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时间:2022-10-11 09:24:04

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低分肝素钙和辛伐他汀,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91.7%显著高于对照组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不稳定型心绞痛;低分子肝素钙;辛伐他汀

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除劳力性心绞痛以外的缺血性胸痛的统称,是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一种,介于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猝死之间的一组综合征,易发展为急性心肌梗死和猝死。因此,给予积极有效的治疗对改善其预后有重要意义。不稳定性心绞痛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已经成为心内科的研究热点。选取我院2010年2月-2012年2月收治的88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进行治疗,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患者88例均符合不稳定型心绞痛的诊断标准[1],排除急性心肌梗死(AMI)、抗凝禁忌、重度心力衰竭、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年龄43-83岁;对照组40例,年龄45-81岁。两组性别、年龄、心绞痛类型、构成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方法两组患者在观察治疗前1周均开始停服调脂药,检查出凝血时间和凝血酶原时间,超声检查评价心脏功能。①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卧床休息,限盐,吸氧,强心,利尿,控制血压和血糖,口服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3次/d;肠溶阿司匹林100mg,1次/d,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依那普利5mg,1次/d,部分患者加用钙拮抗剂。心绞痛发作时除含服硝酸异山梨酯片10mg外,停用其他一切抗心肌缺血的药物。②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钙(海南通用同盟药业有限公司)5000IU皮下注射,每12h一次,连用7d,辛伐他汀(济南利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20mg,每晚1次口服,连服2周。两组患者用药前后详细观察并记录患者的血压、心率、临床症状和体征,肝肾功能,血清电解质,心肌酶谱,血尿常规,心脏B超,X片及动态观察心电图变化,并观察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情况等。

1.3疗效判定显效:同等负荷不引起心绞痛或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80%以上,静息心电图恢复正常或原有缺血性ST-T明显改善;有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50%-80%或疼痛时间缩短,ST段压低较前明显改善,倒置的T波变浅达50%以上;无效:心绞痛发作次数减少

1.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采用χ±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2检验,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P

2结果

2.1观察组和对照组基线情况及心绞痛类型比较见表1。

2.2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2。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7%,对照组总有效率7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发生严重心血管事件情况观察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1例,无猝死,心血管事件发生率2.1%;对照组发生急性心肌梗死4例,猝死1例,心血管事件发生率12.5%,两组比较P

3讨论

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病理生理机制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血管内皮受损,引起血小板凝集,凝血系统激活而形成血栓,可伴血管痉挛;冠脉痉挛致管腔狭窄导致内皮细胞损伤和凝血功能异常[2]。抗血栓和抗凝治疗可以改变疾病的发展过程,防止演变至心肌梗死,故积极治疗UA尤为重要。低分子肝素钙是一种酸性黏多糖,分子量小,生物利用度几乎为100%,有抗凝、降低血黏度及抑制血小板聚集等作用,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纤维蛋白酶原激活剂和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改善局部血液微循环,解除由于缺氧引起的血管痉挛,能防止血栓扩延和新的血栓形成[3-4]。辛伐他汀主要作用是减少胆固醇的合成,调节血脂。除调脂外,他汀类药物还有以下作用: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生、抗氧化、抗炎、抑制血小板聚集和稳定动脉粥样硬化(AS)斑块的作用[5];具有从骨髓中动员血管干细胞的能力,促进局部血管生成,增加侧支循环的形成,还具有抗血栓形成作用[6]。故无论UA患者血脂是否升高,均可应用他汀类药物。本结果表明,对UA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低分子肝素钙联合辛伐他汀,能控制症状,提高疗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82.

[2]胡大一.2004年美国心脏协会年会热点简报[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5,33(2):189.

[3]杨雁雯,王挺.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J].世界临床药物,2007,28(9):558-560.

[4]张丽梅,池中求,于刚荣.灯盏花素联合低分子肝素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32例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08,29(5):123-125.

[5]RossR.Thepethogenesisofatherosclerosis[J].NEnglJMed,1986,314:488-500.

[6]陈良华,宋尚明.他汀治疗心力衰竭的现状[J].心血管病学进展,2009,30(5):862.

上一篇:产科患者中临床路径与整体护理整合应用的分析 下一篇:精神科住院患者意外事件原因分析及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