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磨灭的记忆

时间:2022-10-11 09:19:07

【摘 要】漫长的教学之路,有苦涩,有酸甜,更不乏奇人怪事,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适应时代的要求,积极搞好“校――家”同创,共同构建教育合力,科学施教,才能促进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字】回忆;教学之路;深入了解;“校家”同创;科学施教

蓦然回首,我在教师的道路上已经耕耘了21个春秋了。21年的教师生涯,有苦涩,有酸甜,更不乏奇人怪事。虽然有些事情早已久远,但还历历在目,回忆起来耐人寻味。下面列举两例与大家共赏:

一、深入了解,润物无声

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感叹:“从我手里经过的学生成千上万,奇怪的是,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并不是无可挑剔的模范生,而是别具特点、与众不同的孩子。”

苏霍姆林斯基的这个观点,我感触颇深:2006年,我执教的班里有一个叫小林(化名)的男孩儿,文静白析、尊师爱友,学习用功,成绩非常优秀,是个人见人爱的小男生。可有一段时间,他总是沉默寡言的,上课没有之前认真听讲了,作业质量明显下降,课余也不喜欢和同学一起出去玩儿,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里看课外书。我问他是否有不开心的事情发生?他说“没有啊!”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和他的妈妈在学校相遇了,经过与她的促膝长谈,我了解到:小林家里有个比他大两岁的哥哥,由于患小儿麻痹症,很小的时候就瘫痪在床了,以前小林对哥哥挺好的:每次吃饭前,都主动喂哥哥吃饭,每晚做完作业,看到妈妈帮哥哥洗澡,也凑过来帮忙,平常有什么好吃的,总给哥哥留一份儿。可近段时间,小林一放学回到家就对哥哥发脾气,常常骂哥哥“死残费…….”妈妈叫他喂哥哥吃饭或倒水给哥哥喝,他总以作业多来推托,妈妈帮哥哥洗澡时,叫他过来帮忙,他总是嘟着一个小嘴巴,很不情愿的样子,有时和妈妈上街买到好吃的东西,他也只顾着自己一个人吃,再也没有主动给哥哥吃的意思。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夫妻俩虽然转番多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地对小林进行教育,但收效都不大。万般无奈之下,小林的妈妈也曾想过请老师帮忙,但碍于面子,也怕伤害到小林的自尊心,所以一直没敢跟老师说。和我相遇的那一天,当我向她讲述了小林在学校的近况后,她再也憋不住了,于是跟我讲了上述情形,并请求我帮助她暗地里教育小林。离别时,我安慰她说:“放心吧,教育好学生是我们教师应尽的责任。”

二年级的孩子,对“残疾人”是怎么样的?应该怎样对待身边的“残疾人”等等?我想有些孩子也许是一知半解。所以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先是利用班会课及“残疾人”的影像资料向全体学生讲述了什么样的人是“残疾人”,并教育他们应该怎样去关心及帮助身边的残疾人?然后利用课余时间,装作什么也不知情的样子和小林聊天,向他了解家里的情况,当我问到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时,小林有点支唔,但他最终还是告诉了我:他家里只有两兄弟,哥哥比他大两岁,小的时候因为生了一场大病所以不能走路等情况,看到他能主动向我说明家里的情况,我便随机诱导:先是自编了一个热心好学的小女孩――小红是怎样帮助她“残疾的姐姐”快乐成长的故事给他听,然后对他说:“哥哥现在也是一个‘残疾人’,老师希望你能像故事中的小红一样,把哥哥当成朋友,每天上学放学,都跟哥哥打声招呼,并按时给哥哥喂饭或倒水给哥哥喝,完成功课后,最好能把我们当天学习的课文读一读给哥哥听,或者把自己在书上看到的有趣的故事讲给哥哥听,这样哥哥虽然上不了学,但也能学到知识,他会很快乐的。”

转眼,半个月过去了,有一天,我打电话问小林的妈妈,小林近来是否有所改变?小林的妈妈无比激动地说:“吴老师,太谢谢你了,近段时间,小林又恢复以前的样子了,晚上做完作业,有时还读书或讲故事给他哥哥听呢?”家长会上,我请小林的妈妈以“如何让孩子健康成长”为题,向家长们讲述她的育儿经验,她毫无保留地把小林的成长故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家长们,为了能让孩子健康地成长,她还建议家长们像她一样,平常多和老师沟通,认真搞好“家校联合教育工作。”

聆听着小林家长的真情陈述,想到自己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还给小林一片“晴空”,心里感到很欣慰。

二、挖掘根源,科学施教

社会进入了新世纪,教育也迎来了全新的挑战。如今的教育,学校已不能完全再独当一面,需全方位地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相结合。其中,家庭教育更存在着它的不可替代性和对于学校教育最直接、最方便的辅,决定了教师在平时的学校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要更全面充分地与家庭教育相融合。正如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要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在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中、还是在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只有这样,学校教育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才不致于相互抵消力量,事倍功半。”因此,搞好“校---家”同创,共同构建教育合力,就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说来奇怪,一向能干、开朗的班长-----小朱(化名),这几天像霜打的茄子-------无精打采的,早上来到学校,领读不怎么卖力了,课堂也不踊跃发言,而且精神晃忽,有时还望着窗外发呆呢!下午值日生工作还没完成,他硬把锁匙交给副班长,说家里有事要先走了。” 这是2008年我到玉林听课学习回来当晚,执教数学的黄老师在电话里跟我说的一段话。第二天一早,我第一时间找到了小朱,问他怎么回事,是不是因为我出差同学们不听管教,或是…….我一连问了好几个问题,他都摇头作答,最后我换一种口气说:“那你能告诉吴老师这几天你改变的原因吗?或许老师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呢。”他沉默了一会儿后,叹了一口气说:“丢死人了!上星期,我爸爸和我妈妈不知道什么原因吵架了,吵得可凶了,吵到最后,爸爸还冲进厨房拿起菜刀扬言要砍妈妈呢,幸亏我及时劝阻,否则麻烦就大了,妈妈很生气,收拾了一大袋衣服住到大姨家去了,爸爸这几天下班回来也不怎么跟我说话,总坐在电脑旁不停地抽烟,烦死人了。” 听他这么一说,一向爱伤感的我眼圈红了,泪水直在眼眶里打转转,我强行抑制住自己的情绪问道:“那你现在想妈妈吗?”他点点头,我接着说:“那你为什么不去大姨家看望妈妈呢?”他说:“我想去,但爸爸不让去。”我说:“你想不想吴老师帮助你呢?”他说:“当然了。”于是我跟他说:“今天晚上,你回去跟爸爸说,爸爸,我很想妈妈,这几天没见着妈妈,我什么事都做不好,上课不专心听讲,总挨老师批评,作业也错漏百出,这两天老师都让我留堂了,咱们叫妈妈回来吧,看爸爸怎么说,明天来告诉吴老师好吗?”第二天早上,吃完课间餐后,我把他叫到一旁,问他昨晚爸爸怎么说?他说:“爸爸什么也没说,只是我在书房写作业的时候,听到爸爸打了个电话而已。”我想:他爸爸一定是给她妈妈打电话了,因为我听一个同事说,他们夫妻俩都是单位领导,平日里非常看重孩子的学习,于是我对小朱说:“那今天晚上你再把昨天老师教你跟爸爸说的话和妈妈说一说,看妈妈怎么说好吗?”他点了点头。

第二天早上,我看到小朱还是无精打采的,我猜想:他妈妈一定还没回来,得找个时间跟他家长面谈才行。可万万没想到,下午第一节课一下课,小朱便兴冲冲地走到我跟前,把嘴巴贴到我的耳根悄悄地说:“吴老师,我妈妈中午回来啦!”说完走出教室,满脸高兴地融入到孩子们当中玩儿去了。看到孩子如释重负的样子,我欣慰地笑了。

教师从事的工作,是教育人,培养人的工作,21年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要想成为一个合格的乃至优秀的人民教师,除了要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渊博的知识、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外,还要善于理解自己的教育对象――学生,因为,只有理解学生,才能沟通师生的心灵,才能实施有效的教育。此外,还把学校教育全面充分地与家庭教育相融合。搞好“校――家”同创,共同构建教育合力,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 李强 《祖国》杂志半月刊[J] ( 375---376)页 《祖国》杂志 社2013.5(上)

[2] 《怎样当个好教师》[M] 《人民教育》编辑部 1991.12

上一篇:激趣:提高初中生写作水平的“利器” 下一篇:论现代作家笔下的有情人难成眷属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