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高寒地区大课间活动的探究

时间:2022-10-11 07:07:45

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上高寒地区大课间活动的探究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3)08-000-01

摘 要 “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课间操的改革与创新,是一种新的组织形式,它是利用课与课之间的间隔时间组成的体育活动,时间在30分钟左右。大课间体育活动是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重要保障。学生参与到大课间活动中来,可以锻炼身体,练习技能,愉悦身心,放松心情,消除疲劳等。然而地处塞外坝上高寒地区,不利的气候因素导致了大课间活动的推广寸步难行,再加上师资的短缺,经济落后的制约以及相关领导的不重视,大课间活动在这里形同虚设。如何改变这些阻碍活动正常开展的因素,让大课间活动真正落实到实处,是坝上高寒地区大课间活动的焦点。

关键词 高寒地区 大课间 形同虚设 重视

一、问题的提出

(一)气候与经济的制约

张家口高寒坝地区属塞外坝上,海拔1400多米,受各种条件制约,地区经济落后,无法像东北那样进行丰富多彩的冰山运动。从10月中旬气温开始下降,到了来年4月份才略有好转。这一期间学生们不得不穿上厚重的冬装来御寒,外出活动及其不便。春季,沙尘暴肆虐能见度不足十几米。秋后也是寒意浓浓难以开展活动,这里唯有夏季一小段时间适应在户外运动。恶劣的气候和落后的经济条件使得学生找借口不愿意进行室外运动,家长,教师不同意学生进行锻炼。早操、课间操、课外活动几乎形同虚设,国家规定的每天锻炼一小时更是大打折扣。近几年来学生体质明显下降,在测试中大部分学生跑不完1000米和800米,即使跑完也需要很长时间恢复。

(二)师资力量的匮乏

地处坝上高寒地区,受经济条件的制约,目前学校体育师资队伍存在数量不足,业务素质不高的问题,体育教师兼职人员较多,好多学校往往都安排部分无法胜任其它学科教学工作的老师任体育教学,专业教师少,从而影响了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一些活动的顺利进行。受师资缺乏的影响,国家规定的课程,无法完成。大课间活动人数多,规模大,单靠几名兼职教师去完成,显然有一定的困难,专业体育教师从事到师资队伍中就显得尤为重要。

(三)认识的不够到位

尽管“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提倡了好多年,但仍然没有落实到实处,社会各界都把考高分看的尤为重要,至于什么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等一些呼号早已流于形式。地处经济落后的坝上高寒地区,人们认为唯有考高分才能有出路,所以就连体育课仅有的四十分钟都不愿意去锻炼,家长更是反对。作为校方,虽然开了课,但对于体育课的目的、意义、作用等,却没有引起重视,只是走于形式,甚至挤、挪用体育活动的时间。开展大课间活动的目的之一就是确保学生在紧张的学习之余能够身心放松,促进师生间、学时间的和谐关系,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氛围,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所以在推广过程中,它需要社会、家长、教师、学生的明确认识和统一认可。

(四)对体育教师地位的认可

受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师的地位一直以来得不到学校领导的重视,体育教师不仅要负责“两操”工作和学生业余训练每周还得担任10―16节课,工作量相对是较高的,而学习在评优选模及教师的发展上未给予足够的重视,从而影响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在工作上会有懈怠的思想,这也是阻碍大课间活动在这里难以推广开来的原因之一。提高体育教师的社会地位也不是一朝一夕,一个文件,一道命令可以解决的问题,这需要全社会对体育事业和体育工作者都有一个共识,统一思想,领导高度重视,当然也需要体育工作者和体育教师为全民族身心健康而任劳任怨。

二、针对地域特点及学情、校情如何开展大课间活动

(一)地方课程进入大课间

结合本地区较为特殊的气候特点,在大课间活动的安排上应多设计一些适合本地区的地方课程、传统项目等内容。比如一些活动性小游戏、趣味耐久跑、呼啦圈、皮筋、跳绳、踢毽子等等,这些活动受气候因素制约相对较小,易于开展,还有传统的武术项目也是学生们喜于接受的,可以在原有的武术基础上加工,创新,改编。也可按照因陋就简,因地制宜的原则,发挥学生和教师的多方作用,回忆玩儿过的民间游戏,形成第一手原始资料,并在实践中不断改编和创新,创造出新的游戏,以此来丰富大课间活动的内容。

(二)合理安排主体

大课间活动是全校性活动,为了保证活动中不出现混乱场面而有序进行,班级间不相互干扰,除了班主任的不可替代作用外,合理安排主题也很重要。学生们如果每天面对同一活动内容,时间久了也会失去兴趣,活动热情消退,可见经常变化大课间活动刻不容缓,也可根据日期安排单元练习,如:周一跳绳,周二呼啦圈,周三跑操,周四武术等,经过合理组织,定期轮换,学生们参与积极性会有所提高。也可根据班级特点选自己的特色主题,如:武术班,跳绳班,毽子班等,确定主题后,体育教师协助划分场地,准备器材,长期坚持,每个班学生的项目技术水平都会有所提高。

(三)培养体育骨干

大课间体育活动中能够得到班主任支持,可谓已经成功了。但是它是室外的、开放性的,不同于班内文化课,再加上人多,活动范围广,在安全上存在一定隐患,要想达到完美效果,必须培养助手。体育教师可以平时在上课中注重发现擅长体育运动的人才,然后进行相应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使他们在大课间活动中能更好的配合体育教师、班主任完成工作。

(四)解决器材短缺问题

受经济落后的制约,要想满足那么多学生人人有活动器械那是绝对不可能的,这就要求师生能够主动起来,根据大课间 活动主题,合理运用校园一切可以利用的场地、器材。如,跑操单元,先安排好各个班级位置,利用喇叭同步指挥,所有班级同时动起来。在跳绳单元,学校是没有那么多绳的,而跳绳价格又不贵,并且容易携带,学生可以每个人自己准备一根。

三、小结

“我锻炼、我健康、我成长、我快乐”丰富多彩的大课间活动不仅可以对学生的校园生活起到调剂作用,而且对促进师生身心健康有明显实效。只有全社会行动起来,大课间活动才不再流于形式,真正走进校园,走进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如果这样,身处坝上高寒地区的大课间活动才能犹如一朵奇葩,傲然开放!

上一篇:冰上课几点做法 下一篇:浅议现阶段对农村小学高年级男生开展健美操课...