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化学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

时间:2022-10-11 08:24:01

如何发挥化学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

现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并不是一个“纯认识”的过程,而是在一定的情感推动下完成的。“感人心者,莫先与情”,同样,在教育过程中的教育对象也是有思想情感,有主观能动性的活生生的学生,要想在教育中达到预期的目标,就离不开情感教育因素在其中起作用。因为教学过程是知,情,信,意,行诸要素的变化发展过程。情,对人们的行动起着巨大的作用。列宁说:“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因此,就必须利用化学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

一、情感在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情感,是人堆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反映着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质检的关系。人的喜怒哀乐的体验都是人对参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带有独特色彩的反映形式。

人文心理学家罗杰指出:学习本身就包括人身和情感两个方面。即认知领域与情感领域。前者包括感觉,知觉和分析信息,以便理解。后者包括感觉,知觉和驾驭情绪,以便获得感受与评价。只有当这两个过程相互联合又相互促进时学习才臻于完善,因此有效的利用情感因素促进学生的发展,认识到情感教育功能会对化学课堂教学产生积极的作用。

首先,学生的课堂学习,认识活动将伴随着感受一情绪一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参与而展开。有经验的教师都有体会,学生情绪良好,对化学知识感兴趣,上课就认真,也就易学易懂;情绪不佳时,任你怎样讲。要么,呆如木鸡,心有旁骛,听而不闻:要么萎靡不振,即便是做演示实验,学生也心生厌倦,食而不化。

其次,师生的感情交流直接影响课堂教学效果。

众所周知,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教师与学生都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同时,学生又要尊重教师的教学劳动。师生在教学中情感交融、气氛和谐,进而达到师生情感共鸣。情感会滋润认识活动,它像剂使机器减少摩擦加快运转一样会使学生的认识活动排除障碍畅通无阻。

二、如何发挥化学教学的情感教育功能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必须采取符合学生学习心理和情感需要的教学方法或措施,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动力和热情,提高学习效率。皮亚杰说:“没有一个行为模式不含有情感因素作为动机”。笔者在化学教学过程中,深深体会到这点,并且有如以下几点心得,可以使情感教育更好地贯彻,并取得一定效果。

(一)寓情于理

简单灌输,即以说教为主的教育方法,其效果并不令人满意。根据笔者教学经验,如果教师自顾自喋喋不休地讲话,照本宣科,而不顾学生的反应与感受,往往会造成发学生上课睡觉,讲话或自己做自己的事,毫不理会教师的教学。这样,就不可能达到教学目标。但是,单纯的情感教育,或者把情感教育强调到高于一切的程度,放弃“说理”教育,当然也是错误的。在化学教学中,注意挖掘和利用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和科学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爱科学的情感,是化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在这一点上,化学较其它学科有着许多独特的优势。但必须采取适合学生年龄特征的方式、方法。

做到有理、有据,以理育情。

(二)情境染情

情境染情,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德国教育家德斯多惠曾指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教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即“情感的情境触发规律”。根据这一规律,在化学教学中,可根据教学内容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或如临其境,有直观的形象可以把握,有浓烈的氛围可以感受,有愉快的活动可以参与,借景生情,引发学生的积极情感体验,使他们受到激励和鼓舞,促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学习。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这就决定了实验是创设问题情境最常见、最有效的素材。通过实验作为创设问题的切入点,最能够体现化学学科的特色。

(三)以情育情

以情育情即尊重、热爱、理解、关心学生。以此来唤醒学生学习热情。尊重人是做好学生思想工作的前提,尊重人,首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教师尊重学生,学生也回尊重教师。双方都会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这样就能便于思想交流。其次。尊重学生的意见,耐心地倾听他们的诉说热爱学生是教师必具的美德。教师应该善于将深厚的情感传递给每一个学生。无论是白天鹅还是丑小鸭,教师对学生的爱对学生来说是一种鞭策和鼓励,对学生的进步有很大的推动力 学生在学习中需要满往、沟通、探索的欲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积极为学生提供交往、沟通和探索的机会。教师要尽力做到对学生不指责、不呵斥、不急躁,多给予热情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就会“亲其师而信其道”,更加热爱学习。理解人,是心理相信的一种表现,人人都希望被人理解,教育者如能理解被教育者的心情,就等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关心人,是为了帮助人。关心人就是针对人的合理需要,通过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来激发,鼓励人的积极进取精神,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终要的是精神上的关心,有些学生因不能适应社会往往会多种心理障碍,这就需要教师去关心,疏导,以避免他们走进误区。尊重,理解,关心能促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因而可以转化为他们所能接受教育的内在动力,有利于形成热爱集体,尊重他人,对人生充满信心的良好个性。尊重,理解,关心学生,必然要对他们提出严格要求,而严格要切又必须以尊重,理解,关心学生为前提,严要出于爱,出于真诚的理解和关心。所以,严格要求和尊重,理解,关心是缺一不可的。在课堂上,教师要以富有情感、生动形象的语言,点燃学生兴趣的火花,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感到教学内容生动有趣。教学语言要饱含对学生的引导,凝聚对学生的期望。

在化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很多,教师应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积极探索和不断创新,达到寓教于情、寓教于乐,使教学过程成为师生共同探索、相互交流、实现再创造的愉快活动过程。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徐杨中学)

上一篇: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基本观念 下一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