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老妈的烦恼

时间:2022-10-11 09:41:28

偏心老妈的烦恼

林女士今年70多岁,老伴早年过世,留下2儿1女,是她一手拉扯大的。现在,她的大儿子在外省开工厂,女儿已嫁出去多年,只有小儿子和她一起住。

考虑到年岁已大,身体又不太好,林女士想早点把自己的财产――1套价值20多万的房子和15万元存款分配好。想到大儿子和女儿现在的生活条件都比较好,小儿子生活比较困难,并一直和她居住,负责她的起居生活,林女士想在百年之后,将房子留给小儿子,大儿子和女儿平均分存款。但大儿子和女儿知道后立刻表示反对,要求把房子变卖,和存款一起平均分配。小儿子则认为哥哥和姐姐并没有尽到赡养义务,坚决不同意他们的要求。

就这样,林女士一家现在关系闹得很僵,她也很心痛,毕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她只是希望自己的子女在生活上的差距不要太大,一直苦恼于子女的不理解,郁郁寡欢。

因为财产分配问题而闹得家庭失和是谁都不想看到的。但是,恕我直言,林女士是这场家庭纷争的主要制造者,她在财产分配问题上确实欠考虑。我建议林女士以及同样面临类似问题的老人来个心理换位,就是说不要自认为自己的决定很合理,还要从子女的角度来想想这个问题。

作为儿女,如果都尽了赡养义务,就都有继承遗产的权利。即便有特殊情况,比如因为赡养责任大小而决定财产分配多少的话,也应该是提前有约。以林女士家为例,如果是小儿子负责或者主要负责对她的赡养,可在哥哥姐姐同意的情况下提前约定多继承一些遗产。而林女士以“小儿子负责平时的起居生活”和“小儿子生活比较困难”为理由所做出的财产分配行为,从法律角度来看是没有多少依据的。

林女士希望“子女在生活上的差距不要太大”的心情可以理解,但是,子女成家立业,日子过得好坏只能由子女自己负责,不应由父母负责,老人也不可能有能力对子女一辈子的生活境况负责。因此,子女之间生活境况即便确有差距,也不要期望遗产的分配来平衡。

如果林女士是因为小儿子负责照顾她的起居生活而多给他遗产,那么,就等于说大儿子和女儿没有尽到赡养之责,甚至等于说他们是“不孝子女”。也许事实上,他们并非不孝,林女士主观上也不认为他们不孝,但是少给他们遗产,却必定会产生这样的反响。这样一来,少得了遗产,还要落个不孝的罪名,哪个儿女愿意背上这样的黑锅?让少得遗产的儿女心理怎能平衡?将心比心地推想起来,林女士的大儿子与女儿未必是为了争遗产,很可能是为了争一个心理平衡。同时,除非提前有约,否则林女士的小儿子也没有理由期望多得遗产,难道多照顾父母就是为了多分得遗产吗?至于自己生活比较困难,别人是不是愿意照顾,那是别人的事儿,自己却不能这样要求别人。

如果林女士能听进我上述的话,就会对大儿子和女儿多一份理解。建议她再开一个家庭会议,收回先前的主张,大家一起坐下来商定。既然我们不是从法律角度谈遗产分割,那么,遗产分配的多少当然是可以协商的。假如林女士的小儿子生活条件确实差一些,多得财产的决定不宜由林女士决定,而应该让几个子女从手足之情出发来好好商量。这样,也好给大儿子和女儿一个“做好人”的机会,从而增进兄妹间的感情。

编者注:财产分割是个法律问题,应依法进行。多尽赡养义务者,可依法多分一些遗产,这是有法律依据的。林女士有权对财产进行处置。想平分财产又不愿尽赡养义务,于法依理都说不过去。

上一篇:经常“抖一抖”,健身又防病 下一篇:睡不着,尿不完,她是怎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