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公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时间:2022-10-11 09:40:50

浅析公路施工中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在我国国民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公路运输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公路的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施工时很容易出现问题的,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施工质量才能保证公路的施工水平。

关键词:公路施工混凝土质量控制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 A

稳定性、耐久性、抗滑性及平整度好,强度高等是混凝土路面的特点,在公路上广泛应用,收到了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营运过程中,如果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不严将会出现破碎、断板、裂缝、错台等病害,行车速度、舒适度和安全方面都受到严重影响,维修工作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因此,必须加强公路混凝土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一、公路施工混凝土质量经常性问题及其原因

影响公路修筑质量的因素有多种,其中最关键的就是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的问题,而且这也是在目前的公路修筑过程中很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在施工中具体表现有裂缝的宽度大于标准、保护层厚度大于限定标准,公路施工中很大程度上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导致使用寿命受到影响。

经过多次公路施工的经验表明,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主要问题是蜂窝、露筋和麻面等等,这些现象的出现虽然各有原因,但是,就整体来说,原因可以从三方面来找寻,也就是:混凝土在配比时没有做到位,监管缺失;混凝土在施工中组织不够合理;混凝土的质量没有严格把关。

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蜂窝现象就是混凝土的疏松、石子以及砂浆等组成因素之间出现了像蜂窝的样子。之所以出现蜂窝问题主要是因为混凝土在配比时没有按照相关标准来进行,导致砂浆太少;而且混凝土在搅拌过程中,时间过短,造成搅拌的效果不是很好。出现蜂窝现象对公路的承受能力会造成很大影响,会导致公路出现裂缝甚至会坍塌。

混凝土的麻面现象是指在表面会出现许多坑洞,并且集中分布,成面积的展开,造成路面比较粗糙,但不至于将钢筋暴露在空气中。之所以出现麻面,是因为混凝土在浇筑之前没有将模板处理干净,而导致拆模之时表面被破坏了;模板在涂刷隔离剂的时候用料不够均匀,从而使模板与混凝土表面粘连;混凝土在捣振时没有足够的夯实,使得气泡堆积在混凝土内部无法排除,这一系列原因导致麻面的出现。

混凝土露筋现象是指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本该位于混凝土内部的钢筋在构件之外。露筋现象主要是因为:混凝土结构件所占空间较小,而钢筋排布密度较大,这就会导致石子被钢架卡着从而使泥沙浆无法填充整个钢筋;混凝土在配比时没有按照既定标准来进行,搅拌没有达到均匀状态或者静止状态过长,而导致离析,使模板漏浆;混凝土的外层保护没有达到一定厚度,捣振也没有认真完成;混凝乳在浇灌时,因保护层垫块位移,出项露筋现象。

二、公路施工中对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把控

1、控制原材料质量

公路在施工时,如果要保证质量,那么原材料的质量就需要得到充分保证,否则就会使路面出现裂缝;水泥的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路面的稳定性,如果不合格,则会导致路面呈现裂缝;在煅烧水泥熟料时,如果没有充分燃烧的话,会增加大量的游离氧化钙,这些物质不易溶于水,所以就会导致水泥在硬化后出现膨胀现象,膨胀均匀与否,直接关系到路面的平整,如果不均匀,则会使路面出现裂缝甚至塌陷。

2、科学配制混凝土

第一,要换算混凝土的配合比。在一般条件下,混凝土要通过试验来验证混凝土的配合比,而且要做到骨料里没有超逊径的颗粒,还要使颗粒饱和面干。但在实际操作中,混凝土在配比时骨料里难免会有一些超逊径颗粒,导致含水量较高,无法呈饱和面干之态。因此,在施工过程中,要依据实际含水量,对配比度进行换算。

第二,对配合比进行因地制宜的调整。混凝土的和易性在实验得出的配比度与实际的条件两方面差距较大,混凝土在坍落方面因为装备、运输条件、两地之间远近以及施工所在地自然环境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表现力度。因此,就需要施工方对混凝土的含水量进行更新,以保证混凝土的和易性在允许的范围之内。

第三,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如果要做到保质保量的完成,就需要混凝土的实际配比度要适应工程的技术和工艺水平的高低。一般情况下,素混凝土和少筋混凝土的坍落度在保持在3-5cm范围内,若配筋率在1%以上时,坍落度则要保持在7-9cm 范围内,若采用泵送的方法架设桥梁的箱梁,则要将坍落率保持在10-14cm范围内。若灌注桩的强度是35Mpa且凝结得时间大于10小时时,坍落度则要保持在18-22cm范围内。

3、控制拌合质量

对混凝土的拌合性能进行评定时要看其的和易性,和易性指的是混凝土拌合物在流动、保水以及粘聚等方面的表现。相对差的和易性会使混凝土在捣振时不够结实而产生离析状态,使混凝土质量受损;相对较好的混凝土,在捣振结实的情况下,就不会有离析之态,那么混凝土在浇筑是的质量也得以保障。混凝土在拌合时需要计算精准,配合料在误差方面需要做到在规定允许的范围之中。混凝土的混合料在搅拌过程中需要做到搅拌均匀,时间把握恰到好处。

4、混凝土的筑捣

筑捣混凝土是严格把控施工质量至为重要的一笔,如果混凝土在筑捣时出现了差错,就会导致混凝土出现经常性问题,即蜂窝、麻面、露筋以及空洞等等。所以,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按照相关规定的步骤进行施工,保证筑捣的质量,不允许出现欠振、漏振以及过振等违规操作。混凝土在捣振时需要做到:土面已无法再下沉,气泡不会再冒,且呈现泛浆之状。在这方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着手进行:首先,在浇筑混凝土之前,要认真检查模板的尺寸大小、柔韧度。其次,检查钢筋、预埋件的埋设位置以及数量多少、保护层的厚度等方面,填好隐蔽工程记录表。再次,将模板内的污垢以及钢筋的油污除去。然后,将模板的空洞以及所有缝隙密封好。最后,将模板用清水进行湿润,但不能留有积水。混凝土在浇筑时要做到连续,不能时断时续,如有必要停歇时,也要保证时间不会太长。在混凝土导入模板后要即刻对它捣振,以利将气泡排除,从而保证混凝土拌合物的紧密程度以及搅拌的均匀程度。可以采用捣棍或者插钎来实行人工捣振,使混凝土成型。在用机械进行捣振时,需要提高模板的周转速度,从而保证混凝土的高质量。

5、混凝土的养护

公路路面在增加承受强度以及预防出现裂缝等方面至为重要的是要对路面进行后期的养护工作。只有良好的养护,才能很大程度上预防路面裂缝。如果没有做到认真、良好的养护,在遇到高温或大风天气时,路面的水分会加快流失速度,若此时没有补充水分就会导致路面出现问题。在做养护工作时要做到:第一,塑性混凝土在浇筑完成后要在6-18h之内进行洒水工作,低塑性混凝土则要在浇筑完成后即刻喷雾。第二,混凝土要持续养护,而且要保证路面始终处于湿润状态。第三,混凝土的养护周期应大于或等于28d。

三、加强公路混凝土施工管理的具体措施

1、加强混凝土材料选择和控制管理

由于公路上来往车辆较多,对于路面施加的负荷也较大,这会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交错等现象,而且极端天气也会对路面造成损坏,因此,提高路面在抗压性能以及耐磨性等方面的质量是非常关键的。混凝土原材料的质量决定了整个施工质量的高低,所以,公路施工时要对原材料的选择多加以把关,选择高质量、高标准的材料。

一般情况下,混凝土是由水泥胶结集料而筑成的,由于水泥的强度差异较大,所以,在公路施工时,要尽量使用同一品牌的水泥。路面施工时要求水泥具备的质量比前述还要高出许多,所以,在路面使用水泥时要充分考虑到要确保稳定性较高,这样才能保证整个施工工程的质量。此外,也要在现场安排专业技术人员对原材料进行检测,在施工过程中还要随时抽取进行检查,在每一个环节做到严格把守。

2、完善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管理体系

在我国的现有阶段,在对路面铺设时多采用沥青混凝土,所以,对沥青混凝土铺设的路面在各个角度进行分析检测,建立健全施工管理体系,对于公路工程质量的保证具有很有意义的指导。沥青混凝土具有严谨的结构,上面为改性混合料,厚4cm,中间是中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厚6cm,最下面是粗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厚8cm。验收人员应该对此着重注意,并对此进行总结,提交管理部门归档,完善管理体系,做到公平,提高施工人员的积极性。

结束语

随着公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发挥作用的日益增长,对公路施工质量的保证具有关键性作用的是混凝土的质量,因此,需要从不同角度加强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来保证整个工程质量。

参考文献:

[1]王剑峰:《高速公路施工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交通世界》,2013年第4期

[2]刘中元:《公路施工混凝土外观质量控制》,《科技信息》,2011年第34期

[3]张翼:《公路施工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应用分析》,《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年第8期

上一篇:浅析环保工程污水处理 下一篇:浅析公路桥梁施工管理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