及。在不能触及的8例当中有6例在B超检查时可探及,2例B超未能探及。表明B超在确定位置的探查中作用明显。除2例未查到的患者外(拒绝探查手术),其余患者均行肉膜外固定术。术后随访3个月~5年,患者均位置良好,较前发育明显好转,未发现有恶变患者。

2 讨论

一般认为隐睾在早产儿中达9.2%~30%,正常出生儿为3.4%~5.8%。前者多于生后3个月内下降,后者多于生后6个月内下降,1岁时尚有0.8%未降,以后下降机会不多[2]。单侧隐睾多有局部因素,需手术治疗。1981年Hadziselimovic的报道指出2周岁的隐睾症患儿的精曲小管内在超微结构上已开始出现变化,可看到线粒体的退化,胞浆内核糖核酸的消失和精原细胞和支持细胞内胶原纤维增多。也观察到生殖细胞内开始出现空泡。这类变化在第3年时更为明显,并有大量黏多糖的沉积,更加重了小管内的病理变化。因此认为合理的手术时机应在2周岁之前[3]。双侧隐睾多为内分泌障碍所致,可以先行药物治疗,小儿10个月龄就应内分泌治疗。对于内分泌治疗失败的双侧隐睾患者也应于2周岁前手术。而小管和生殖细胞的发育不全和萎缩是导致以后发生恶变的主要原因。因此及时手术是保障功能和防止恶变的关键。

本组患者3岁以前手术的患者仅为2例,延误治疗的比例非常高,必须引起足够重视。本文随访的7岁以上患者术后发育的大小、质地的改变与健侧相比明显要差一些,而3岁以前手术的患者,相对发育明显影响小,及时手术的与健侧的相差不大。

延误手术治疗的主要原因:不认为是疾病有10例,占14.7%;不愿意接受治疗的17例,占25.0%;未及时发现34例,占50.0%,基层医务人员误导7例,占10.3%。从以上统计看出未及时发现和主客观思想上不重视占的比例较大。仔细分析后发现这些患者多与双亲文化程度较低、家庭经济状况不佳或从小寄养外地孩子缺少关心有关。有很多是患者家长偶尔看杂志后才注意这个问题,甚至有孩子领家长给自己看病。

从延误治疗原因来看,笔者认为群众对隐睾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多,对疾病的危害重视不足,医务人员和医疗机构的宣传及筛查不够有关。

基层医生对泌尿外科疾病的知识更新较慢,还停留在好多年前的卫生知识水平。对隐睾患者的诊断及治疗时机不清楚。对隐睾患者的治疗方案中第一条就是“凡男性新生儿都需检查有无隐睾”[2]。因此对新生儿的检查对隐睾患儿能否得到及时治疗至关重要。因此对有关医务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进行新生儿筛查,定期对婴幼儿体格检查,加强对家长的宣教将能有效地降低隐睾患者延误治疗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 裘法祖.外科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2,605.

2 吴阶平.泌尿外科.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746-747.

3 梅骅.泌尿外科手术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61.

作者单位: 152500 黑龙江铁力,铁力市人民医院外一科

上一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RANTES及MCP-1的测定及其意义 下一篇:丁咯地尔对颈内动脉系统TIA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